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三维软件分析比较.doc





《电气与三维软件分析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与三维软件分析比较.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气与三维的整合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1.三维布局。原理图设计好以后,后面生产时是需要装柜的,元器件能否摆得下,前后之间(尤其是门上的元件与柜内元件)会否干涉,元件的布局是否合理(考虑散热与热流动),这些内容在原理图设计时是无法考虑的,因此准确讲应该是工艺设计的范畴。将原理图中的设备快速地布局到控制柜中,以直观的形式检查设计的合理性,这是当前最多的需求。2.布管布线。元器件摆放完毕后,一般都会有布线(电气系统)和布管(流体系统)的需求,一方面是空间的考虑,另一方面是生产的考虑,比如自动计算管线的长度,便于采购与加工。3.底板打孔。有些器件装在门板(比如按钮,指示灯,指示仪表),有些器件装在侧
2、板或顶板(如风扇),有些装在安装板上.布局完成后,底板上需要多少孔,多大的孔,这些都需要考虑,也就是说最好能自动生成底板打孔图。4.与机床衔接。比如自动生成的线缆列表,能够直接提供给线缆机切线、剥线、压端子、打线号(可访问KOMAX,CadCable公司网站看视频或介绍);将打孔图直接提供给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可访问DMG,Steinghauer网站);将标签数据提供给标签打印机(可访问Phoenix网站)。这些自动化的设备可以大大提高加工的效率,减少材料浪费。这样的应用目前在德国有不少,在国内还不多.我知道的国内有3家公司购买了Komax设备,最快的机型号称36秒加工1根线(切剥压印四个环节)
3、。5.数字化样机。现在有些国企在搞数字化样机,就是电气和机械的工程师一同完成一个项目设计,比如电气原理图上增加了相应设备,在机械软件的一个导航窗口中会有新增部件出现,将其拖放到机械软件中即可,反之亦然。对于初次设计比较复杂的设备,这种方法能够减少部件遗漏,尤其是一些附件被忽略. 很多软件公司也都注意到电气设计与3D设计整合的趋势。这些软件公司有的是传统的机械设计软件公司,有的是传统的电气设计软件公司,他们都在向对方的领域伸出触角,期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传统的机械设计软件,常见的有:美国PTC公司(Pro/Engineering Wildfire 5.0)美国Autodesk公司(A
4、utodesk Inventor 2012)德国SIEMENS公司(UG NX 7.5)法国Dassault 公司(Solidworks 2012, CATIA)美国Autodesk公司(Inventor 2012)据一些机械的朋友介绍,CATIA(长于曲面设计),Pro/E(长于参数化设计)与UG(长于复杂建构)这个三个软件在三维设计领域占有主要市场。这些公司的强项,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三维设计与仿真上的强项,而且他们现在都有自己的企业管理软件,我认为这一点是传统电气软件难以望其项背的.正如前面Maiker所说不是软件整合在一起,而是整个工业的设计流程整合在一起,而这些企业管理软件正是用来实现
5、这一目的的.这些管理软件用于管理一个项目的图纸、部件、成本、仓存、使用情况,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档案系统,记录设备从设计到报废的所有讯息.电气与机械设计仅仅是其中的一环而已。对于这些企业本身,我都不甚了解,只是略微了解一点点产品的皮毛信息.PTC: PLM软件(WindChill), 机械设计软件(Pro/E Wildfire, 布线需要两个模块Routed Systems Designer, Pro/ENGINEER Cabling), 电气设计软件(CAD DS5)Autodesk: PLM软件(Productstream),机械设计软件(Inventor, 布线需要布线模块),电气设计软件(
6、AutoCAD Electrical).软件多面手,它的软件涉足的面太广了,据说3D电影阿发达就是用其软件设计完成的.它于2004年推出了第一个版本的电气软件AutoCAD Electrical 2004.现在最新版本为2012,简称ACE.它在德国收购了一个电气软件,改名叫AutoCAD ECSCAD.SIEMENS: PLM软件(TeamCenter), 机械设计软件(UG NX,布线需要UG/WIRING),电气设计软件(COMOS)Dassault : PLM软件(SmartTeam),机械设计软件(CATIA, Solidworks,布线需要模块 Solidworks Routing
7、),电气软件为合作伙伴Trace Software公司的(ElecWorks)在这几个机械软件公司里,AutoCAD Elelctrical与ElecWorks在电气设计上功能更加突出,应用面也更广. 另外两个电气软件,我还没见过其庐山真面目!电气软件公司的规模则小得多,但它们也并不甘心失去自己的市场。除了继续提高电气设计的效率,也在往三维设计方向扩展。德国EPLAN 公司: 早期产品为EPLAN 5(不支持亚太语言)和EPLAN 21(支持亚太语言),在2006年统一为EPLAN Electric P8 .并在同一平台上提供EPLAN Fluid (流体设计), EPLAN PPE(工艺工程
8、设计),三维软件当时是EPLAN Cabinet. 新推出的ProPanel是Cabinet的继承者(在上世纪90年代,名字叫LogoCAD,后改名为eCabinet,在2006年推出替代产品EPLAN Cabinet,为了统一平台,2010年推出ProPanel,EPLAN Cabinet将在今年9月寿终正寝). EPLAN 公司的强项在汽车或冶金自动化设备的电气设计这一块,一是设计效率高,二是标准化容易实现,三是于诸多自动化公司的紧密合作。日本ZUKEN公司: E系列软件在被收购前,是由一家名叫CIM-Team德国公司开发的,现在被日本Zuken公司收购(Zuken长于PCB设计软件)。E
9、的软件主要有4个模块,E Schematic(原理图设计),E Cableing(布线), E Panel(三维柜体),EHydraulics & Pneumatics(流体设计).过去它的强项在汽车线束设计方面,它在设计理念上与EPLAN 非常接近,在电气、流体的设计上也非常方便。其缺点也和EPLAN 差不多,软件贵,入门容易精通难,推广不是很快,中文本地化,一样的糟糕)德国AucoTech公司:这个公司也是起步比较早的电气设计软件公司,产品有Ruplan, ELCAD(不支持亚太语言),Engineering Base(简称EB).早期其强项在于机车及其线束设计(据说大多数机车厂使用此软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三维 软件 分析 比较 对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