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2.pdf
《2022年五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五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2.pdf(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五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三班现有学生25 人。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但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缺乏灵活性。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
2、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二、教学要求:1.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3. 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测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试验的意义。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
3、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和谐发展。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四、教学措施: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3.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5. 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6. 给学生
4、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7. 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8. 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五、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及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六、主要导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
5、,共 4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七、教学进度: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备注一2/152/18 一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2 二2/212/25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 造一艘小船2 三2/283/4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2 四3/73/11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2 五3/143/18 二热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2 六3/213/25 3. 液体的热胀冷缩4. 空气的热胀冷缩2 七3/284/1 5. 金属热胀冷缩吗6. 热是怎样传递的2 八4/44/8 7. 传热比赛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2 九4/114
6、/15 三时间的测量1. 时间在流逝2 十4/182/22 2. 太阳钟3. 用水测量时间2 十一4/254/29 4. 我的水钟5. 机械摆钟2 劳动节十二5/25/6 6. 摆的研究2 十三5/95/13 7. 做一个钟摆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2 十四5/165/20 四地球的运动1. 昼夜交替现象2 十五5/235/27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3. 证明地球在自转2 十六5/306/3 4. 谁先迎来黎明5. 北极星 “ 不动 ” 的秘密2 十七6/66/10 6. 地球在公转吗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2 十八6/136/17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总复习2 精选学习资料 -
7、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
8、 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小组实验一: 水槽 1 个,物体 7 种(小石块、 泡沫块、 回形针、 蜡烛、 带盖的空瓶、 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 (教材第 2 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 1 把,回形针10 枚,木块 3 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教材第 2 面两个地方出现“ 泡沫塑料块 ” ,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 泡沫塑料块 ” 改为 “ 塑料块 ” ,把学生实验中的“ 泡沫塑料块 ” 改为 “ 泡沫块 ” 。【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
9、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说明: 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
10、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 悬浮 ” 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 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 面表格的前面2 行“ 预测” 、“ 理由” 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 预测 ” 、“ 理由 ” 这 2 行表格的填写。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5、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精选学习资料 - - -
11、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说明:本活动按“ 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 ” 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 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 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
12、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2、学生完成教材第3 面的记
13、录表 “ 预测 ” 、“ 理由 ” 这两列。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补充: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
14、针和木块,引导思考: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6、提供材料回形针10 枚,木块 3 块,学生实验。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 面的实验报告单上。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板书设计:1
15、、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砖块沉木块浮塑料块浮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材料收集:用小袋子把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装好,并补充大小轻重相近的萝卜、橡皮各一,以便下节课各组实验使用。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
16、物体容易沉。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过程与方法: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教学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教学准备】小组实验一:物体7 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
17、单。【教材处理】本课活动内容较多,考虑到探究时间限制,故把制作潜水艇的活动略去,但本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可作为课外科技活动落实。另把“ 小瓶子实验 ” 中的装液体改为装沙子,更方便操作。【教学过程】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 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
18、它的轻重有关系吗?(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 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
19、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建议:为了减少教师准备材料的辛苦,此活动也可以只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套材料,分小球类和立方体类, 在完成自己组的实验后可以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换,既可提高活动效率, 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报告单第()小组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小球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我们的发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预测结果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立方体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20、 我们的发现:预测结果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4、组织交流: 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
21、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第()小组小瓶子状态大部分浮小部分浮沉到底沙子数量说明: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多、装满来表述,也可以用占瓶子体积的大致分数来说明。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态研究,比如教材第6 面的中间 “ 浮在水中 ” (即悬浮)状态。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第6 面的灰色文字: 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
22、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5、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板书设计: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立方体的沉浮控制变量小瓶子的沉浮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潜水艇应用沉浮原理教学后记: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
23、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准备】水槽 1 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 个,记录表(教材第8 面) 。【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
24、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
25、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 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 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五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2022 年级 科学教案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