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实例手册.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实例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实例手册.pdf(1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全民心理健康实例手册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主 编 陆 林 王高华 副主编 唐向东 孙洪强 刘忠纯 王育梅 孙 伟 钱 英 师 乐 编 者 (以姓氏拼音为序) 组织编写单位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医师协会 邓佳慧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宫艺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韩 露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 娜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李睿婷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刘增义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刘忠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陆 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孟适秋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齐 璐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钱 英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阙建宇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任 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邵
2、 岩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师 乐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时 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孙洪强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孙 伟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孙艳坤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孙一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谭 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唐向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王高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王育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王 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杨 灿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袁 凯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岳晶丽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翟 璇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张颖健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祝喜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实例手册 主 编: 陆 林 王高华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地 址: (100191)北京市
3、海淀区学院路 38 号 北京大学医学部院内 电 话:发行部 010-82802230;图书邮购 010-82802495 网 址: E - m a il:booksale 印 刷:北京信彩瑞禾印刷厂 经 销:新华书店 责任编辑:畅晓燕 高 瑾 梁 洁 责任校对:靳新强 责任印制:李 啸 开 本: 880 mm1230 mm 1/32 印张: 4.875 字数: 75 千字 版 次: 2020 年 2 月第 1 版 2020 年 2 月第 1 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659-2162-9 定 价: 20.00 元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凡属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退换) XIN
4、XING GUANZHUANG BINGDU FEIYAN QUANMIN XINLI JIANKANG SHILI SHOUCE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实例手册 / 陆林,王高华 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0. 2 ISBN 978-7-5659-2162-9 新 陆王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第 号 这个冬天 这个冬天,有一个微生物让我们按下了时光的暂停键 它让我们发热、肺部改变,甚至呼吸衰竭 它的出现,让我们焦炙,让早春的步履踯躅 我们尚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什么时候离去 只知道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已经打破 这个冬天,从武汉开始 因为这个
5、微生物,街道静寂,商场萧条,城市清冷 因为这个微生物,同胞倒下了,医生哽咽了,亲人隔离了 突然的袭击,我们措手不及 我们恐惧,我们焦虑,我们抑郁 这个冬天,它很快就会过去 因为有千千万万的白衣天使冲上了阵地 春天马上就要到了,笑容很快又要显现 因为有千千万万的白衣天使在安慰受伤的心,在抚平身体的痛 我们会走进春天,撇下冬日的阴霾,拥抱暂别的湖光山色 牵着同胞的手,端起芳香四溢的热干面 因为相信春天,我们在冬天里从容 在微生物面前刚强,在恐慌面前镇静 因为相信春天,我们将昂起从未屈服的头 擦干泪水,带着伤痛,奋不顾身走过去 陆林 2020 年 2 月于北京2020 年 2 月于北京 前 言 最近
6、,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 武汉暴发,并迅速在全国蔓延,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也打破了新春佳节的热闹温馨。实时滚动的疫情信息、空 空荡荡的街道、戴着口罩步履匆匆的人们,这些都表明我 国人民群众防疫意识不断提高。然而,不断增多的感染人 数、供不应求的防疫和医疗物资等,使许多人处于惶惶不 安中,谈“肺炎”色变,人们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感染者、有奋战在 一线的医务人员、有足不出户自觉防疫的普通大众、有保 障群众生活的社会工作者我们要认识到在与新型冠状 病毒肺炎战斗的日子里,人们不仅要应对疾病本身,还要 面对因对疾病的众多未知而产生的恐惧与疑虑。为保障我
7、 国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增强人们对疫情下不良情绪反应 的理解和调节能力,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国家卫生健康 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医师协会的组织下,来自北 京大学第六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精神心理卫生领域的专家们夜以 继日,在繁重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之余,结合临 床实例全力编写此书,以期为疫情下大众的心理健康保驾 护航。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常见的心理变化、行为表现以及应对方式,让大家对疫情 下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初步的了解;下篇鉴于不同人群心理 表现及可实施干预方式的差别,对医护人员、感染者、感 染者家属、社区群众等
8、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结合案例有针 对性地进行介绍,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由于编写时 间紧张,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见谅。 人类与传染病斗争多年,历史一次次证明科学终将征 服疫病,相信这次我们也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希望本书能 为大家减少心理损害,为打赢这场战“疫”尽微薄之力。 陆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王高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湖北省神经精神病研究所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 目 录 上 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相关的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章 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防护 2 第二章 疫情之下常见的情绪反应 9 第三章 疫情相关的心
9、因性精神障碍 19 第四章 心理状况评估方法27 第五章 心理调适技术44 下 篇 不同人群心理反应及干预方法 第六章 前线医护人员52 第七章 一般医护人员63 第八章 感染患者 71 第九章 感染患者家属84 第十章 因疫去世者家属95 第十一章 疑似患者 104 第十二章 其他社会服务工作者 114 第十三章 社区人群 126 第十四章 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孕产妇) 137 上 篇上 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相关的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章 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防护 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国的多地流 行起来。起初,人们多数持观望、怀疑态度,但是 随着疾病的快速蔓延,随之而来
10、的是铺天盖地的疫 情信息,人们开始感到担忧、焦虑,甚至出现过度 恐惧、紧张不安等应激反应。应激事件不仅影响生 理健康,也会影响心理健康。毫无疑问,面对新型 冠状病毒导致的疫情,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 一个巨大的应激事件, 尤其是公众在得知这种 新 型 肺 炎 可 以“人 传 人” ,医疗用品如医用口 罩、医用酒精等供不应 求之时,这种伴随疫情 持续存在而出现的压力 第一章 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防护 3 就会使我们的情绪、生理、思维和行为上产生变化。 这些变化通常就是“应激”的表现,如出现头疼脑 热,就怀疑自己得了新型肺炎,甚至可能出现群体 性恐慌。 应激指的是当一个生命体所面对的事件(比如此
11、 次的疫情)打破了自己的平衡和承受能力,或超越 了自己的应对能力时,所产生的一种应对反应模式。 压力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它同样会影 响我们的生理情况。疫情开始后的数据表明,有超 过 20% 的人因为疫情带来的压力而出现了生理上的 反应,比如,腹痛、腹泻、无明确原因的身体疼痛, 以及胸闷、多汗、发冷、颤抖、肌肉抽搐等。总体 来说,这些反应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并无大碍。但值 得注意的是,公众需要区分压力导致的生理反应与 生理疾病导致的生理反 应。压力对个体的影响 还体现在我们的思维过 程和思维内容上。因为 怀疑,我们会对自己或 他人的各种变化变得更 加敏感,也可能会负面 解读信息、夸大严重后
12、 4 上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心理健康概述 果和低估自己的应对能力。可能咳嗽两下就立刻怀 疑自己得了肺炎,而且这种念头不像往常一样轻易 消失,并且可能会无法控制地反复去想病毒感染后 的严重后果。 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是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 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鉴于此,全国各地采取了限 制出行、医学隔离等一系列举措来限制疫情的扩散。 这种一定程度的自由受限也会对大众的心理造成不 良影响。被隔离的人除了会经历慌乱、恐惧等心理 过程外,还会因日常作息规律被打破而产生心理问 题,如无法正常工作、熬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缺乏体育锻炼等,这些均会对个体的睡眠和情绪产 生负面影响。此外,缺少了家人
13、和朋友的陪伴与支 持,缺乏有效的沟通,内心的烦闷无处倾诉,会加 重其被困和被抛弃的感觉。 疫情发生时还会出现对疾病 的“病耻感”或“污名化” ,如 因恐惧疾病而非理性地抵制湖北 人、武汉人,这是将对疾病的恐 惧、焦虑外化为“来自疫区的 人即携带病毒”的观念。如果疫 区的人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认同 第一章 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防护 5 上述观点,就可能会产生“耻辱感” ,觉得自己生病 或者来自有疫情的地区就是可耻的。而那些可能的 被感染者由于害怕被贴上令人厌弃的标签,进而隐 瞒病情,拒绝或拖延就医,为疫情的防治埋下隐患。 “病耻感”还会进一步瓦解人的自尊,产生一种自己 不值得被爱的感觉,如果之前有
14、过创伤经历或性格 本就内向敏感,由疫情带来的病耻感可能会加重患 者的自责、愧疚和自我怀疑。 针对上述心理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 调节。 1. 用知识明目养心 疫情发生后,随着对病毒的成功分离、分型,诊 断试剂盒的发明、应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 可以做到科学诊断、科学治疗、科学防控。我们要 从官方渠道学习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知识,接 受客观事实,正确认识疫情对人类的影响。以我国 现有的医疗条件,加之经历过“非典”的考验,有 党和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在人民群众强有力的配合 下,战胜疫情只是时间问题。我们要学习科学的疾病 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目前官方 6 上篇 新型冠状
15、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心理健康概述 平台、权威机构都在疾病预防方面做了很多宣传, 图文并茂,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公众理解和实践。 针对不常接触新媒体的老年人和儿童,也有便于他 们理解的动画、视频等。对于已处于隔离阶段的人 群,学习疫情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把被动隔离转变 为主动隔离,提高主动性和依从性,降低恐慌。 2. 觉察自己的情绪 与 2003 年“非典”疫情时一样,随着疫情的蔓 延,大众会出现担心、恐惧等情绪,焦躁不安地通 过各种渠道查询信息。这是人类应对危机的正常反 应,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情 绪控制了,有的人压抑、克制情绪,出现了躯体症 状(如头痛、胃肠道不适等) ,有的人甚
16、至因糟糕 的心情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时就需要我们学会觉 察自己的体验和情绪,明确地告诉自己“我现在很 不舒服” “我很害怕” “我有些烦躁” ,当情绪被觉 察后,它的破坏力就瞬间降低了。发现坏情绪后要 正视它、接纳它,并允许它的存在。觉察坏情绪时, 我们对好情绪和爱的敏感度也会提升,发自内心地 关爱自己,进而爱周围的人,这会帮助我们放下焦 第一章 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防护 7 虑,更多地沉浸在美好的情绪中。 3. 分享自己的体验 充分的倾诉和倾听, 不仅可以疏解情绪、缓 解焦虑,还可以增进对 彼此的了解。很多年轻 人平时工作繁忙,疏于 与父母交流,通过此次 疫情向家人、朋友倾诉 自己的不良情绪
17、、遇到的困难,反而能够增进与父 母的关系。同时,交流和分享体验有利于获得理解, 降低“病耻感” ,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 4.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良好的睡眠、科学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不仅有 利于铸就健康的体魄,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是抵抗 病毒感染的基础。而睡眠出问题后会带来更多的焦 虑、抑郁情绪,使紧张、恐惧的心理雪上加霜。适 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睡眠,如不能进行户外运动则 8 上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心理健康概述 可以在家做瑜伽、太极、静力练习等。 5. 寻求专业帮助 当自我调节无效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帮助。除了 传统的到医院就诊外,现在很多医院和医生都开通 了网上咨询,居家就可得
18、到专业的帮助。 在这样一个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无论是社会 层面还是每一个体,保持理性客观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建立起自己的健康免疫力十分 重要。疫情时期,我们既要抗击病毒,也要战胜恐 慌情绪,科学理性防控疫情。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医 护人员、感染患者及其家属、隔离的疑似患者、社 区群众及特殊群体(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 了解面对疫情时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应,正确评估自 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学会适当的心理调节方法及调 适技术,减少对疫情的恐慌,以平稳的心态积极应 对,顺利渡过疫情。 (张颖健 祝喜梅 孟适秋 陆 林) 第二章 疫情之下常见的情绪反应 日益严峻的疫情不 可避免会造成人们的心
19、 理应激,产生一定的应 激反应,包括个体心理 和生理方面的反应变化。 个体对应激的心理反应 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 面。积极的心理反应指 大脑皮质觉醒水平提高,情绪紧张而亢奋、意识清 醒、注意力集中、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行动果断, 能够准确地评定应激源的性质,做出符合理智的判 断和决定。消极的心理反应表现为过度焦虑、紧张, 意识不清,认识水平降低,情绪波动较大,思维混 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判断和决策能力。在重大 10 上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心理健康概述 疫情下,处于应激状态的人们,往往会出现各种各 样的情绪反应,常见的情绪反应包括恐慌、担心、 焦虑、多疑、愤怒、激惹、冲动等。 1.
20、焦虑、多疑 焦虑是最常出现的情绪性应激反应,是人们预期 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时所表现出的紧张、恐惧、 担心等情绪状态。随着疫情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政 府的大力宣传,大部分人可能都已经认识到新型冠 状病毒肺炎的严重性,但是由于初期无法分辨谁是 感染者或携带者,许多人可能会担心难以保障自己 和家人的健康。此外,由于疫情的突发性,人们对 于疫情新情况的掌握可能难以满足自身需求,也可 能导致出现焦虑等情绪。而此时正值我国传统春节 时期,许多人都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曾与一些感染者 有过接触,担心无意间的接触导致被感染,自身安 全感急剧下降,出现了普遍的焦虑、多疑情绪,表 现为坐立不安、反复多想,特别关注身体
21、的各种变 化,将自身各种不舒服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系起 来,怀疑自己是否生病,甚至怀疑政府公布疫情数 据的准确性。当听说周围有人感染时,可能还会反 第二章 疫情之下常见的情绪反应 11 复回忆自己是否有过接触,焦虑不安,甚至偶有咳 嗽、鼻塞,就开始怀疑自己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焦虑感更甚。还有部分人可能过分关注疫情进 展及周边人群的感染情况,反复查看相关内容,过 分防护,也加重了紧张、焦虑的情绪。 2. 惶恐、不安 惶恐是一种遇到灾难时内心感到害怕不安的情 绪反应。由于对疾病本身具有恐慌情绪以及科学防 护信息的缺乏,部分人还可能会出现“疑病,不敢 按电梯和触摸门把手” “反复洗手、消毒”
22、“不出门, 更不敢去医院” “感觉谁都像携带者”等行为及想 法。这些想法和行为可能会使焦虑情绪发展为恐慌 情绪,导致产生一系列盲目从众和造谣行为,甚至 对一些谣言深信不疑并积极传播,比如哄抬物价, 宣传迷信,抢购囤积消毒液、口罩、食品、药品等。 3. 愤怒、暴躁 愤怒、暴躁是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由 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或 12 上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心理健康概述 恢复自尊而引发,多伴有攻击性行为。随着疫情隔 离措施的不断加强,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多样化, 每日可能面对各种社交媒体上充满负面信息和不良 情绪的文字,例如,不良商家哄抬口罩及消毒液价 格,个别携
23、带者隐瞒病情导致病毒扩散,网络“喷 子”辱骂喜欢吃“野味”的人、歧视武汉人,甚至 控诉管理者的防控不利,并且这些文字下面的评论 里也不乏赞同者、批评讽刺者、散播者。在这种面 对疫情风险和人人自危的压力情境下,在看到这一 条条无法分辨真伪的信息时,一种莫名的愤怒情绪 就在心底滋生。这种愤怒暴躁的情绪,反而可能被 一些不怀好意者利用,进而成为网络暴力及各种谣 言的实施及散布者。有些人在压力下变得极度敏感, 有时可能因为过分敏感,因一点小事就急躁、发脾 气,甚至出现冲动行为等。 4. 抑郁、悲伤 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孤独、无助、 无望等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下降 等身体不适感,
24、严重时甚至有悲观厌世的想法。由 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 第二章 疫情之下常见的情绪反应 13 观察,有些处在隔离状态的 人可能整日忧心忡忡,既希 望能尽快被排除感染而回归 正常生活,又担心自己被确 诊为感染者连累亲人,害怕 面对现实,出现情绪低落, 甚至悲伤、绝望,似乎对一 切都失去了兴趣,难以感到 愉悦。每天都十分疲劳、精神不振,也很难集中注 意力去思考,还可能出现睡眠问题。此外,突然从 正常生活进入医院或隔离状态,对这种变化一时难 以接受,表现出表情淡漠、目光呆滞、食欲差、体 重下降、失去平日兴趣、易怒等,一些女性还可能 出现内分泌紊乱,甚至在想到现在的疫情和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冠状病毒 肺炎 全民 心理健康 实例 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