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企业纳税会计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企业所得
2、税的会计核算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概述企业所得税概述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本章导读本章导读 企业所得税检查的账务调整企业所得税检查的账务调整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本章重点本章重点企业所得税计税依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确定;据的确定;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政策;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转销确认与转销;企业所得税的会计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处理方法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本章难点本章难点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的确定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应纳所得税
3、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检查的账企业所得税检查的账务调整务调整 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技能目标】会进行资产的税务处理会进行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计量和账务处理会进行企业所得税检查的账务调整会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熟记居民企业纳税人和非居民企业纳税人的征税范围及税率能运用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掌握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学会确定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掌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企业所得税概述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v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
4、民企业,各自承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各自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担不同的纳税义务。v (一一)居民企业居民企业v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1.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2.依照外国依照外国(地区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法律成立的企业,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
5、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二二)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v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1.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
6、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及范围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及范围v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生产经营企业所得税
7、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三、企业所得税税率三、企业所得税税率(一一)25%的法定税率的法定税率v适用于居民企业取得的各项所得;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适用于居民企业取得的各项所得;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的
8、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得。(二二)20%的法定税率的法定税率v适用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适用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的所得。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同时规定,际联系的的所得。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同时规定,该所得实际征收过程中减按该所得实际征收过程中减按10%税率征收。税率征收。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四、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四、企业所得税的
9、优惠政策(一一)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是指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国债利息收入。是指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
10、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二二)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1.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2.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3.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从事符
11、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三三)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四四)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五五)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 (六六)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七七)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
12、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的税收优惠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的税收优惠(八八)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九九)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十十)关于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税税优惠关于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税税优惠(十一十一)关于特殊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关于特殊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一、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v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
13、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得额。v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弥补的以前年度亏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损v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纳税调整项目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一一)收入总额的确定收入总额的确定1.1.一般收入的确定一般收入的确定v一般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一般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
14、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赠收入、其他收入。2.2.特殊收入的确定特殊收入的确定v分期确认收入、分成确认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分期确认收入、分成确认收入、视同销售收入。 3.3.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v财政拨款财政拨款 、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其、政府性基金、其他不征税收入。他不征税收入。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二二)准予扣除项目准予扣除项目1.税前扣除应遵循的原则税前扣除应遵循的原则(1)据实扣除原则。据实扣除原则。(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3)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4)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5)不
15、重复扣除原则。不重复扣除原则。2.准予扣除项目的基本范围准予扣除项目的基本范围v税前扣除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税前扣除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他支出。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3.税前扣除的基本标准税前扣除的基本标准(1)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2)职工保障费用。职工保障费用。 (3)三项经费。三项经费。(4)借款费用。借款费用。(5)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6)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7)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专项资金支出。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专项资金支出。(8)财产保险费。财产保险费
16、。(9)固定资产租赁费。固定资产租赁费。(10)劳动保护支出。劳动保护支出。(11)管理费。管理费。(12)公益性捐赠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13)转让资产的净值。转让资产的净值。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三三)不得扣除项目不得扣除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5.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中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17、中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6.赞助支出;赞助支出;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四四)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五五)预提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预提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五五)预提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预提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一一)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1.固定资产标准固定资产标准2.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固定资产计税基础3.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二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1.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概念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概念2.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税基础生产性生
18、物资产的计税基础3.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三三)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1.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2.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四四)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五五)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1.投资资产的计税基础投资资产的计税基础2.投资资产成本扣除投资资产成本扣除(六六)存货的税务处理存货的税务处理1.存货的计税基础存货的计税基础2.存货成本扣除存货成本扣除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一)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v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
19、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减免税额抵免税额抵免税额v【例例6-1】某企业某企业2008年度利润总额年度利润总额116万元。万元。该企业平均职工人数该企业平均职工人数100人,发放工资人,发放工资120万元,万元,并按实发工资的并按实发工资的2%、14%、2.5%分别计提职工分别计提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共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共22.2万万元。本年销售收入总额为元。本年销售收入总额为1 860万元,计入管理费万元,计入管理费用的业务招待费用的业务招待费9.38万元,该企业建立坏账准备金万元,该企业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上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为制度,上年末
20、应收款项余额为100万元,本年末应万元,本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为收款项余额为200万元,本年计入管理费用中的坏万元,本年计入管理费用中的坏账准备金为账准备金为6 000元,计算该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元,计算该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一)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v 【解析解析】v (1)允许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允许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60% 且且销售销售(营业营业)收入净额收入净额5v 业务招待费上限业务招待费上限=18 600 0005=93 000(元元)v 允许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允许列支的业务招
21、待费=93 80060%=56 280(元元)93 000元元v 超过标准列支的业务招待费超过标准列支的业务招待费=938 0056 280=37 520 (元元)v (2)允许列支的坏账准备金允许列支的坏账准备金=(2 000 0001 000 000)5 =5 000(元元)v 超过标准列支的坏账准备金超过标准列支的坏账准备金=6 0005 000=1 000(元元)v (3)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1 160 000+37 520+1 000=1 198 520(元元)v (4)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 198 52025%=299 630(元元)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三、应纳税额的
22、计算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二二)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1.基本政策基本政策2.抵免限额的计算抵免限额的计算v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来源于某国(地地区区)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额3.其他规定其他规定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二二)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v【例例6-3】某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某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适用万元
23、,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另外,该企业分别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另外,该企业分别在A、B两国已设有分支机构两国已设有分支机构(我国与我国与A、B两国签订避免两国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双重征税协定),在,在A、B国分支机构的所得额分别国分支机构的所得额分别为为50万元和万元和30万元,万元,A、B两国的税率分别为两国的税率分别为30%和和20%。计算该企业当年在中国应纳企业所。计算该企业当年在中国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得税税额。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二二)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v 【解析解析】v 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
24、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100+50+30)25%=45(万元万元)v A国已纳税款国已纳税款=5030%=15(万元万元)v A国扣除限额国扣除限额=4550(100+50+30)=12.5(万元万元)v A国已纳税款国已纳税款15万元大于允许扣除限额万元大于允许扣除限额12.5万元,因此只能扣除万元,因此只能扣除12.5万元,超出的万元,超出的2.5万不允许当年扣除。万不允许当年扣除。v B国已纳税款国已纳税款=3020%=6(万元万元)v B国扣除限额国扣除限额=4530(100+50+30)7.5(万元万元)v B国已纳税款国已纳税款6万元小于允许扣除限额万元小于允许扣
25、除限额7.5万元,因此万元,因此B国已纳税款可以国已纳税款可以全额扣除。全额扣除。v 该企业当年在中国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该企业当年在中国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4512.56=27.5(万元万元)企业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三三)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1.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适用范围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适用范围2.核定征收办法应纳税额的计算核定征收办法应纳税额的计算v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v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或或v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第六 企业所得税 核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