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化学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ppt(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章知识复习本章知识复习1 32一、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一、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而且是的,而且是以物质为主以物质为主。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物和产物的质量质量为基础。为基础。二、反应热、焓变二、反应热、焓变反应热反应热 化学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反应热,也称为应热,也称为“焓变焓变” ,符号用,符号用 表示,单表示,单位常采用位常采用KJ/mol。注意问题注意问题 当当为为“-”-”或或 时,为吸热反应。时
2、,为吸热反应。要知道常见的放热反应要知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和吸热反应(例:)吸热反应(例:)三、三、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述参加反应物质的可以表述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必考必考)、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在多少度,多、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在多少度,多少千帕;如在常温(少千帕;如在常温(250c)、常压()、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的条件;下,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的条件;、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
3、态;固体(s),),液体(液体(l),气体),气体(g););不用不用和和(因已注明(因已注明状态状态)。)。、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整数,也可以是,也可以是分数分数。对于相同的反应,。对于相同的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不同。、在方程式右端要注明、在方程式右端要注明H为多少为多少“+”或或“一一”kJ/mol。、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和性,化学式前、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和性,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反应逆向相对应;反应逆向进行时进行时
4、,H值不变,符号相反值不变,符号相反。四、四、 燃烧热燃烧热 oC、101kPa时,时,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稳定的化合物时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位为KJ/mol。如常温常压下,。如常温常压下,mol甲烷甲烷完全燃烧放出完全燃烧放出890.31KJ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的燃烧热 CH4(g)+2O2(g)= CO2(g)+2H2O(l) H=890.31KJ/mol 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及柴草等等
5、。我国目前使阳光、风力、流水、潮汐及柴草等等。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新能源 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生物质能、反物质能、可燃冰等。核能、生物质能、反物质能、可燃冰等。五、能源五、能源6、盖斯定律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无关。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相加减而得
6、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代数和。本章知识复习本章知识复习第二章知识结构第二章知识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测量的方法测量的方法反应的可逆不可逆反应的可逆不可逆化学平衡状态特点化学平衡状态特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影响因素及平衡影响因素及平衡移动原理移动原理熵判据熵判据浓度、压强浓度、压强温度温度催化剂催化剂本课程重心本课程重心定量表定量表示方法示方法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用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单位时间内反
7、应物或生成物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表表示。在体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用示。在体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或生成生成物浓度的增加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来表示。单位单位: :mol/ mol/ ( L.minL.min )、)、 mol/mol/(L.sL.s) 数学表达式:数学表达式: v v= C C/ /t t注意问题注意问题 (1)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不能用
8、固体或纯液体表示表示原因:原因: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单位体积内活活化分子数化分子数增加增加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速率加快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它条件不变,增加反应物浓度加快化学其它条件不变,增加反应物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内容:内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反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内容:内容:原因:原因: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
9、体积内单位体积内活活化分子数化分子数增加增加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速率加快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原因:原因: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分子获得更分子获得更高的能量高的能量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百分数提高提高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提高次数提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速率加快3 、 温度:温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温反应速率增大,降温反应速率减小升温反应速率增大,降温反应速率减小加入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反应活化能反应活化能降低降低活化分子百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分数提高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提高次数提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速率加快原因:原因:4、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加快反应速
10、率结论:向反应体系输入能量,都可以结论:向反应体系输入能量,都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原因:反应体系内活化分子数或活化原因:反应体系内活化分子数或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分子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次数增加,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三、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三、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逆:可逆反应逆:可逆反应 (2)动:动态平衡动:动态平衡(3)等:正反应速率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变:条
11、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可见,化学平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保持。当外界条件改变,旧的化学平衡将被破坏,并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四、勒夏特列原理四、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的方向移动。 浓度浓度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都可以使平衡向衡向正正反应方向移动;反
12、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都可以使平衡向逆逆反应反应方向移动方向移动 温度:温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高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移动;降低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应的方向移动 压强压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 ,增,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
13、强,会使化学平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催化剂 催化剂只能使正逆反应速催化剂只能使正逆反应速率等倍增大,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的时率等倍增大,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间,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条件条件等效条件等效条件结果结果恒温恒容恒温恒容(n(g)0) 恒温恒容恒温恒容(n(g)=0) 恒温恒压恒温恒压 等效平衡等效平衡投料换算成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相同物质表示时示时量相同量相同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分量、n、c均相同均相同 投料换算成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相同物质表示时示时等比
14、例等比例两次平衡时各组分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相同,百分量相同,n、c同比例变化同比例变化 投料换算成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相同物质表示时示时等比例等比例两次平衡时各组分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百分量、c相同,相同,n同比例变化同比例变化本章知识复习本章知识复习第三章知识结构第三章知识结构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平衡理论1 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有强弱电解质有强弱弱电解质电离为弱电解质电离为可逆可逆电离平衡电离平衡电离常数电离常数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难溶难溶不溶不溶溶解平衡溶解平衡应用生成溶解转移应用生成溶解转移溶度积溶度积2 水的电离和溶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
15、酸碱性水是极弱电解质水是极弱电解质水水(稀溶液稀溶液)离子积为离子积为常数常数稀溶液酸碱性稀溶液酸碱性及表示方法及表示方法pHpH应用应用3 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 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的生弱电解质的生成成盐类水解盐类水解水水 解的应用解的应用(平衡移动平衡移动)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测定测定酸碱反应曲线酸碱反应曲线滴定实验操作滴定实验操作图示反应曲线图示反应曲线深入深入综合运用综合运用第三章重要知识点第三章重要知识点第一节第一节1、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判断。2、会写常见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会写常见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如:如: CH3COOH、H2S、Cu
16、(OH)2 H2CO3、KHCO3、KHSO4、NH3H2O3、会分析导电性和强弱电解质的关系。、会分析导电性和强弱电解质的关系。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相同点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电离程度电离程度电离过程电离过程表示方法表示方法电解质在溶液电解质在溶液中微粒形式中微粒形式完全电离完全电离部分电离部分电离不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可逆过程电离方程式用等号电离方程式用等号电离方程式用可逆符号电离方程式用可逆符号水合离子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分子、水
17、合离子例:例:0.1mol/L的的CH3COOH溶液中溶液中 CH3COOH CH3COO-+H+电离程度电离程度 n(H+)C(H+) 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加水加水升温升温加加醋酸钠醋酸钠加加HCl加加NaOH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减小?减小? 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减小验证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两种实验方案验证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一 配制某浓度的醋酸溶液,向其中滴入配制某浓度的醋酸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甲基橙试液,然后再加入少量醋酸钠几滴甲基橙试液,然后再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振
18、荡。晶体,振荡。现现 象象 溶液由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橙色。红色逐渐变为橙色。原原 理理 醋酸是弱电解质,其水溶液中存醋酸是弱电解质,其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着电离平衡:CH3COOH = CH3COO-+H+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醋酸溶液中加入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后,溶液中的醋酸根离子浓度醋酸钠晶体后,溶液中的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导致增大,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导致H+浓浓度减小,因此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橙色。度减小,因此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橙色。 。方案二方案二 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
19、。入几滴酚酞试液。现现 象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原原 理理 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后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后要发生水解,其水溶液中存在着水解平衡:要发生水解,其水溶液中存在着水解平衡:CH3COO- + H2O = CH3COOH + OH- 。根据盐类水解理论,醋酸根离子与水电离出根据盐类水解理论,醋酸根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破坏了水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的电离平衡,导致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使溶液显碱性。子浓度,使溶液显碱性。 知识扩展知识扩展强酸(强酸(HA)与弱酸()与
20、弱酸(HB)的区别:)的区别:(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 pH(HA)pH(HB) (2)pH值相同时,溶液的浓度值相同时,溶液的浓度CHACHB(3)pH相同时,加水稀释同等倍数后,相同时,加水稀释同等倍数后, pHHApHHB第三章重要知识点第三章重要知识点第二节第二节1、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w。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3、有关、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值的简单计算。4、中和滴定。、中和滴定。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试比较试比较pH=3的的HAc、pH=4的的NH4Cl、pH=11的的NaOH、pH=10Na2CO3四种溶液四种
2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中水的电离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是 。注意:注意: 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可能是(可能是 溶液)溶液) ; pH7 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 (只有温度为常温才对);(只有温度为常温才对); 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可能是(可能是 溶液)。溶液)。 已知已知100时,水的时,水的KW=110-12,则该温度下,则该温度下 (1)NaCl的水溶液中的水溶液中H+= , pH = ,溶液呈,溶液呈 性。性。 (2)0.005mol/L的稀硫酸的的稀硫酸的pH= ; 0.01mol/L的的NaOH溶液的溶
22、液的pH=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用湿润的用湿润的pH试纸测某稀溶液的试纸测某稀溶液的pH,所测,所测结果结果 (填(填“偏大偏大”、“偏小偏小”、“不不变变”或或“不能确定不能确定”),), 理由是理由是 。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将将pH=1的的HCl和和pH=10的的NaOH溶液等体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 ; 将将pH=5的的H2SO4和和pH=12的的NaOH溶液等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 ;20mLpH=5的盐酸中加入的盐酸中加入1滴(滴(0.05mL)0.004mol/LBa(OH)2溶液后溶液后pH= 。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pH=3
23、的的HCl稀释稀释100倍后溶液的倍后溶液的pH变为变为 ;pH=3的的HAc溶液稀释溶液稀释100倍后倍后pH为为 ,若,若使其使其pH变为变为5,应稀释的倍数应,应稀释的倍数应 (填不等号)(填不等号)100;pH=5的稀硫酸稀释的稀硫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中倍后溶液中H+ :SO42-= ; pH=10的的NaOH溶液溶液稀释稀释100倍后溶液的倍后溶液的pH变为变为 ;pH=10的的NaAc溶液稀释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倍后溶液的pH为为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一定温度下,有盐酸、硫酸、醋酸三种酸:一定温度下,有盐酸、硫酸、醋酸三种酸: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
2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中和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 当当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是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是_当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当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相同状况)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
25、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_,反应所需时间的,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长短关系是_将将C(H+)相同的三种酸溶液均加水稀释至体积为原来的相同的三种酸溶液均加水稀释至体积为原来的10倍后,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课堂练习课堂练习b a cb a cb a cb a cc a bc a bCb=aCb=aCb=aCb=ab=aCb=aCCb=aCb=a (1)100mLpH=3的的H2SO4中加入中加入10mL0.01mol/L氨水后溶液呈氨水后溶液呈 性,原因是性,原因是 ( 2)pH=3的的HCl与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选修 化学反应 原理 第一章 能量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