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7_孔孟论学习_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文:7_孔孟论学习_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7_孔孟论学习_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孔子像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2、。 孟子像四书四书五经五经1 1 大学大学 2 2 中庸中庸 3 3 论语论语 4 4 孟子孟子 1 1 诗经诗经 2 2 尚书尚书 3 3 礼记礼记 4 4 周易周易 5 5 春秋春秋 一、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 二、疏通文义,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三、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看自己能不能翻译这篇课文。古文翻译方法翻译原则:信 、达、雅。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翻译方法: 留:专有名词,
3、人名等照译。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 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lnyu wndifiyych论语( ) 不亦说乎( ) 罔( ) 殆( ) 不悱不发( ) 隅( ) 奕之为数( ) 流杵也( ) 1.温故而知新。(“而”是“而且”还是“从而”?)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与“好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并提?)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为什么比“好之”更值得肯
4、定?)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再教他”不是放弃了教育的责任了吗?) 5.“诵诗”与“读书”孰先孰后?究竟有什么区别? 6.“居之安”和“资之深”可否译成“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深厚的积累(学问)”?“居”从“保有”到“占有”再到“掌握”,这样的意义引申有没有道理? 7.弈之为数。(是翻译成“围棋是一种技艺”,还是“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更恰当? 8.惟弈秋之为听。(是翻译成“只听弈秋的”,还是“惟有弈秋的话听进去了”?) 9.“为是”(是翻译成“因为这样“,还是“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 1.学了知识,按时去温习,不也很高兴吗? 3.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时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孔孟论 学习 课件 北师大 年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