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初中所有文言文复习归纳 .pdf
《2022年人教版初中所有文言文复习归纳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初中所有文言文复习归纳 .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归纳一 看拼音写汉字或注音:舜(sh n) qu n(畎) 亩傅( f )说 (yu ) 胶 g ( 鬲) 孙叔o ( 敖) 百里 x ( 奚) 空 f ( 乏) 行拂 (f ) 乱动心忍 (r n) 性曾(z ng) 益拂(b)士二词语练习:( 一) 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写出原字并解释。1、亲戚畔之“畔”同“叛” ,背叛。2、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增加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 ,辅弼4、困于心,衡于虑“衡”同“横” ,梗塞,指不顺。(二)解释一词多义:1.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意愿) 。法家拂士“拂”同“弼” ,辅弼。2. 于是人也给。征于
2、色在。(三)重点词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代词,这些。今动词,表判断。也:这个词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人恒过:经常犯错误。苦其心志:使他的内心痛苦。劳其筋骨:使劳累。饿其体肤:使受饿。空乏其身:使缺乏。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困于心:使困惑所以:用这些办法。而后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色: 征验于颜色。 意思是憔悴枯槁, 表现在颜色上。而后喻:了解。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入:在里面。指国内。出:在外面。指国外。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指外国侵略。三翻译句子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死亡。2. 舜发
3、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交给这些人。4.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不顺利。5.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6. 人恒过,然后能改。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7. 征于色,发于声
4、,而后喻。憔悴枯槁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8.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威胁,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三)、按要求默写:1. 孟子认为, 人要成才担任治国重任的前提条件是: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 . 论述艰苦磨炼益处的话: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 说明国无忧患易遭灭亡,可用“生于忧患 ”来激励自己,在自处顺境时,应用“死于安乐”来警戒自己。4.全文的中心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
5、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5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四积累练习:1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孟子是 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是孟子和他的门人弟合著的。2孟子, 战国时思想家, 教育家。 名轲, 字子舆。 孟子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半他和孔子并称为“ 孔孟 ” 。孟子的基本主张是“ 民为忠,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民本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想和“性本善”的人本思想。3.
6、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鱼我所欲也复习归纳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4 分)箪d n 蹴c 苟g u 屑xi 羹g ng 兼ji n 勿丧s ng 弗f 焉y n 妾qi 甚sh n 而 r 不辟b二词语练习:( 一)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 ,从前。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 “ 避” ,躲避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同
7、 “ 德 ” ,恩惠,这里是“ 感激 ” 的意思。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 “ 辨” ,辨别。(二)、解释画线的词语1.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通过。是,指示代词,某种办法。2.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由此可见、3.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指示代词,这,这样的。心,思想。4.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用脚践踏。5、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6、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假使。8、贤者能勿丧耳不丧失。9、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或仁义。10、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11、妻妾之奉侍奉。12、是亦不可以已乎止,这里是“止儿不为”的意思。1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思想,即“义
8、” 。(三)虚词意义和用法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表比较,比)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舍鱼而取熊掌(连词,表并列,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连词,表转折,却)呼尔而与之(连词,表承接,不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连词,表修饰,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连词,表承接,就)得之则生(连词,表承接,就)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连词,表转折,却)三翻译句子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2. 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4.
9、 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有些灾祸我并不躲避。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6.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递给人家。7.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8.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优厚的俸禄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仪就接受它。9.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10.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现在为了所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1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优厚的俸禄不区别是否符合
10、礼仪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四积累练习: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一书,此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2 本文主要论述“舍生取义”的重要性,第一段通过比喻引出中心论点,正面论述义是人的本心;第二段从反面论述不义是“失本心”,从而阐明“义”比“不义”更重要,人应该保持本心的道理。3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例:人之初,性本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尽信书
11、,不如无书。五拓展运用1、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2人生面临着各种选择,学过本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围绕“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谈。3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摆正“义”与“利”的关系?“义”是“利”的基础,守义方可获利。围绕这个中心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归纳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4 分)昳丽( y)窥镜( ku)寡人( gu)纳谏( ji n)谤讥( b ng) 期年( j )暮寝(q n)妻妾( qi )二词语练习:( 一) 、词类活用,找出并说明用法:1、朝服衣
12、冠“服”,名词活用作动词,穿戴。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夸奖。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名词作状语,当面。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5、王之 蔽甚矣“蔽” ,被动用法,被蒙蔽。(二)、解释一词多义:1、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见 )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 朝服衣冠 (早上 ) 2、孰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 。(三)、古今异义,找出并解释其古今意义:1、今齐地方千里方 ,方圆,周长。今义,方形。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偏爱。今义,自私。3、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比喻、暗示的方法委婉
13、地规劝。今义,讽刺,嘲笑。4、能谤讥于市朝谤,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诬蔑,诬陷。5、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四)重点词语形貌昳丽(光艳美丽)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比不上)暮寝而思之(晚上睡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期年之后(满一年)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三翻译句子1、 不自信倒装句不相信自己。2、窥镜而自视。倒装句照镜子看自己。3、能谤讥于市朝。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5、 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跟城北徐公谁美?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战胜敌国于朝廷之内。8、王之蔽甚矣!君王所受的蒙蔽很深啊!9、能
14、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当面指责我国王过错的。10、徐公不如君之美也。徐公不如您美。1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妻子说我美,是偏爱我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2、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徐公来访。邹忌仔细端详他,自以为不如。(三)、理解课文内容填写句子。( 3分)1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2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3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四积累练习:1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刘向整理的战国策齐策 ,题目中“纳谏”的意思是接受规劝。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门庭若市。写出它的反义
15、词门可罗雀。五拓展运用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2、讽谏的结果如何?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 ,最后“无可进者” ,终于“战胜于朝廷” 。 (内政修明,外安敌国)3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六补充“三叠式”与复沓的戏剧结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全文以
16、事件发展的顺序为线索,完整有趣地记叙了邹忌婉词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修明政务的史迹。文质兼美,以“重叠与复沓”戏剧美学的艺术魅力打动读者,使之既能悟出道理,又能获得审美愉悦。作为历史著作, 为什么采用这种诙谐幽默的喜剧性手法来表现呢?这是由事件发生时的情境所决定的。假如邹忌一开口就谈纳谏之道,往往会使他抵触。而“比美”的生活趣事,既能引起国君的兴趣,又能在此基础上借题发挥。这样的婉词劝说,使齐王“暮寝而思”,如梦初醒,翻然悔悟,明确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正如古文观止评论此文说:“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下面让
17、我们一起来赏析这种戏剧性的构建。一、三窥。第一次“窥镜”“自视”,刻画了邹忌的外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逼真地再现了他不无自得神情。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比“美”。第二次“窥视” ,是“徐公来” , “熟视之”, “自以为不如” ,其自信不如当初那样了。于是,又有了第三次“窥镜而自视”,自我感觉“弗如远甚” 。可见,由“自信”到“自惭”,心理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受蒙蔽的心情。二、三问。由自我欣赏,引出三问。“比美”是问的惟一话题。“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一问妻,语气和缓。 “我孰与徐公美?”二问妾,是因“不自信”所致,内容相同而句式有变化。“我与徐公孰
18、美?”这是当“客从外来” , “与坐谈”而“问之”的。三问客,句式又有所变化。语言一次比一次简洁,语气一次比一次急促,他想从不同方面、不同人的口中得出“比美”的结果。这样写为“三答”张本、铺垫,引人入胜。三、三答。妻一答,极赞其美,语态亲昵,饱含偏爱之情。尤其“美甚”二字,将此种情态、心理渲染得淋漓尽致。与后文“私我”呼应。妾二答,少“君美甚”一句,感情色彩有别。与后文“畏我”呼应。客三答,因有求于人,故答语婉转,阿谀奉承。与后文“有求于我”呼应。三问三答,采用重叠而错综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语言来显现人物对问题的不同态度,并将各人的语气、心理、感情、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辞约而意丰。四、三思。难
19、能可贵的是邹忌在妻、妾、客一片赞扬声中,并非昏昏然,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非但不自满,却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深邃哲理。妻“私臣”,妾“畏臣” ,客“有求于臣”。从而明白朝上政治: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行文中,“私”、 “畏”、 “求”三字,反复出现三次,贯穿全篇,紧扣主题,由自身想到国家,由此及彼,由小到大,入情入理,令人置信不疑。五、三时。“令初下”,宫门庭院好像闹市一样,说明纳谏之必要和迫切,“与王之蔽甚”相应,亦见邹忌讽谏的正确。“数月之后” ,受蔽者日益减少。 “期年之后” ,无言可进,说明其蔽已除,获得大治。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说明纳谏后发生的具体变化。结尾写邻国
20、的动态,显出纳谏效果。总之,这篇散文从头至尾一直用三层重叠、复沓的戏剧性手法来写,开头直接进入故事,即使人物、场景高度集中概括,又把重点放在切合人物身份的语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行动和心理刻画上。十分讲究结构层次的对称美,立主脑,减枝蔓,用笔简洁,值得欣赏借鉴。愚公移山复习归纳一 看拼音写汉字或注音:万仞r n 箕畚j b n 荷担 h冀州 j山北之塞s 始龀ch n 惩ch ng 孀妻 shu ng二词语练习:( 一) 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写出原字并解释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
21、”通“返” , 返回2.甚矣,汝之不慧“惠”通“慧” , 聪明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 , 放置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 没有(二)说明下列句中“之”的用法。(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代词,他,指智叟。(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助词,的。(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三)重点词语河阳之北河的北面。面山而居面对。虽我之死即使。惧其不已停。 (怕他不停地干下去)毕力平险毕,竭尽,用尽。险,指险峻的大山。聚室而谋曰聚,集合。室,家,指全家人。固不可彻固,顽固。彻,通。方七百里方,方圆。投诸渤海之尾诸,兼词,之于。尾,边上。三翻译句子( 一) 、特殊句式2
22、、 帝感其诚被动句上天被他们的诚心感动。3、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于是率领三个挑担子的儿孙,敲凿石头,挖掘土壤,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3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你太不聪明了。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固定句式凭借你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损坏。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凭着(你)剩下来的一点时光和力气,并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还能把泥土石块怎么样呢?(二)翻译句子: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何苦而不平?还怕挖不
23、平吗?四积累练习:1本文体裁是寓言,选自列子汤问 。本文的寓意是: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说明了克服困难要下定决心的道理。2用文中原话回答下列题目:愚公移山的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方式:荷担,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五. 课外拓展1. 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它是把比较深刻的道理寄寓在一个假象的短小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 寓言常常用比喻的方式借远喻近,借小喻大, 它常常假托一个故事和人物表达一定的人生哲理。2. 愚公:寓言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 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
24、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3.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人。4今天站在保护大自然的角度,谈谈你对愚公挖山的看法。像愚公这样挖山不行。因为山上的草木植被遭到彻底的破坏后,导致沙化,水土流失,生态失衡,会给人类带来生存的后患。5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魄和坚强毅力。出师表复习归纳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4 分)崩殂(
25、b ng c)以塞(s)忠谏 陟( zh)罚臧(z ng)否( p)攸( y u)祎( y) 以遗( w i)陛下裨( b)补阙(qu)漏和睦( m) 桓( hu n)灵猥( w i) 夙(s)夜驽(n )钝斟酌( zh n) (zhu)咨诹(z u)攘( r ng)除彰( zh ng)咎( ji)二词语练习:( 一)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同“检” ,选拔。2必能裨补阙漏通“阙”同“缺” ,当“缺点、疏漏”讲。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二)、一词多义道中道崩殂:路。咨诹善道:好的。遗以光先帝遗德: y 指死去的人留下的。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w i 给予。论宜付有司论其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初中所有文言文复习归纳 2022 年人教版 初中 所有 文言文 复习 归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