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21古诗三首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21古诗三首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21古诗三首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2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山行,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祖国的教育。2学会本课 3 个生字。3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2难点: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 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二、学习望庐山瀑布(一)介绍作者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 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
2、介绍李白)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望庐山瀑布。(二)学习望庐山瀑布1出示望庐山瀑布全文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3反馈:“瀑”:注意右边字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1 比较“庐”“炉”偏旁。知道“庐山”是我国名山,在我国山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4根据注释自学,读诗句,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5反馈:说说诗句中哪些词语不理解?6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想象意境。(1)诗句中描写的是哪儿的景象?从哪儿看出的?读题。(出示庐山瀑布插图)(2)作者来到庐
3、山,望见庐山的瀑布,被庐山瀑布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著名诗句。作者在哪儿看庐山瀑布?你从哪看出的?(“望”即远看,“遥”即远。)(3)作者在远处遥望庐山瀑布,看到了什么景象呢?你从哪句诗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读诗句,理解句意,想象意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其意境。可以不按诗句的顺序来谈,谈一句,指导读一句。遇有曾经提出问题的地方,注意反馈提问的学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 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远远看见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板书:产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
4、泻而下,使人怀疑它是从天上流下来的。(4)读古诗,说说作者笔下的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5)你们愿意欣赏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吗?(放录像)(6)庐山瀑布壮观美丽,作者不由地对它赞叹,面对庐山瀑布,吟出这首诗歌。谁愿意背诵这首诗, 来抒发自己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指名背诵。愿意表达自己对庐山瀑布表达赞美之情的同学站起来背诵。(三)小结学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1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望庐山瀑布的?(引导学生归纳:知作者、明题意、解诗意、赏意境、懂感情、会背诵)三、学习山行1按以上方法自学第二首古诗。学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21古诗三首 2022 年人教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第六 单元 教案 21 古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