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陈其余桂元一、课时安排依据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在初中一年级开设,每周2 课时,共 70 课时。上册用一学期,有 35 课时。新教科书实际只编写了22 课,每课教学为1 课时,共需22 课时。其余课时由各地、 各校灵活掌握, 包括 4 节活动课和1 节复习方法和技能训练课,以及讲授乡土史教材或民族史教材、校本教材等。二、采取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体系新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采取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体系,即根据中国古代史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自古至今地讲述历史;同时围绕表现每一历史时段突出特征、又适合中学生特点的主题进
2、行叙述。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古国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连绵不断、源远流长。自夏朝以来的王朝体系,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古代文明连续发展的轨迹,这是一种国情。 考虑到初中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线索还缺乏了解,不易把握纵向脉络,因此, 新教科书采取了以主要朝代的兴衰更替反映时序的办法,予以弥补。本册的四个单元,对应了课程标准中的四个主题及其内容标准。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是以后世发展的眼光来概述原始社会的历史。这样做, 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前后的知识, 综合性的看问题,又因为侧重于文明的起源问题,其他问题可以少讲或不讲,就在很大程
3、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第二个单元“国家的产生或社会的变革”,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科体系, 回避了学术界近年来讨论比较激烈、争议比较大的社会形态的划分问题,同时又提示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文明成就和社会变革。第三个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侧重于秦汉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历史,而对于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发展与衰亡、 东汉的兴亡等传统教科书必讲的内容,有的用楷体字简略叙述,有的干脆不涉及。第四个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实际上是一个主题的两个方面。政权分立是社会分裂动荡的反映, 是消极的, 但分裂动荡中又包含一些积极的因素,客观上为民族交往与融合提供了土壤。 从学术的角度看,这四
4、个单元的题目,不一定能完全概括相应历史发展时期的所有特点, 但它肯定注意到了如何适合学生的特点。以第四单元为例,魏晋南北朝还有其他一些特征, 如门阀士族统治等,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但从以前的教学情况看,像门阀士族制度一类的知识,距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所以,尽管它们重要,在初中阶段我们还是暂不涉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体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题体。每课书用1 课时,以便于教学。课题前设专题单元。 本册书按课程标准分为4 个单元, 将 22 课,分属于各个单元。另外
5、还有4 节活动课,分别穿插在有关内容的课后;最后设一个复习方法和技能训练的活动课。三、每课的基本结构一般的课,每课课文由10 个部分组成,包括导入框、宋体字课文、楷体字课文、文献资料、图表、动脑筋、注释注音、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1. 导入框由生动的故事、传说、诗歌、民谣或文物、名胜古迹等开篇,然后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又增强了教材的启发性。2. 课文 (宋体字)着重讲述历史发展的生动过程,力求简明。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3. 阅读课文 (楷体字)力求生动活泼,其作用是引起学习兴趣,浅化教材内容,扩大知识面, 培养良好的品德。 这部
6、分内容对不同程度、有不同爱好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4. 专栏的文献资料(竖排字)基本上每课一条。目的是使学生接触一些浅显的文献资料,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并能提高阅读古文、古诗词等的能力。同时,有些内容,如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作用。5. 图表包括图画、表格、地图和图注,是课文的组成部分,为的是增加学生的考古文物知识,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增强课文的明晰度,有利于教材的形象、生动,也起到浅化教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6. 动脑筋插在课文中间,每课13 个,以增强教材的启发性和探究性,便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发展想像力和创造性思
7、维,并使课文中没有讲出的结论,经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分析得出。另外,它的设计也能起到培养良好品德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7. 注释和注音目的是浅化教材,便于学生自学,扩大知识面。8. 练一练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9. 活动与探究安排在每课课文后面,有13 项,用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与现实生活联系学习的能力。也有一些能起到巩固所学内容的作用。活动方式很多,包括小讨论、小游戏、比一比、找一找、查找成语故事、寻找变革、判断、分析材料、制表、填图与思考、看图分析、看图猜字、故事会、朗诵比赛、短剧、小
8、制作、动动手、小实验、欣赏与临摹、看一看等二十余种。这些活动与探究供教科书使用者任选。可多选, 可少选,也可不选。教师可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思路与模式,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自行设计其他的活动与探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0. 自由阅读卡设在活动与探究之后,内容以介绍与课文同一时期的物质文明、社会生活等为主, 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历史更加贴近生活,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此外,本册教科书还设有不同于传统教科书的活动课。活动课
9、,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技能,如了解历史的途径、地图的识别与年代的计算等,为以后学习历史打好基础。教科书后面,除列有大事年表外,还附录了好书推荐和历史学习网站,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和探索,学会获取教科书以外的历史信息。人教版新教材既有成本较低的黑白本,也有装帧考究、印制精美的彩色本,扩大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广大师生的选择余地。四、新教材的几个突出特点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特色和新的教育理念,编者把新的历史教科书编成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创
10、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材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教科书里每课都安排了活动与探究,每个单元安排了活动课。全书后安排了复习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活动课。通过这些活动, 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组织、协作、访问调查等实践能力的提高。如,讲完淝水之战,安排了一个活动与探究,让学生思考与判断, 古代战争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这个内容教材中并没有谈到,需要学生发挥创造精神去思考;又如,讲述青铜工艺以后,安排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2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实验 教科书 中国历史 年级 上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