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 维护生态平衡|教科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 维护生态平衡|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 维护生态平衡|教科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学地位及作用:整个单元的教学由 10个主题活动组成。首先从种子发芽开始,研究“花丛”中动植物间的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然后从设计和建造生态瓶开始,观察生态瓶内的动植物及微生物;接着研究改变生态瓶的控制条件,推测和观察条件改变后的生态状况,初步感受生态平衡的意义。最后将研究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认识引发沙尘暴的原因;通过上网、访问、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认识了解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进一步关注自然界的珍稀动植物,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做一个某种珍稀动植物生存现状
2、和保护措施的调查研究报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2)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学情分析:维护生态平衡是生命与环境单元的第八课,我们班的同学在通过前面的一至七课的学习后,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与食物网,同时,在经历过一系列有目的的考察活动后,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本课主要是探究食物关系平衡被破坏后的生态状态,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认识引发沙尘暴的
3、原因。教学对象是一群对草原、沙漠和沙尘暴并不熟悉,也没有亲身体验的孩子,学生只是从电视上,电影上和书籍中对草原、沙漠有所了解,对沙尘暴更是知之甚少。针对这一情况,因此,在后面对于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时,我是这样预设的:收集资料(主要是收集有关草原、沙漠、沙尘暴、泥石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创设情景、观察描述(利用多媒体再现草原、沙漠、沙尘暴、泥石流)问题分析、推理形成共识。这一流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时也贯穿某一教学环节。教学策略1、教法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深动的语言、图片、影音资料等,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讨论交流积极探索研究。通过一系列探究性问题,有目的的,一步一步的分析、推理,进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 维护生态平衡教科版 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1.8 维护 生态平衡 教科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