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神经生物学-教案 .pdf
《2022年神经生物学-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神经生物学-教案 .pdf(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神 经 生 物 学神经系统机能解剖(1)突 触 (15)神 经 递 质 (19) (32) 神经系统可塑性(35) 感 觉 机 能 (38)视 觉 (39)听 觉 (41) (43)(46)神经内分泌(52)神经系统高级机能(57)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神经系统机能解剖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神经组织都是有突起的细胞神经细胞( nerve cell)整个神经系统约有1011个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l cell)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营养等作用。一、 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 neuron),神经元形态多样,可分为胞体(so
2、ma )和突起( neurite )两部分。突起又可分为树突(dendrite )和轴突( axon)。1神经元的分类按突起分: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中枢突按轴突的长短分:Golgi 型神经元:轴突长,最长可达1m以上型神经元:轴突短,有的只有几个微米按功能分:感觉神经元( sensory neuron ) :也称传入神经元( afferent neuron),多为假单极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motor neuron):也称传出神经元(efferent neuron),多为多极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interneuron):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多为多极神经元根据递质分:胆碱能神经
3、元( cholinergic neuron)胺能神经元( aminergic neuron)肽能神经元( peptidergic neuron)2神经元的结构细胞膜:为可兴奋膜, 在接受刺激, 传播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上有离子通道,受体等。通道有的是电位门控通道,有的是化学门控通道,有的通道是经常开放的。胞体: LM下,核位胞体中央,大而圆;核异染色质少,着色浅,有性染色质;核仁大而明显;核周质主要有尼氏体、神经原纤维等。EM下可见, RER 、核糖体、微管、微丝、 Golgi复合体、脂褐色素、多泡体等;某些分泌性神经元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
4、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有分泌颗粒。树突:结构与胞体中核周质基本相似,有的树突上有树突棘(spine ),EM下可见树突棘中有的有棘器(spine apparatus)。轴突:一般由胞体发出,也有从树突干的基部发出的,发起处呈圆锥形,为轴丘( axon hillock),此处无尼氏体。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轴膜( axolemma ),胞质为轴质( axoplasm)。轴质内有大量的微管和神经丝、 微丝,在其内构成网架结构。 细胞器主要有 SER及小泡等,无 RER 及 Golgi 复合体。轴膜可传导神经冲动。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
5、细胞(glial cell ),数目比神经元多,约为10-50:1,突起不分轴树突,无传导神经冲动之功能,HE染色只显其核,要用银染或免疫组化方法才能显示全貌,胶质细胞可分为几类,有不同的形态。1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1)星形胶质细胞 (astrocyte ):核大,着色浅,体积最大, 细胞呈星形。可对神经元微环境的维持起较大作用,中枢神经损伤时,可增生、肥大,充填空隙形成胶质疤痕。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多分布于白质,突起细长,分支较少,内含大量胶质丝,由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 )构成,用免疫组化可显示。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多分布于灰质,突起粗短,分支多,有些突起末端构成脚板( end
6、feet )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或附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glia limitan)。(2)少突胶质细胞 (oligodendrocyte):突起少,体形较星形胶质细胞小,核也较星形胶质细胞小, 但着色深, 胞质内胶质丝少, 分布于神经元胞体附近及神经纤维周围,是中枢内髓鞘的形成细胞。(3)小胶质细胞( microglia):形体最小,胞体细长,核小,着色深,扁平或三角形,数量少,占胶质细胞总数的5% ,中枢损伤,可转变为巨噬细胞。(4)室管膜细胞( ependymal cell):立方或柱形,构成单层上皮性的室管膜。2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施万细胞( Schwann cell ):是周围
7、神经系统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细胞。细胞核呈长卵圆形,长轴与轴突长轴平行,胞质少。卫星细胞( satellite cell ):也称被囊细胞,是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三、神经纤维和神经1神经纤维:指神经元的长突起外包胶质细胞(中枢:少突胶质细胞,周围:施万细胞)组成。根据是否形成髓鞘(myelin sheath),分为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nerve fiber )和无髓神经纤维( unmyelinated nerve fiber )。神经纤维构成白质,周围神经。(1)有髓神经纤维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郎飞氏结(Ranvier node),轴突侧支由此发
8、出;结间体( internode );施- 兰切迹( Schmidt-Lantermann incisure);神经膜细胞( neurilemmal cell)即施万细胞;神经膜( neurilemma),LM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可见,即施万细胞的外层胞膜+基膜。髓鞘:LM下:主要成分髓磷脂,约占80% ,常规染色,因被溶解,其结构呈网状空泡样。若保留髓磷脂(myelin )可见施 -兰切迹。EM下:施万细胞胞膜呈同心圆包卷轴突而成,构成明暗相间的同心状板层。在发生时,由轴突系膜(m
9、esaxon )反复缠绕轴突,把胞质挤至内外两侧及细胞两端和施 -兰切迹内, 施- 兰切迹是螺旋形的胞质, 存在于板层结构之间, 切迹本身在 EM下可见,为板层隔开,但它和施万细胞内外边缘的胞质相通。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结构基本与外周细胞相同, 但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构成, 一个少突胶质细胞的不同突起,包裹不同的神经纤维, 髓鞘内无施-兰切迹,神经纤维外无基膜。(2)无髓神经纤维周围:施万细胞包裹,可以一个施万细胞包一个轴突,也可包多个,有的轴突系膜内只有一个轴突,有的可有多个。中枢:无鞘膜,是裸露的轴突,与有髓纤维混杂在一起。2神经( nerve):周围神经系统中成束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
10、起构成神经,神经分布于全身。神经由以下结构包被神经纤维而成:神经内膜( endoneurium):薄层结缔组织神经束膜( perineurium ):结缔组织分布于外层,内层是多层的扁平上皮,为神经束膜上皮,有屏障作用神经外膜( epineurium ):致密结缔组织,有血管分布,并进入束膜,在内膜有毛细血管四、神经末梢神经末梢( nerve ending )包括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1感觉神经末梢( sensory nerve ending),也称感受器,是感觉神经元的终末部分,常见的有:(1)游离神经末梢( free nerve ending ):比较简单,失去髓鞘后,分布于相应器官
11、,在上皮或结缔组织中,感受冷、热,轻触和痛的刺激。(2)有被囊神经末梢( encapsulated nerve ending ):外包结缔组织被囊。触觉小体( tactile corpuscle );也称 Meissner 小体,分布于皮肤、乳头,感受触觉,呈卵圆形,外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环层小体( lamellar corpuscle):也称 Pacinian 小体,体积较大,卵圆或球形,分布于皮肤,肠系膜,韧带等处,感受压觉和振动觉,被囊由数十层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组成, 小体中央有一条均质状的圆柱体称内柱,纤维失去髓鞘后穿行于内柱内。肌梭(muscle spindle ):分布于骨骼肌
12、内, 呈梭形, 外有结缔组织被囊,内有若干条细小的骨骼肌纤维称梭内纤维(intrafusal muscle fiber),梭内纤维中段,肌浆多,肌原纤维少,肌纤维核多排列于此处。感觉纤维进入肌梭, 失去髓鞘, 呈环抱状分布于梭内纤维中段,呈花枝状分布于中段临近处。 梭内纤维二端还有运动神经末梢。肌梭主要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是本体感受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运动神经末梢( motor nerve ending)是运动神经末梢与邻近组织构成的效应器( effector),分两类:躯体运
13、动神经末梢( somatic motor nerve ending ):分布于骨骼肌,称运动终板( motor end plate)或神经肌肉连接( neuromuscular junction)。EM下,也是一种突触。肌细胞在此处有较多的线粒体和核,构成后成分的地方,有些浅槽,前成分入浅槽内,肌细胞构成突触后膜处有深沟和皱褶,扩大表面积,前成份中的递质为Ach,后膜为 Ach的 N型受体。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visceral motor nerve ending),分布于内脏及心血管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上皮细胞等处。这类纤维较细,无髓鞘,轴突终末分支呈串球样膨体( varicosity),是其
14、与效应细胞建立突触联系处,突触小泡包括清亮型( Ach递质)或颗粒型小泡( NE或肽类递质)。五、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的组成:脊髓( spinal cord)中枢神经系统脑(brain )脑神经: 12 对,有感觉与运动之分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 31 对自主神经(一)中枢神经1 脊髓(1)外形、位置及被膜脊髓分为 31 个节段, C18 ,T112,L15,S15 ,Co1 。脊髓的被膜有硬脊膜、珠网膜和软脊膜三层。具体内容详见实验。(2)内部结构(1)灰质: H型,由后角、前角、侧角(C8 L3)构成。前角:多极运动神经元,内侧司躯干,外侧司四肢运动。有3 种
15、神经元:大型神经元: 神经元,支配梭外肌,轴突粗。小型神经元: 神经元,支配梭内肌,轴突细。 Ranshaw细胞:小型神经元,抑制神经元,抑制 型神经元。后角:接受脊神经后根传入的神经冲动。有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背核(C8 L2)等结构。侧角: C8 L2有中间外侧核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S2-4 虽无侧角,但在相当于侧角的位置有骶付交感核。(2)白质:包括后索、外侧索、前束、固有束和其它束。后索有薄束和楔束。 薄束传导下肢及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冲动到薄束核。楔束传导上肢及躯干部的的本体感觉冲动到楔束核。外侧索包括以下纤维束:脊髓小脑后束(反射性本体感觉),由背核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反射性
16、本体感觉),由中间内侧核脊髓小脑前束。脊髓丘脑束(痛温觉),固有核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侧束(锥体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红核脊髓束(调节肌紧张)。前束主要有皮质脊髓前束(锥体系)。固有束是节段间传递的纤维束。其它束包括: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纵束等。(3)脊髓的功能传导和反射。2. 脑脑位于颅腔,由大脑(cerebrum) 、 间脑 (diencephalon ) 、 中脑(midbrain ) 、脑桥( pons)、延髓( medulla oblongata)和小
17、脑( cerebellum )组成。(1)脑干脑干( brain stem )由中脑、脑桥和延髓构成,广义的脑干还包括间脑。1)脑干的外形前:与脊髓同名的沟裂、锥体、锥体交叉、延髓橄榄体、后:下半部与脊髓相同,上部有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前:延髓脑桥沟、脑桥基底沟、小脑中脚、后:小脑上脚、前:大脑脚、中脑上丘(皮质下视反射中枢)后:四叠体下丘(皮质下听反射中枢)第四脑室及其底部:脊髓中央管延伸至延髓、 脑桥、小脑之间扩大而成为第四脑室 (ventriculus quartus ),它向上与中脑水管相续,其顶朝向小脑,底呈四边菱形,称菱形窝,其内有:听位节、前庭区、面神经丘、髓纹、舌下神经
18、三角、蓝斑、灰翼(迷走神经三角)。2)脑干的内部结构脑干的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灰质灰质中有三类神经核:脑神经核、网状结构核团和其它神经核团。A脑神经核:直接与脑神经相连,根据功能与性质可分为7 类。由于一般内脏感觉和特殊内脏感觉都是孤束核,因此脑神经核只有6 类。a. 一般躯体感觉核(三叉神经脑桥、脊束、中脑核);b一般躯体运动核(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舌下神经核) ;c一般内脏运动核 (EW氏核、下涎核,上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d一般内脏感觉核 (孤束核);e特殊内脏感觉核(孤束核颅侧接受味觉);f 特殊内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19、; g特殊躯体感觉核(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在脊髓中运动性核团(前角和侧角)与感觉性核团(后角)在位置上是前后关系,由于第四脑室的出现, 相当于脊髓灰质的结构被铺展于第四脑室底,形成室底灰质,以界沟为线,运动与感觉核团在位置上变成内外关系。B网状结构核团(祥见下述网状结构的相关内容)。C其它神经核团: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脑桥核、下丘、上丘、红核及黑质等。白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分为上行纤维束 (内侧丘系、 脊髓丘系、 三叉丘系、外侧丘系、脊髓小脑束)和下行纤维束(锥体束、皮质脑
20、桥束、额桥束、顶桥束、枕桥束、颞桥束)。脑干的网状结构脑干中央部位的一个广泛区域, 神经纤维交织成网, 有大小不等的神经元散布其中称为脑干网状结构。根据细胞构筑和纤维联系,可分为三个区域:正中区、内侧区和外侧区。正中区:由中缝核群组成,位于脑干中线上及其附近,自延髓延伸至中脑,其内多数细胞含 5-HT,并以其为递质。与脊髓、脑联系广泛。内侧区:正中区的外侧,靠近正中区的2/3 区域,具有较多的大型神经元,网状结构的传出纤维由此发出,为效应区, 发出轴突沿脑长轴上下行走,与多部分发生联系。外侧区:正中区的外侧,远离正中区的1/3 区域,大多数为中小型神经元,是网状结构接受区,接受上行纤维的侧枝,
21、作为传入纤维,再发出升支、降支与内侧区联系。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A. 躯体运动中的作用通过网状脊髓束,调节肌张力。皮质网状束网状结构网状脊髓束前角运动细胞肌张力抑制和易化。B. 网状上行激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身体内外的各种刺激 (上行纤维)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投射纤维丘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引起大脑皮质处于觉醒状态。C. 对内脏活动的影响其内有多个内脏活动中枢(心血管活动中枢、呼吸中枢等、活命中枢等)。(2)间脑1)分部背侧丘脑:丘脑上丘脑:松果体间 下丘脑:视交叉、视束、视交叉、灰结节、漏斗、脑 垂体、乳头体后丘脑:内侧膝状体(听)、外侧膝状体(视)底丘脑:中脑与间脑的过渡区域(切片上能见)2)背
22、侧丘脑内部结构背侧丘脑内部结构如图示,有三种核团: 非特异性核团:包括板内核、正中核、丘脑网状核等,与非特异性投射有关。 特异性中继核团:包括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核和部分丘脑前核。其中腹后核的腹后内、 外侧核分别是头面部感觉和躯干四肢感觉的最后中继站。腹前核、腹中间核接受小脑、纹状体、红核和黑质来的纤维,发出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的躯体运动区。联络性核团: 包括内侧核、 外侧核的背层和部分丘脑前核。接受多方面的纤维传入, 包括由特异性核团来的纤维,整合各种冲动, 然后与大脑皮质联络区建立往返性联系。在种系发生上出现最晚。(3)小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23、 - - - - - -第 6 页,共 4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外形呈扁园形,位于颅后窝,上面平坦,为大脑半球所盖,借上、中、下脚与脑干相连,表面有许多平行的沟,沟间为叶片。小脑的表面为小脑皮质,深面为髓质,髓质内有核团,称中央核。小脑可分三叶。绒球小结叶:蚓部的小结和半球上的绒球,为古小脑。前叶:首裂以前的部分。后叶:蚓垂,蚓锥体与前叶合称旧小脑,后叶的其余部分为新小脑。古小脑与平衡有关,旧小脑调节肌紧张,新小脑协调随意运动。2) 中央核有 4 对: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和顶核。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接受的新、 旧小脑皮质的纤维构成小脑上脚在中脑交叉后红核、背侧丘脑。(4)大脑1)大脑半
24、球的外形大脑半球被大脑纵裂分为二个半球,大脑横裂隔开大、 小脑半球。 大脑半球可分背外侧面、内侧面、底面,上有沟、回。外侧面: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内侧面:中央旁小叶,距状沟,楔叶,舌回,海马旁回,海马旁回钩,扣带回,边缘叶:扣带加,海马旁回,钩。底面:眶回:嗅束,嗅球,嗅三角。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半球表面为灰质,深部为髓质,髓质内为神经纤维束与核团。 基底核位于近脑底而得名,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与杏仁体。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壳苍白球 (旧纹状体)屏状核为岛叶与豆状核之间产薄层灰质,杏仁核与尾状核末端相连, 是边缘系统的皮质下中枢。 白质连合纤维(commissural fibe
25、rs ):连合左右半球的纤维。 胼胝体、前连合、穹窿。 联络纤维( association fibers):联络同侧半球皮质间的纤维。投射纤维( projection fibers):进出大脑半球的纤维束,有长、短纤维之分,以长纤维为主。短纤维是大脑至间脑的纤维,长纤维构成内囊。内囊是重要的“关口”,有大量的上、下行纤维紧密排列,内囊可分为前肢(额桥束)、膝(皮质脑干束)、后肢(由前至后为: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枕颞桥束、听辐射、视辐射)。3)皮质的结构、分区及功能定位大脑皮质从发生上可分为:古皮质(原始皮质):海马及齿状回。旧皮质:梨状区的嗅皮质及部分海马旁回。新皮质:绝大多数大脑皮质。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神经生物学-教案 2022 神经 生物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