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沉和浮”单元中的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2、教材分析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的现象。3、学情分析本课将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在本课不必和学生讲解密度,只是让学生知道不同的
2、液体会影响物体的沉浮)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过程与方法: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2、通过实验感知科学探究应该要有严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 认识到马铃薯在达到一定浓度的盐水中会上浮。 四、教学难点 理解马铃薯为什么会在盐水中上浮。五、教学准备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 小组实验:每组准备一块马铃薯、酒精灯、试管夹、勺子
3、、滴管、2杯和老师前面一样的液体、搅拌棒、火柴、糖或盐每包各5克分别包在不同的纸中5包,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老师在这里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看谁能揭开老师的谜底。出示一个小马铃薯,让学生说出这是什么?(孩子们会可能会说是土豆或洋芋)告诉学生土豆的科学名称是马铃薯。(板书:马铃薯)2、观察马铃薯沉浮:(1)老师把马铃薯放入1号液体中。学生们观察马铃薯的沉浮状况。(板书:1号液体沉)(2)老师把马铃薯从1号液体中取出擦干,吹口气说“变”再放入2号液体中,学生们观察马铃薯的沉浮状况。(板书:2号液体浮)为什么老师对着马铃薯吹口气
4、,马铃薯就浮起来了呢?大家想知道这其中的噢秘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二引导实验验证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找出老师刚才表演小魔术的破绽呢?老师把马铃薯放入1号液体中还是沉,放入2号液体中还是浮. (出示马铃薯在1号杯液体中沉,2号杯液体中浮的课件)师:同学们猜一猜为什么同一个马铃薯放在1号液体中是沉,而放在2号液体中是浮呢?可能是什么因素改变了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呢?(出示课件猜一猜,是什么因素改变了马铃薯的沉浮状况?)(学生们可能会猜到烧杯中两种液体是不同的)你们都这么认为吗?那我们可以通过哪
5、些方法来检验两个烧杯中的液体是不同的呢?(预测同学们可能会想到用“闻、尝、手摸温度、太阳下晒、加热等”这些方法来验证)。(出示课件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检测两杯液体的不同?)当学生说到闻,可以让这名学生亲自到前面来闻一闻,会发现二号杯中的液体并没有明显的气味。当学生说到用“尝”的方法时,表扬用“尝”的方法,的确能知道是什么液体,但对于不知名的液体,我们不能轻易的尝,这样做既不卫生,也不安全,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当学生说到放在太阳下晒时,师表扬这的确也是一个好方法,但是速度很慢,课堂时间有限。当学生说到用液滴加热的方法时,师表扬这个方法很好。(设计意图:结合以前学过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想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 液体 中的 沉浮 教科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