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消渴病 2 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五阴虚
2、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六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二、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一尿量增多1. 观察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2.
3、 嘱患者睡前少饮水。3. 指导患者饮食调理,适当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二口干多饮1. 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2. 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水量。3. 多食生津润燥类食物,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选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4. 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三多食易饥1. 询问饮食习惯及饮食量。宜选择混合餐,每餐进食种类包含主食、蔬菜、肉蛋类等;粗细粮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2.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芹菜、韭菜等,以增
4、加饱腹感,延缓食物吸收稳定血糖。3. 观察记录身高、体重、腰围、臀围。4. 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饥点等穴位。四倦怠乏力1. 起居有时,防止劳累。2. 进食补中益气类食物,如山药、鱼肉、香菇等。食疗方:乌鸡汤、香菇木耳汤、山药炖排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3. 病情稳定者适量运动,循序渐进。4. 遵医嘱艾灸,取穴足三里、关元、气海,或穴位贴敷肾俞、脾俞、足三里以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五肢体麻木、疼痛、肢冷1. 进食活血化瘀食物,如黄鳝、木耳等。食疗方:
5、洋葱烧黄鳝。2. 给予足部中药泡洗以祛风通络,活血通脉。3. 双下肢穴位按摩,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涌泉穴等。4. 遵医嘱穴位贴敷涌泉穴。5. 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足等穴位。六视物模糊1. 注意视力变化,定期检查眼底,减少阅读、看电视及使用电脑,宜闭目养神,饮用菊花茶或银杞明目汤等。睛明、四白、丝竹空等穴位以辅助通络明目。3. 遵医嘱予珍珠明目液滴眼或中药眼部雾化以改善症状。4. 评估跌倒高危因素,落实防跌倒措施。七皮肤瘙痒1. 指导患者洗澡忌用刺激性强的皂液,洗后皮肤涂抹润肤露,穿棉质内衣,防止搔抓、热水烫洗;修剪指趾甲;瘙痒甚者,遵
6、医嘱予以清热燥湿洗剂,如苦参、苍术、黄柏、白花蛇草、连翘等煎汤外洗,亦可涂尿素乳膏防止皮肤干燥。2. 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油腻及海鲜之品。八腰膝酸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1. 适当食用枸杞、黑豆等固肾之品。 食疗方:韭菜炒虾仁,山药芡实瘦肉饮。2. 操练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3. 指导患者按摩腰背部及气海、关元穴、涌泉穴。艾灸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4. 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肾、胰等穴位。5. 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内服
7、中药遵医嘱用药, 观察用药后反应;中药汤剂根据证型予温服或温凉服;中西药之间间隔 30分钟以上。1. 汤剂类: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者宜温凉服;阴阳两虚证者宜温服。药注意服用时间、方法及不良反应。二注射用药:1. 中成药制剂建议单独使用, 如需联合给药, 应考虑时间间隔或中性液体过渡。2. 滴速不宜过快, 孕妇及哺乳期慎用,有出血倾向者禁用丹红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3. 用药过程中观察有无不良反应。4. 胰岛素治疗者注射方法、部位正确,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三中药枕:遵医嘱将菊花、决明子、荞麦皮、绿豆皮、葛根碎片、白术等装成药枕,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以到达清肝明目之成效。精
8、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四特色技术1. 中药泡洗:适用于下肢麻、凉、痛者,遵医嘱选用活血通络止痛之剂。水温以 3740为宜,时间 2030 分钟,严防烫伤详见附录2 。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耳穴详见附录2 。3. 穴位贴敷:遵医嘱选择手三里、足三里、涌泉等穴位,首次贴敷2 小时左右即可,以后每日一次,每次保留4 小时, 4 周为一疗程详见附录2 。灸:适用于阳虚者,遵医嘱取肺俞、脾俞、大椎、神阙、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详见附录 2 。详见附录 2 。 6.中药保留灌肠: 适用于消渴病合并肾脏损害者,遵医嘱选
9、用解毒泄浊之剂详见附录 2 。四、健康指导一饮食指导根据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强度, 计算每日的总热量, 合理分配餐次。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 60% ,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 20% ,脂肪占总能量20% 30% ,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饮食总能量的10% ; 不宜摄入反式脂肪酸;胆固醇摄入量 300mg/天;食盐摄入量限制在6g/ 天以内,伴有高血压、水肿者每日摄入盐量不超过2 克;少食坚果类、油炸类食物及甜食;平衡膳食,定时定量进餐。1. 肝胃郁热证:宜食开郁清热之品,如苦瓜、黄瓜、丝瓜、芹菜、莲子、银耳等。食疗方:苦瓜山药烧豆腐、凉拌黄瓜、丝瓜炒蘑菇等。2. 胃肠实热证:宜
10、食清利胃肠实热之品,如芦荟、马齿苋、苦瓜、冬瓜、荞麦、燕麦片等。食疗方:凉拌马齿苋、冬瓜炒竹笋、苦丁茶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3. 脾虚胃热证: 宜食补脾清胃热之品, 如山药、粟米、高粱、菠菜、赤小豆、鱼肉等。食疗方:山药芡实瘦肉饮等。4. 上热下寒证:宜食清上温下之品。如白萝卜、狗肉、党参、鲜芦根等。食疗方:白萝卜汁等。5. 阴虚火旺证:宜食滋阴降火之品,如甲鱼、老鸭、莲子、百合、银耳、茼蒿、枸杞子、桑椹等。食疗方:菊花茶、枸杞茶、银耳莲子百合饮等。6. 气阴两虚证: 宜食益气养阴之品, 如瘦肉、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2022 消渴 中医 护理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