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设计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设计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设计教案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题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本课题的学习能把前面内容(如物理、化学变化,纯净物、混合物等)从微观结构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等内容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指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它在本单元中能帮我们深切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常识;学好本课题是学好化学重要基础。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本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涉及的一些微观概念较抽象,
2、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及热胀冷缩。3设计思路: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 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互相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4.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生活实例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提出问题, 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解决一
3、些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5.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探究;分子、原子基本概念的形成;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难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 推理的能力。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6.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安排意图(引入)一、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激趣)向表面皿中倒入花露水观察,闻气味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回答:
4、闻到了花露水的香味,但看不见。通过生活中常见事物引出问题(设问)这是为什么呢?你能解释吗?思考带有疑问,启迪思维(分组实验)品红的扩散(组织讨论)为什么会这样?1、带着问题观看,思考;动手实验;2、讨论得出假设:物质由许多看不见的东西构成由更多实例激发兴趣,进一步思考。(讲解)科学技术证明物质就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讨论结果得到肯定引出课题(新课)二、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阅读)教材P49-50 页播放幻灯苯分子的放大倍数及水分子与水滴的大小比喻阅读、观察、对比理解分子很小,进行爱国主义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5、 - - - - - -第 1 页,共 4 页(看图)世界上最小的汉字育2、分子的运动(提问)从品红的扩散、 水的蒸干、闻到香味等现象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回答:分子可以运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1、 (演示、分组) 取一只试管, 倒入 2毫升氨水,滴 2滴酚酞试液。(提问)有什么现象呢?回答:酚酞遇氨水变成了红色,闻到刺鼻的气味。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知道:酚酞遇氨水变红为后面作铺垫。2、 (演示、 分组) 在烧杯 C中装入10ml 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C 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过几分钟,同学们看到了小烧杯A、B有何现象?回答: A变红, B不
6、变。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问)上述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可能提出如下假设:1、A 烧杯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烧杯无关;2、大烧杯壁一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烧杯中溶液接触,使其变红;3、烧杯 C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看不见的微粒, 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 A溶液变成红色。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及推理能力(引导实验) 请大家用简单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提问)这些说明了什么?如果改变温度会怎样呢?实验探究:1、在洁净烧杯中加入20ml 蒸馏水,滴入 2-3 滴酚酞试剂。 静置,观察现象;2、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3、另取两只烧杯替代A和 C。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设计教案 2022 年人教 新课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分子 原子 教学 设计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