《2022年人口与人力资源概论复习重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口与人力资源概论复习重点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人口: 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2、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3、人口自然增长:出生与死亡是人口自然变动的两个基本因素,两者之差便是人口的自然增长。4、人口结构 :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按一定的质的规定性来划分与组合的人口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5、人口城镇化:又称人口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的集聚和增长所形成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6、人口自然变动:是指由出生与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以及人口性别与年龄结构变化的过程。7、总和生育率:是指育龄妇女如果按计算年度各年龄组妇女生育水
2、平度过其一生的生育过程,可能生育的孩子数。8、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指假定一个人按某一分年龄死亡率度过其生命的全过程,在活到某一年龄时, 平均还能继续生存的年数。一般的情况是用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来进行比较分析9、狭义的人口质量:是指微观个体基本素质的总称,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等主要内容。2、 广义的人口质量: 是指宏观人口结构素质的总和,包括人口规模、年龄与性别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力资源流动质量以及人力资本存量等主要内容。10、人口资源:主要是生产者人口,即适龄劳动人口,更直接的是其中的经济活动人口。11、人才资源: 就是比较高级的
3、人力资源。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质量高低是由人力资本含量的多少决定的。12、人力资本: 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投资而提高了人的素质和技能。人力资本是多种形式投资的结果13、人力资源的数量:是人力资源存量的重要方面,是人力资源量的规定性,表现为某一特征范围内的人口, 包括劳动年龄中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以及在劳动年龄外实际常年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14、人力资源规模:是指人力资源数量所涵盖的范围所体现的分量与格局。15、生理素质:是指身体素质,它要求有健康强壮的体质,这不仅是体力得以形成和发挥的生理基础,而且是智力得以改善和提高的重量基础。16、思想素质:主要包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思想品
4、质和传统习惯等。17、人力资源的社会构成:是根据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来划分的,它反映人力资源的社会属性的各种质的规定性,是按照一定的经济特征或者社会特征来划分和组合人力资源结构比例关系。18、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是将支付给职工从录用到退休或死亡期间的工资报酬,按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19、知识经济 :也称智力经济,是是一种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经济因素的经济。二、简答题:1、人口与人力资源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人口与人力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复杂内容的人口与人力资源现象,即要联系生产关系,又要联系生产力以及社会其他方面。但其精选学习资料 - -
5、-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研究的根本任务, 在于通过研究各种纷纭复杂的人口与人力资源现象,揭示各种人口与人力资源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揭示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律。2、如何理解人口的两重属性: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为人口的自然属性;人口现象首先表现为一种生物现象,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基础。因此, 人口从自然属性来看,人类增殖和其他动物一样,是一种生物现象。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是社会化动物,人类一切生物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影响下进行的,因此人口更重要的是社会属性。3、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6、构成其人口理论的两个原理;一是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二是人类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两个级数的论断。;认为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 而生活资料生产是以算术级数增长的。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一种是 “积极抑制” ,另一种是“预防性抑制”。 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核心内容。4、人口城镇化过程主要包含哪些内容:乡村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并集聚和居住在城镇,他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脱离农村而转向城镇;在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增加同时,城镇数量随着增加并逐渐形成各种规模和不同类型相结合城镇体系;随着非农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占绝对多数,城镇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
7、展中心,对乡村地区以至全国产生日益强大的影响;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5、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长期实行城乡村双重体制和严格限制城乡迁移的政策,这些做法既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也妨碍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长期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而重工业为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发展轻工业相比,不利于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使之转化为城镇非农人口;长期全面实施指令性计划经济,严格限制市场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把它们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而加以打击和取缔,甚至限制沿海大城市的发展,使它们难以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6、为什么说育龄妇女的数量及其生育水平是人口出生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从
8、育龄妇女的数量来看,在生育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如果育龄妇女数量较大,人口出生的规模相应也较大;从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来看,在育龄妇女数量一定情况下,如果生育水平越高,人口出生的规模相应较大;如果育龄妇女的数量较大,同时生育水平很高,则人口出生规模巨大。7、人口自然增长有哪些类型:高出生、高死亡、低人口自然增长模型;高出生、低死亡、高人口自然增长型;低出生、低死亡、低人口自然增长类型;三、论述题:分析影响人口死亡率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生态因素;死亡率作为人口自然变动的一种重要变量,无疑会受到自然生态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从宏观上看, 最根本的是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性质与发展水平。从
9、历史经验得出结论:人均收入水平和死亡率水平通常是反向关系。医疗卫生条件;一般说来, 医疗卫生条件的好坏同死亡率水平的高低成负相关关系。婚姻家庭关系也是影响死亡率水平重要社会因素;大量资料证明,婚姻家庭关系恶劣,以及大龄未婚, 离婚或丧偶的人口死亡率较高,一般高于婚姻家庭关系良好的人口的死亡率。文化水平对死亡率的影响。最明显的事例就是母亲文化水平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二者是负相关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8、社会经济对人口迁移起着哪些决定性影响:人口分布及其发展趋势,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的分布;人口
10、迁移变动同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获得生活资料的难易程度和方式有关;人口流动的流向和流量,归根到底也取决于社会经济。9、社会经济对人口社会结构变动有哪些决定性影响:人口社会结构的性质与内容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人口社会结构变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也取决于社会经济;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是人口社会结构急剧变动最重要的原因。10、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自我强化选择职业积极劳动。11、 人力资源的再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人口的再生产;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能力的再生产。12、如何理解人力资源质量的自然属性:人力资源质量的自然属性是指每个个体的身体素质方面的内容, 是个体之间区别的表面特征。身体素质要求有健
11、康强壮的体质,这不仅是体力得以形成和发挥的重量基础,而且是智力得以改善和提高的生理基础;身体素质的提高,又为增强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和基础。13、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哪些态势:人口高增长率;人口的负增长;人口老龄化。第九章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以人力资源为中心,培养、发掘、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能力。14、人力资源心理开发:主要是针对劳动者的需求动机,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劳动动力。15、人力资源心理开发的主要内容:生存动力开发,是人类劳动最根本的动力;自主动力开发, 是指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主人翁意识和主人翁责任,这
12、是对其行为的激发力量;社会压力开发,主要包括竞争机制和群体压力。16、过多的人口会阻碍经济发展主要有哪些方面表现:人口的过快增长会降低人均收入水平;人口过快增长会影响到教育和健康;人口增长会加重环境污染。三、论述题:1、分析人类增殖与动物增殖的根本区别:两者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同;动物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靠自然界提供天然食物,以维持生命和繁殖后代,自然界支配着动物。而人类则不同,人类是通过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运用劳动工具积极地、主动地改造自然。两者个体间的关系不同; 动物的个体相互关系纯粹是生物性的,动物之间雌雄结合与交配、生殖与养育下一代,仅仅是为了生存和延续后代。而人类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已形成了
13、一定的社会制度,人类增殖过程建立了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即家庭,是与家庭这种社会制度分不开的。两者生活的环境不同;动物生活的环境是自然界和人类的影响力,动物的繁殖与社会生产方式不存在任何关系。而人类增殖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环境的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响。两者决定性的因素不同。动物增殖的决定性因素是生物学上繁殖下一代的规律,是动物的天然本能。 而人类增殖的决定性因素除了生物因素外,主要是人类所生活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影响下的一切社会经济制度。2、分析人口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口
14、是全部人类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休;人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因素,如果没有一定最低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物质生活,就不会存在人类社会生产行为。人是自然界的支配者而自然界则是被支配者,这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的必然表现。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从人与生产力的关系来看,社会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变更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生产方式中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在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作为劳动者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财富的消费者。从人与社会财富的关系来看,首先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作为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同样是重要的,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促进生产的
15、发展。3、现阶段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哪些特征:人口基数巨大且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人口问题仍将迅速持续增长。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整体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发展快、总量大, 而且是在经济尚不富裕,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到来的。就业人口持续增加,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庞大的劳动人口将对我国就业市场构成长期的、巨大的压力。 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达117:100 大大超过国际正常值。4、论述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客观影响:社会经济对人口自然变
16、动的决定性影响;人口的出生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发生的社会行为。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对人口自然变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从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同经济的发达程度成反比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生活质量指标越高,出生率和死亡率就越低, 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越低。社会经济对人口迁移变动的决定性影响;自然环境只是人口分布和迁移变动自然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才是最终决定人口分布和迁移变动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对人口社会结构变动的决定性影响。社会经济对人口社会结构变动决定性影响更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 人口社会结构性质与内容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其次, 人口社会结
17、构变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也取决于社会经济;最后,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是人口社会结构急剧变动最重要原因。5、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人力资源具有个体性;人力资源潜藏在一个个有生命力的个体人生过程中。人类社会全部人力资源只不过是个体人力资源的集合,开发人力资源必须抓住一个个有生命力的个人。无可否认的事实是, 没有一个个有生命力的个人,就没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是必须进行生产, 因为只有进行生产才能解决人们生存发展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资料。 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能力的可融合性或可集中性,社会可以把个人的能力
18、汇集成统一的力量。6、 论述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先天因素即遗传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血缘关系越近, 智力发育程度也就越近。许多优秀科学家和艺术家其子女或孙子女不少人也成为优秀科学家和艺术家就是明证。当然我们并不是在宣扬“血统论”,也不能把这种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绝对化。 社会历史文化遗产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中的智力的发展无法单独孤立地进行, 而必须在社会群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智力作为信息传递和处理方式,可以被分割,可以为他人所分享。所以,后人可以继承前人的智力成果,其主要方
19、式就是靠教育。个人努力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力主要是后天获得的,一个人即使很聪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即使很丰富,如果没有个人后天的努力学习,那么这个人的智力水平也不会很高的,也许是个平庸之辈。由此可见,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教育和学习。7、分析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利用的特点:人力资源利用不包含阶级对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社会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 社会主义人力资源不是哪个特殊阶级的人力资源,是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出现人力资源过剩即失业是全社会的事, 其后果也由全社会来承担和解决。人力资源利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活动从本质上来
20、说,是不需要人力资源过剩现象的存在的。实际上, 任何人力资源过剩现象的存在,都会对经济发展带来直接的严重影响。人力资源过剩是“供给不足”型的过剩。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资本主义那种“资本过剩”的人力资源过剩,是生产力发展不够引起的, 正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积累总量不够才产生人力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现象。8、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利用的制约因素:人口数量膨胀限制了人口质量的提高;人口的高速增长, 形成了一种人口数量替代人口质量的恶性循环直接导致人口质量下降。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导致人口素质偏低;尽管建国以来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按经济发展的要求,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分布不平
21、衡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由于众多原因,我国人力资源分布极其不平衡,这些不平衡体现在地区差异、行业差异、 城乡差异等方面。不合理的劳动管理制度制约着人力资源的流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使得人们不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也不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9、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高素质的人口有利于规模经济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人力资本的增强会使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系数发生变化,因而人力资本会带来投资的高回报, 是一种高增值性资本。其与物质资本投资不同,它从总体上和长期上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 高素质人力资源还是保证外资利用效果先决条件;历史表明, 通过增加投资而且靠吸引外资来发展经济的地区,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战略性资源。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终极资源,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载体和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应用者和发展者,已成为关键的战略资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