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导学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导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导学案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淮滨高中 2014-2015 学年上期二年级物理导学案编写人:杨东升使用时间: 2014 年 9 月 1 日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道静电感应产生的原因,理解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2理解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且内部场强处处为零3知道静电屏蔽及其应用二、学习目标1通过对静电场中导体的自由电荷运动情况的讨论,了解静电平衡的概念,能说出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的特征;2通过实验了解静电平衡时带电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特点;3了解尖端放电和静电屏蔽现象,关注生活、生产中的静电现象。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静电平衡的概念,理解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是本节学习的重点。2应用静电平衡
2、的知识,认识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尖端放电现象、静电屏蔽现象是本节学习的难点。四、问题生成1、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静电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什么?2、在源电荷的电场中引入金属导体后会对空间各点的场强有影响吗?是什么作用使金属内的电子定向移动的?3、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有什么特点?4、尖端放电的原理是什么?尖端放电的原理有何应用?5、什么是静电屏蔽?处于静电屏蔽中的导体壳内、壳外场强分布有何特点? 五、典例剖析例 1、如图所示,一个不带电的金属棒放在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附近,点电荷到金属棒O点的距离为R ,金属棒长为2r 则以下错误的是()+ R +Q O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A、点电荷在球心产生的场强仍为2RkQB、点电荷在球心产生的场强变为2) rR(kQC、金属棒上感应电荷在O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2RkQ,方向由O点指向点电荷D、金属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各点产生的场强各不相同变式 训练1:长为L 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如图所示当棒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感 应 电 荷 在 棒 内 中 点 处产 生 的 场 强 大 小 等 于 _, 方 向为_例 2、如图所示,在两个固定电荷+q 和-q 之间放入两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1、2、 3、4 为导体上的四个
4、点,在达到静电平衡后,各点的电势分别是1、2、3、4则()A.43, 21 B. 4=3 2=1C.4321D.4=3 2=1变式 训练 2:如图所示为一空腔球形导体( 不 带电 ) ,现在将一个带正电的小金属球A放入空腔中,当静电平衡时,图中a、b、c 三点的场强E和电势 的关系是 ( ) A EaEbEc,abcBEaEbEc, abcCEaEbEc,abcDEaEcEb,abc 例 3、如图所示, 将悬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A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空心球C内(不和球壁接触)另有一个悬挂在细线上的带负电的小球B向C靠近,于是()A.A往左偏离竖直方向,B往右偏离竖直方向B.A的位置不变,B往右偏
5、离竖直方向C.A往左偏离竖直方向,B的位置不变D.A和B的位置都不变变式 训练 3:某一静电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电器A不带电,验电器B的上面安一个几乎封闭的金属圆筒C ,并且 B 内的金属箔片是张开的,现手持一个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D,使 D接触 C的内壁,再移出与A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能使A带电,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C 是一个等势体(电势处处相等) B. C的内部是不带电的C. C 的内部电势为零 D. C的内部场强为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六、当堂评价(一)选择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导学案 2022 第七 静电 现象 应用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