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古诗十九首”产生的背景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的文学价值2.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理解“悬想”“诗歌从对面飞来”的造境艺术。能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想象,将本诗扩展为一小段散文。本是采用“示现格”“从对方曲揣彼意”将抒情主人公的“心灵视野”逼真的展现在读者眼前。3.感悟诗歌的思想内涵, 品味采芳草赠所思这种朴素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古诗十九首”的相关文学常识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理解“悬想”“诗歌从对面飞来”的造境艺术。难点: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
2、艺术画面,理解“悬想”“诗歌从对面飞来”的造境艺术。1. “古诗十九首”简介产生的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贵族垄断仕途,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作者和内容 :汉代无名氏文人所作, 最早收录在梁代萧统的 文选中,因有十九首,故题为“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首句为题。如:涉江采芙蓉、 西北有高楼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既有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也有写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感伤和愁闷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感情基调。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文学地位 :古诗十九首用 平浅质朴 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 形成一种“ 浑成”的风
3、格,是乐府诗文人化的标志,也是五言诗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清代沈德潜: “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昭明文选萧统( 501531年 5 月 7 日) ,字德施,小字维摩, 南朝梁代文学家 梁武帝萧衍长子,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531 年去世,死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 招集文
4、人学士, 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卷, 编集成文选 三十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 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选文准则,为后世推崇。文选的择篇标准有以下几点: 宣传道德的圣贤经书不选; 以思辨为核心的诸子哲学著作不选; 对于以纪事为主的史书, 则只略选其中颇有文学辞藻和风采的论赞部分,其余有关史事因果的描述,都不选入。萧统认为文章应该“丽而不浮,典而不野”。 其所选的作品, 都应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也就是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而又文辞华美的作品,才能够被辑入文选。可见萧统在文学上即注重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2022 年涉江采 芙蓉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