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doc(1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铁路工程环境保护培训教材2010 北京目 录第一章 概 论4第一节 环境概述4第二节 环境问题6第三节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问题8第四节 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基本内容13第五节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现状与发展14第六节 铁路建设与可持续发展15第二章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8第一节 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18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9第三节 铁道行业环境保护行政规章33第四节环境保护标准36第三章 铁路工程环境影响分析42第一节 铁路工程类型与环境影响的特点42第二节 铁路主体工程的环境影响44第三节 临时工程的环境影响48第四节 运营期的环境影响48第四章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49第一节 管理
2、程序50第二节 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保护50第三节 设计阶段环境保护54第四节 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56第五节 竣工验收阶段的环境保护73第六节 运营期的环境保护管理74第五章 铁路工程生态环境保护75第一节 铁路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目标、范围75第二节 铁路工程生态环境保护防治对策75第三节 主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77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对策80第五节 特殊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对策81第六节 景观的保护对策92第七节 征地拆迁再安置措施98第六章铁路工程污染防治99第一节 施工期污染防治99第二节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101第七章 铁路工程环境经济104第一节 环境经济概述10
3、4第二节 铁路工程环境经济概要109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环境概述一、环境基本定义环境的定义环境定义从广义而言,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综合体。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社会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址、自然化学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质量是衡量人类生存和发展适宜程度的标志。例如环境空气清新、水量充沛、气候稳定、生物资源丰富,人类活动适宜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则环境质量较好。反之,环境质量较差。二、环境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与区
4、域性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环境的整体性是环境最基本特征,环境中任何一种环境因素的变化都能导致环境整体质量的变化或降低。例如:城市空气污染将影响城市整体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环境又有显著的区域差别,如:海南岛具有热带生态系统典型特征,西北内陆具有荒漠生态系统特征。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不同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2、变动性和稳定性环境在自然与人类社会行为共同作用下,其内部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是环境系统又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的功能,只要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范围,环境可以逐步得到恢复。例如生态系统的恢复,水体的自净作用等。但是一旦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就影响其稳定
5、性,使原有的环境功能消失殆尽。例如,由于人类的大面积的森林砍伐,使依靠森林涵养的水源水土流失,引起山洪暴发、洪水泛滥、水道雍塞;大量向水体排放污水,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引起水质变化,失去水体功能。3、资源性与价值性环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物质能量资源和环境资源。同时又具有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功能,如阳光-空间-景观是旅游资源基础。环境还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如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人类在对环境资源进行利用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环境资源价值的认识和保护。三、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不断进行
6、物质和能量交换。目前人类所生活的生物圈包含无数的生态系统。如池塘、河流、草原的森林等都是典型例子。1、生态系统类型1997年,Castanza等人将全球生态系统类型划分为:海洋、森林、草原、湿地、水面、荒漠、农田、城市等16大类26小类。典型生态系统如下:(1)陆地生态系统:又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前者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后者如农田、城市等。城市生态系统则是人工生态系统的典型组合。(2)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河流、水库。(3)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岸、河口、浅海、大洋、海底等。2、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特点生态系统中众多物种及其所栖息的环境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
7、形成了一个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与修复功能。其生产与消费循环运行,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相对平衡。当系统中的某一环节被打破。如某一物种过渡消费、食物链的断裂、自然灾害或是现代人类的活动使环境剧烈变化,使进入自然生态系统有害物质数量过大,超过自然系统的调节功能,引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和生物受到损害。四、生态资源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各层次的物种能量。生态资源按用途可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新能源等。1、水资源指可供人们使用的水量,主要包括由自然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地下淡水体的储存量和动态水量。地球上可供利用水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1%。我国
8、总水资源仅有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仅占2330m3,属缺水国家,保护水资源是我国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2、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生命的自然资源总汇。保护生物资源,主要是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同时应重视和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物质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研究测算,全球生态环境可再生资源总值每年约为33万亿美元。人们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应以保护并重。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保护重要生境重要生境指生物物种特别丰富或有濒危野生生物生存的环境。热带森林、原始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受人类影响甚少的荒野地、珊瑚礁、红树林等都属于此类生境。如
9、秦沈铁路经过的双台子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昆铁路经过的威宁县草海自然保护区等都是特殊重要的保护对象。2、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脆弱带指受到外力作用后恢复十分艰难的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受水分严重制约与风力强烈侵蚀作用,易破坏、难恢复;高寒生态系统,受低温度制约,生物发展特别缓慢,一旦破坏,恢复需很长时间;热带森林,土层薄,植物一旦受到干扰破坏,可能发生强烈水土流失,系统难以再建。主要特征是:生物生产力低,存在敏感生物因子易受影响,生态系统不稳定等;如岛屿生态系统,受阻隔影响,生物种易濒危,烟大轮渡铁路项目中涉及的自然保护区的蛇岛鸟岛生态平衡系统,是整个建设项目重要关注目标。3、加强对特殊生态
10、区域的保护特殊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生态良好区是特殊的生态系统,上述区域一旦被破坏,会引起严重的生态灾难。例如我国的长江源、青藏高原;黄河、珠江以及众多的森林、草原、农耕生态系统等均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作用,应加大保护力度。4、生态保护敏感目标主要是:自然景观与风景名胜;水源地如井、泉、水源林与集水区等;各种特有自然物如温泉、火山、溶洞等;地质遗址;各种文化纪念物,如历史纪念地、文物古迹、古树园;驯化繁殖基地、育种地、特产地等;特别人群保护目标:疗养地、集中居民区文教区等。铁路工程建设十分注意生态敏感目标的保护,修建宝兰二线工程项目中对明代古槐树进保护,漳泉湄铁路线时对于清源山风景区采取保
11、护措施等。第二节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引起生态系统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和自然资源枯竭;二是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从狭义上讲,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大规模进行工业建设和应理解为所有行业自然资源开发、消耗所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调。一、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量超过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不仅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危害与影响人体自身健康,造成急性中毒和死亡、慢性危害
12、和远期危害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环境污染的分类按照污染物不应叫污染物,应称作“污染”的性质与形态分类如下下述噪声污染应属物理污染。放射性污染应属有害物质污染?No,专家以人类感觉的污染形式来界定。:空气污染水体污染有害物质引起的污染环境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噪声污染( 热污染放射性污染有害物理因素引起的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主要环境污染类型简介本节仅叙述了铁路所产生的5种污染类型,对生、放、热、光四种污染不介绍是不恰当的,因为本节是概述!:1、水体污染物及其危害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废弃外排的水称为污水。表述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常用水质指标表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999)GB3838-20
13、02规定对各类自然水体使用功能与环境质量要求。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指标、悬浮物、有机物、酸碱废物、细菌和有毒物质等共44项109项指标。对水体污染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如下:(1)悬浮物(简称:SS)污水中固体状的不溶物质,是水体污染的基本指标之一。悬浮物降低水的透明度,降低生活和工业用水质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2)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BOD)指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过程中所消耗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含量的指标。该指标越高,表示水中耗氧有机污染越重。一般采用20培养5天的生物降解过程需要氧的量为指标,记为BOD5。(3)化学需氧量(简称:C
14、OD)它表示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氧总量,其中包含了生物化学需氧量。该指标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污染越重。有机物过多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使水质腐蚀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4)PH值是反映污水酸碱性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污水处理及利用以及水中生物生长繁殖都有很大影响。(5)细菌可用两种指标来衡量水体是否被细菌污染;一是每毫升水样中细菌菌落的总数,二是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的数量。(6)有毒物质分无机有毒物质(指重金属,如总示,总镉,总铅,总氰化物等)和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指酚类化合物、农药、如挥发酚、有机磷农药、苯并(a)芘等)。 无机有毒物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它
15、们排入天然水体,常会影响水中生物,特别是重金属,并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进入人体而危害健康。除上述五类指标外,还有温度、着色、放射性物质等水质指标。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排放;城镇生活污水大多数未经处理排入江河湖海;另外,北方等地区由于水资源贫乏也是造成地水污染成因表污水泾流较大的原因。2、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和粒子状态污染物的形式存在大气污染物存在形式。分子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硫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氯气等;粒子状态污染物主要有:气溶胶、烟、尘、雾和炭烟等。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飘尘)可长期漂浮在大气中,与分子状态的硫化物协同作用生成硫酸雾,对人体呼吸系统危害特别大。
16、被列入空气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主要有可吸入颗粒物、碳氧化物、硫氧化合物、氮氧化物、碳氧化合物、臭氧等。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锅炉、窑炉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喷漆涂装有机工艺废气;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有害废气,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含铅污染物、苯并芘等。这些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有的经光化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对人类危害更大。施工建设排放尘土造成局部地区污染。大气污染来源3、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定义是指在生产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也纳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范畴。按照固体废物对环境与分类人类健康
17、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一般固体废物有:工业的、农业的、城市的;危险废物有放射性的和非放射性的,危险废物因其毒性和对环境危害性特别大,因此对危险废物的废弃收集、贮运、处置又作了特别规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如侵占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水体,雍塞河道等。污染的特点近年来,由于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成分越来越复杂,固体废物历年累计排弃量越来越多,对生态系统和人们生存环境的威胁也越来越大。4、噪声辐射与振动从物理现象看,一切无规律的或随机的声信号谓之噪声;但从人们主观感觉和心理因素看,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称为噪声。测量评价噪声最经常的是
18、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单位为分贝,记为dB(A)。振动与噪声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传播介质,噪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振动则是通过土壤和建筑传播到人。铁路运营、施工过程中铁路行业产生污染的主要特征不可避免地产生噪声辐射与振动影响。噪声与振动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使人听力衰退、心情烦噪不安、诱发疾病等。对人体的危害国家为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对于噪声辐射与产生噪声的环境质量都规定了限值标准,以保护居民居住区、文教区、学校、医院等处所的人群生活、工作环境。5、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污染定义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以及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影响人类生活的电磁污染源有两大类:(1)天然的电磁污染源,
19、包括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它们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对短波通信的影响特别严重。(2)人为的电磁污染源,包括放电型污染源(如切断大电流电路时,产生的火花放电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工频辐射场源(如大功率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等附近的电磁场)、射频辐射场源(如无线电广播、微波通信等各种射频设备产生的辐射)。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微波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眼睛的白内障和角膜损害以及破坏脑细胞和血细胞等。对人体的危害电磁辐射污染还会对其它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影响正常工作,严重的还会导致电子仪器、设备的
20、损坏。如电气化铁道会对沿线近距离范围内的电视收视产生影响对其它的损害。二、生态破坏定义?指:非污染造成的地表形态的有害变化1、植被破坏植被定义是全球或某一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的泛称。植被在人类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植被破坏是生态破坏的最典型特征之一。植被的破坏植被破坏的严重后果,植被破坏是生态破坏的根本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的自然景观,而且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如生态系列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自然灾害加剧,进而可能引起土壤荒漠化;土壤的荒漠化又加剧了水土流失,以致形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植被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并最终
21、形成土壤荒漠化的重要根源。目前,全球大面积的荒漠化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植被的破坏,我国四川省已有46个县年降雨量减少了15%-20%,自古雨量充沛的“天府之国”,现在却出现了缺雨少水的现象。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南部森林被砍伐破坏后,年降雨量由过去的600mm减少到380mm,过去罕见的春旱、伏旱、近年来常有发生。因森林砍伐和植被破坏,“天无三日晴”的贵州,现在是“三年有两旱”。过渡放牧与不适宜的开垦耕地,引起牧场退化、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目前,我国草地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至1/2。2、水土流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79104km2,其中
22、严重流失面积约28104km2,每年通过黄河三门峡向下游输送的泥沙量达16108t。其次是南方亚热带和热带山地丘陵地区。此外,华北、东北等地水土流失也相当严重。例如,京、津、冀、鲁、豫五省市水土流失面积约占该地区土地面积的50%。植被破坏严重和水土流失加剧,也是导致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还造成土地退化,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3、荒漠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耕地面积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按国际荒漠化公约中的规定计算,我国潜在荒漠化发生地区涉及内蒙古、辽宁、吉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以及山东、河
23、南、四川、云南和海南共18个省、直辖市,东起黄淮海平原风沙化土地和辽河流域沙地,西至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遍及内蒙古的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域。区域总面积达357.05104km2。除去极干旱区域(湿润指数小于0.05)外,中国荒漠化易发生区域总面积为331.71104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且仍以每年2300km2的速度在推进,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其中有100多个贫困县集中在荒漠化地区。在荒漠化区域中,沙质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等都十分严重,极大地制约了荒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节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问题一、工程建设项目环境问题特点从事建设项目不管是兴修水利
24、,发展农业和交通,还是发展工业都会不可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大多数开发建设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都有如下特点:1、 对环境影响程度深,范围广;开发建设工程本身一般都要大量使用自然资源,包括扰动自然生态环境,向外界排放污染物质,会不同程度的带来生态破坏、物种损失和环境污染。项目建成后,由于改变了环境功能还会引起继发性环境问题。因此,在建设项目开始就应科学准确地识别预测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问题。2、 区域特征明显;不同建设活动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区域,环境条件差别悬殊,必须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目标和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处理环境问题。在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地区或者周围生态系统对排放污染因素反应敏感地区,除
25、满足一般污染物排放要求外,还应满足当地环境特征的特殊要求。3、 影响因素多元化;建设活动产生环境问题种类大至区域性自然生态退化与破坏,河流污染,水源枯竭,占用农田,破坏文物古迹与风景景观等,小至施工扬尘,以及个人非法捕杀珍稀动物等,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建设项目必须从使用法律手段制约到宣传提高人们环境意识和行为等多方入手进行环境保护工作。4、 影响时间周期长;开发建设过程中已形成了,如采石进行开山放炮对地表生态破坏是同步的。但是在开发建设以及投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与环境要素有可能相互作用、扩大与积累,诱发各种环境问题影响时间更长,必须在建设活动开始前预先提出预防污染措施,防患于未然
26、。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建设项目在开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界定发、建设、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及服务期满后,凡是能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改变或破坏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现状以及影响生态(包括人群健康)者,均属于对环境有影响的范围。各类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之间差别悬殊,而且牵涉因素很广,但是所共有的主要因素则是建设项目的工程解决工程特征与环境特征的矛盾特征和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1、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特征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程自身的内在特征,如工程性质、产品种类、工程规模、原料和燃料成分与消耗量以及资源能源利用率等;二是工程的外在特征,即工程活动方式和向外界排放污
27、染物的种类、性质、数量、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以及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降解和转化的难易程度、对生物的毒理等。铁路建设项目中过早地提出铁路工程概念?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内容,主要有以下各项:(1) 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条件(或技术标准);如牵引类型、牵引重量重量产生震动?;列车运行速度、对数;正线数目;到发线有效长等。例如通过分析列车对数,可以对可能产生的噪声、振动等环境影响进行判断与识别。(2) 线路工程;线路经过的地区因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不同可能产生重大的生态环境影响。一方面是工程引发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影响主体工程走向、安全,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灾害。二是线路临近、经过、穿越特殊生
28、态功能区时,有一些需特殊保护对象应予以重点关注。(3) 路基工程在修筑过程中产生环境影响;如软土路基由于压缩性高,强度低,需要采取反压扩道、砂垫层或砂井加固,人工合成材料等工程措施,需取土量较多,占用土地数量较大。还有桥涵工程,隧道工程、站场工程等由于工程性质与采取工程措施的不同而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与程度也各不相同,需结合工程特点,逐一进行识别,筛选出主要环境要素以及影响程度、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2、不同的环境特征产生的环境影响环境本底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主要的是指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功能以及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扩散、输送、迁移、转化的有关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等条件。尤其是在我国,
29、由于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经过了长年开发已经形成了许多环境问题,所以在分析环境特征时,必须首先了解我国环境质量的自然背景及其影响因素。我国的自然环境主要的有以下特点:(1) 季风气候表现突出,气象条件的地区差异很大。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冬季为偏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地区间的气候差别也较明显。这些特征决定了各地大气自净和污染物迁移输送能力不同。(2) 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很不平衡,各水域的环境容量差别较大。我国的降水量不多,而且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季多、冬季少;降水较集中,而且强度大;年际间的变化也十分明显,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连续枯水年和丰水年的现象,而枯、丰水量相差悬殊。这种水文特征直接
30、导致水体受纳污染物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3)逆温及“热岛效应”明显。尤其是冬季,逆温频率高,持续时间长,使大气中的污染物易于沉积,从而加重冬季大气环境的污染。城市“热岛效应”也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热岛效应”会使城市环境出现特有的“小气候”背景。由于城市建筑物多,容易形成性质特殊的下垫面,再加上经济活动频繁,生活集中,“人为热”、“人为水汽”进入大气,使城市上空形成了热中心,郊区气温明显低于市区气温,结果是郊区厂矿向低空排放的污染物受热对流影响而进入市区,加重环境污染。(4)地形复杂、地貌多样,特别是地势高差悬殊、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又有季风影响,造成各区域的环
31、境容量差别显著。(5)土壤种类多,而且随气候分带明显。我国的土壤类型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分带、其顺序为:赤壤、棕壤、褐壤、黄壤、红壤、砖壤。土壤的酸碱性也不相同,加上气温与降水量的差异使土壤具有不同的抗污染性能。(6)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遗留的问题太多。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垦植,土地开发强度大、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使原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条件均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生态平衡严重失调,降低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7)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化学元素丰度的差异。我国的原生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自然环境中某些元素的含量存在过多或过少的现象。这个问题往往影响人群健康,并且导致各种地方病。一般来说,高山地区因氟、碘
32、、钙活泌元什么东东?素容易流失,常流行某种元素缺乏症:盆地、平原、河谷地区又因活泌元素的积聚而容易发生某些元素中毒症。例如,大兴安岭、燕山山脉、秦岭、祁连山山脉等地,常流行缺碘性甲状腺肿大;从我国东北到西南整个山前缺碘地带也常发生“克山病”。高氟地区又常出现氟中毒的问题,这种区域主要分布在北方平原与河谷地带。(8)所谓环境敏感地区是环境敏感点的三类特征:功能敏感、本底敏感、环境动力敏感针对下列情况而说的:从环境功能要求来说,是指城镇集中生活的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区、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从环境质量现状来说,是指环境污染负荷大、环境质量现状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地区;
33、从环境的稀释、扩散和自净能力来说,是指水文条件复杂(包括水量少、水质差、“顶托”现象严重、水体交换缓慢、各水期水量相差悬殊等);或气象条件不利(包括风速小、静风频率大、逆温持续时间长不利于烟气扩散);以及处于地形复杂的山谷、海湖陆风交换频率大的沿海、海口、河口等地区。其它具有一般环境条件的地区,属于非环境敏感地区。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分类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由于污染物性质、来源、种类、数量、污染途径与方式以及开发建设活动方式等不同,可以分成许多类型。1、按影响结果划分,一般可分为污染影响、环境破坏两大类型:(1)污染影响类:是指建设项目在开发建设和投产使用过程中,或项目服务期满后常排出和残
34、留有害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危害。生产性建设项目中的工业建工业成品建设类以生产过程中排出有害物污染为主,破坏环境降为次要位置设项目,大部分都属于这种类型。(2)环境破坏类:是指对环境施加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污染,而是工程本身固有的特征与某些技术指标,例如,森林采伐、水电工程、水利工程以及铁路物流类铁路属以环境破坏类影响为主,污染影响次之、公路、邮电工程等,非生产性建设项目中的绝大部分即属于这种类型。 环境破坏类建设项目中,还有资源开发性的其他工程,如某些矿产资源的开发、滩涂资源的开发等。这类项目对环境施加的影响主要是改变自然地形与地貌、地质与水文现状和生物资源的种群、数量与分布
35、等。2、按影响程度划分又可分成重污染和轻污染两类:(1)重污染类:指污染因素复杂,污染物种类多、强度大、排污浓度高、污染物毒性大而且难降解,易在生物体内蓄积的项目。如冶金、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石油化工、火电、浆粕、印染等大中型以上的工业项目均属此类。(2)轻污染铁路应该属于轻污染类类:轻污染类是指污染因素简单、排污因子单一、排污量少或毒性较低的项目。如纺织;卷烟制造;纸品加工;农产加工;水产加工等均属于这一类。3、按影响方式划分,一般可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两种:(1)直接影响:指影响因子一旦产生,就直接作用于被影响的对象,而且直接展示出因果关系。如工业生产中排出SO2等有害气体,一旦排出就立即
36、作用于作物、植物、动物和人体,对其产生危害。再如交通、民航和工业设备等铁路污染当属直接影响产生的噪声,也是一旦产生就直接刺激感受对象,产生直接影响。(2)间接影响:指影响因子一旦产生,需要通过中间转化过程才能作用于被影响的对象。属于这一类的影响,事例很多,如工业排放酸性气体形成的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途径是首先进入土壤或水体,使土壤的物化性质或水体水质发生变化,然后才影响到作物、植物或水生生物的生长。显然,这类影响因为经过了一个转化过程,所以属于间接影响。 在环境管理中,尽管间接影响起源于直接影响,若从两者的危害后果来看,间接影响有时比直接影响还要严重。所以从管理角度而言,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同等重
37、要,切忌重环境保护无轻重之分,均重视之。此轻彼。4、按影响性质划分,可分为以下四种:(1)可逆影响:是指施加影响的活动一旦停止,被影响的对象即可恢复原来状态。例如,建筑施工时产生的噪声,可能比周围环境的噪声强度高出10dB(A),如果产生噪声的施工活动一旦停止,噪声级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2)不可逆影响:是指施加影响的因素一旦产生,被影响的对象就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工程建设占用的土地和修建水库,都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或破坏了局部地形与地貌。这种影响虽属局部,但是就其影响性质而言确是不可逆的。再如,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的各种珍稀植物群落,如果该气候条件一旦被破坏,就会影响该植物不可能再
38、生长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不可逆影响比可逆影响的危害要大得尽可能减少或降低不可逆影响多。(3)积累影响: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影响需要经过长期作用,直到超过临界同化值以后才会体现出来。例如,重金属离子在水体中对生物的污染积累作用和致死影响,就属于积累影响的一种。再如低浓度持久性化学宵药中的氯化烃杀虫剂,短期内可能对动物不会产生毒害,但长期作用下去就会逐渐积聚或积累在某些动物的特定组织之中而造成毒害。(4)协同影响:是指两种或多种污染物同时作用于环境或特定对象时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大于每一种污染物单独的影响作用的总和。例如,浓度为0.25ppm的二氧化硫和浓度为0.03ppm的臭
39、氧,若单独对烟叶污染作用两小时,并不会造成危害,但是把两种气体混合后,对烟草施加污染作用时,即会发现约有38%的烟叶受害。5、按产生影响时段划分,可以分为下列三种:(1)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指的是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运输、装卸、贮存等过程产生的影响;施工噪声、扬尘的影响;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的变化影响;填埋、疏浚工程的影响;拆迁及移民等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等。一般说来,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除了土地利用类型及局部地形地貌的变化影响属于不可逆影响外,其他影响多属于短期的可逆影响。(2)使用期间的环境影响指的是建设项目投产运行和使用期间产生的影响,这个时段的影响,作用时
40、间长,所以是环境管理的重点。(3) 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指的是建设项目使用寿命期结束,如矿山的闭抗报废,油田开采终结,仍继续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地形、地貌随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对植被、景观和生态资源的影响;以及残留污染源的污染影响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分类除以上所述各种类型外,在实际工作中,考虑项目性质时还应结合项目所在地区受纳污染影响的环境条件去确定。因为环境条件不同,污染影响的差异较大。建设项目侧重于环境受纳程度的因素如果把重污染型的建设项目安排在非环境影响敏感地区进行建设,由于该地区承载污染冲击的能力大,则该项目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可能属于不超标或轻度污染。如果把本来属于轻污染
41、型的建设项目安排到环境影响敏感度大的地区进行建设时,又会因该地区承载污染冲击的能力小,排污量即便是很少也会造成该地区出现超标或严重污染。由以上所述的环境影响分类中可以看出,环境管理的重点应当是对环境干扰程度大、重污染类、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类、不可逆影响类、积累与协同影响类的建设项目。尤其是对于处在环境敏感度大的地区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我国现行标准、规范、法规等有关规定从严要求。对于其他类型的建设项目则应结合国情从简要求。四、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1、铁路运输与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主要的影响如图示:生态环境的影响(含水土流失)噪声、振动影响水环境污染 铁路运输与工程建设 大气环境污染电磁干扰固体
42、废物2、环境影响主要类型与程度如下表所示:分期工 程 活 动影响程度识 别水噪声振动大气电磁水土流失植被动植物栖息地排洪对环境影响的因素施工期征用土地树木砍伐居民动迁修建居民便道设备、材料运输基础及土石方工程桥涵工程固体废气物绿化及植被恢复运营期列车运行站内作业机车车辆检修生活区固体废弃物相关活动城市化公共设施土地功能改变注:影响程度识别:-较大影响; -一般影响; -轻微影响。第四节 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基本内容一、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基本任务在开发建设活动中正确协调与处理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关系,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防止、减缓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将其降到环境可以接收的水平
43、,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体对于铁路工程建设项目而言,环境保护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依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程序,采取一切技术、经济、行政手段,对铁路建设从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投产运营的各阶段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与破坏降到最低限度。主要措施有:1、制定行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投资方向、建设目标、建设标准、鼓励或允许的工艺、产品等;2、合理规划布局、选线选址项目建设选线、选址应对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合理规划
44、并进行替代方案比选;3、对可能产生的污染与破坏采取防治保护措施按照环境要素分别确定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对废水、废气、废渣、噪声、辐射等污染排放采取防治、回收、利用措施,确保达标排放。对生态环境破坏采取减缓、恢复、补偿措施;4、实行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对排放污染物确保达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复的环境保护标准,污染排放量达到区域削减控制计划,符合环境容量要求;5、推行清洁生产建设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即利用清洁的能源、原材料,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管理,使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产生及排放量接近或达到同类型先进生产工艺水平,使建设和生产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最小。清洁生产的开展将促进铁路运输企业的先
45、进工艺流程和高新适用技术的推广使用,也将明显提高铁路行业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环境保护管理水平。6、加强公众参与与监督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公众特别是直接受影响人群的调查,有利于发现漏识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措施可行性的确认,通过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建立起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减少建设项目失误。7、进行施工监理和监控对建设项目过程实行施工建立和监控,以确保项目实施的各阶段,有效地控制项目可能带来地环境影响。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管理的范围涉及建设的活动、主管的部门、实施的单位凡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以及参与建设各级政府的计划、经济、技术等主管部门,设计、施工、建设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要求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将环境保护纳入建设项目工作程序之中。主要内容是:对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规划、计划和建设工程都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制度,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其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对于重要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进行环境评价,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变化和人们身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