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长泰县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 2.pdf





《2022年福建省长泰县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福建省长泰县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 2.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 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标要求(一)、能力要求1、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课标:通过模拟实验研究膜的透性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2、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3、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二) 、内容要求1、描述半透膜的特征2、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3、理解水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知识网络体系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4、科学实验5、记录结果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7、表达与交流质壁分离的条件重难热点归纳重点是弄清楚水分跨膜运输的特点,以及膜的特性。区分以下概念1. 扩散与渗透的区别?扩散:物
2、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渗透:水及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区别:渗透与扩散的不同在于渗透必须有渗透膜(半透膜)。2. 原生质层和原生质的区别?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称为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结论: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3. 为什么说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结论: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4动物细胞膜是不是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
3、当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红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 水分进出红细胞就处于动态平衡结论:动物细胞是半透膜5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的过程原生质层是半透膜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有细胞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5 页对于动物、植物细胞来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低吸水高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高失水低结论: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复习策略本节是将水的跨膜运输作为一个实例来分析,由物理现象过渡到细胞,先分析动物细胞的水分进出,尔后通过一个探究性实验来说明植物细胞水分的进出情况
4、,最后得出水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运输的结论。通过对其他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分析得出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最终得出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结论。所以重点是要理解并能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能够对提出的有关问题,作出假设。经典例题剖析1.(2004年深圳模拟题) 在猪的膀胱中注入一半的30% 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将其浸入到 5% 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图4-1-1 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图 4-1-1 解析 因为猪的膀胱膜是一层半透膜,蔗糖不能透过,而水分子却能自由通过。开始时,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猪膀胱内溶液的浓度,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猪膀胱,使其重量不断增加
5、。一段时间后,当内外溶液浓度趋于相等,水分的进出也趋于一种动态平衡时质量就不再增加了。 答案 B 2.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 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 D.大而醒目的液泡 解析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植物细胞必须是活细胞;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必须有浓度差;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 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液泡,有的液泡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 ) ,最好细胞液中带有色素,这样便于观察,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些条件。 答案 D
6、3. 最能证明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原理的实验是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硬 B.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 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 解析 A、B两项只反映了植物细胞的吸水,C项反映了失水,而D项则反映了植物细胞吸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5 页和失水的两个过程,所以,最能证明渗透作用的原理。 答案 D 4. 一次施化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的原因是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
7、的能量过多 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植物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细胞能从土壤中吸水,但是一次施肥过多,就会使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植物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而变得萎蔫、枯萎发黄,其补救的措施是田内浇透水,以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 答案 B 5.(2003年广东, 6) 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解析 此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属于记忆性的知识,记住常见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是扩散作用;酒精进入胃黏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8、;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 C 6. 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对植物细胞进行多种鉴定。下列各项中质壁分离实验不能鉴定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细胞液的浓度C.细胞中有无大液泡D.蛋白质的吸水力比纤维素强【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看作是一个渗透系统,这是因为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是活细胞的标志,二是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能够使细胞从外界吸收水分,因此,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D选项不能通过质壁分离实验鉴定。【答案】 D 7. 图 4-1-2中 E、F、G 为三个用半透膜制成的小袋,可盛有溶液甲或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E
9、和 F 体积相同, G体积较大,三者都置于盛有溶液丙的大容器内,最初三个小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三种溶液的浓度高低顺序为溶液丙溶液乙溶液甲。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图 4-1-2 ()小时后, 管 e 和管 f 的液面升降变化是()A.管 e 下降,管f 上升B.管 e 上升,管f 下降C.管 e 下降,管f 下降D.管 e 上升,管f 下降()图4-1-3 (实线表示管f ,虚线表示管g)中能显示管f 和管 g 内的液面可能变化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5 页图 4-1-3 解析 因为溶液丙浓度小于溶
10、液甲和溶液乙的浓度,根据渗透作用原理,E、F 吸水, e、 f液面上升。 答案 (1)B (2)C 创新应用训练1、给你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 新鲜的 ) 、10% 的盐酸、蔗糖、蒸馏水、显微镜、玻片、小刀、烧杯、吸水纸等材料用具。请从中选用部分器材,用最简单的方法,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1)你准备选用的实验材料和器具是_ 。(2) 操作过程是 ( 写出要点即可) 。(3) 过一段时间后,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4) 实验结论是2、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铁架台、烧杯和人工膜袋各一个,1% 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细棉线
11、。(1)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_ 。_ 。_ 。_ 。3. 图 4-1-11是有关物质扩散的图解,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图解是成立的。(要求:直接在下图的装置和装置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溶液或试剂的代号,以表明你的设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5 页图 4-1-11 可供选择的溶液及试剂: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蒸馏水 I2KI 溶液少量班氏试剂(班氏试剂能跨膜扩散,葡萄糖遇班氏试剂形成砖红色沉淀)(2)
12、根据你的设计方案,预测一段时间后,两个透析袋内的颜色变化:装置 _ ;装置 _ 。(3)若想明显观测到水分子扩散的结果,装置应如何改进(4)透析袋价格昂贵,请提供两种能代替透析袋的生物材料三、创新应用训练1.(1) 萝卜、蒸馏水、蔗糖、小刀、烧杯(2) 配制浓蔗糖溶液,在两只萝卜上用小刀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小洞,在两个洞中分别倒入蒸馏水和浓蔗糖溶液,观察。(3) 注入浓蔗糖溶液的萝卜,小洞液面降低, 萝卜变硬; 注入蒸馏水的萝卜,液面升高,萝卜变软。(4) 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2.(1) 见右图(2)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一段时间后
13、,袋内外液体均不变蓝,表明淀粉和碘均不能通过;袋内外液体均变蓝,表明淀粉和碘均能通过;袋内液体变蓝,袋外液体不变蓝,表明碘能通过,淀粉不能通过;袋外液体变蓝,袋内液体不变蓝,表明碘不能通过,淀粉能通过。( 注:结果预测应与实验设计一致) 3. 参考方案1 或参考方案2 (2) 方案 1:装置袋内溶液变蓝;装置袋内变红。或方案 2:装置袋内呈碘液的黄色(不变色 ) ;装置袋内变红。(3) 将透析膜套在有标记( 刻度 ) 的漏斗口上或将有标记( 刻度 ) 的玻管插入透析袋内。(4) 动物膀胱膜、肠衣、洋葱内表皮、卵壳膜( 或其它的生物膜)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
14、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5 页第 2 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标要求 1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3、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4、细胞膜的成分与功能5、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知识网络体系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嵌不对称生物膜结构特点流动性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被和糖脂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重难热点归纳磷脂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欧文顿的实验科学家提取、鉴定细胞膜成分罗伯特森的细胞膜模型人、 鼠细胞融合实验桑格、尼克森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结构制作细
15、胞膜的模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5 页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时间科学家科学实验假说19 世纪末欧文顿用 500 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面积是细胞膜的2 倍细胞膜中脂质为连续的两层1959 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生物膜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1970 年弗雷和埃迪登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6、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有多种,较为流行的如“流动镶嵌模型”2、生物膜分子结构的基本特点是:(1)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构成的(2)流动性: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类分子在膜中可作多种形式的移动。膜整体结构也具有流动性。流动性的重要生理意义: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融合、细胞表面受体功能调节等。(3)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4)蛋白质极性:多肽链的极性区突向膜表面,非极性部分埋在脂双层内部。故蛋白质分子既和水溶性也和脂溶性分子具有亲和性。3、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1) 磷脂双分子层:构
17、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尾部朝向内侧)(2) 蛋白质分子:在膜表面,或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糖被(少量) :细胞膜外表功能特性:(3) 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4) 膜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膜的流动性)(5) 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4. 为什么说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结论: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经典例题剖析例
18、题 1 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5 页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细胞膜具有全透性;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细胞膜的结构特性,但却是通过一个实例请同学分析,要求同学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很多同学会误选A,该选项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但与题目情境不符。例题 2(2004 年湖北模拟题 ) 苋菜的细胞液中有一些红色的物质,无论用清水怎么洗, 清水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把苋菜放入沸水
19、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个现象是因为A.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D.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 解析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生理功能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这是活细胞所特有的功能。通常情况下,色素等物质是大分子,又是细胞需要的,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不会让其轻易外出的,所以在清水中,红色色素是不会出来的。若放入沸水中,高温杀死了细胞,破坏其结构,使细胞膜失去活性,细胞膜就成为通透性的了,失去了选择性后,细胞里的色素物质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出来了,故使水变成红色。 答案 A 创新应用训练1、下面材料显示了研究人员对细胞成分及结构的研
20、究情况,请据材料分析:材料一研究人员将哺乳动物( 或人 ) 的红细胞低渗处理,造成溶血现象,使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溶出细胞外,剩下“空壳”( 称为血影) ,并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血影研究以及其他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表:蛋白质 ( ) 脂类 ( 主要是磷脂)( ) 糖类 ( ) 人红细胞膜49 43 8 小鼠肝细胞膜44 52 4 变形虫膜54 42 4 线粒体内膜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70 30 0 (1) 从以上处理可推知血影即为纯材料,可用于研究。(2) 以上数据显示,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内膜 ( 构 成 细 胞 器 膜 ) 的 化 学 物
21、质 的 种 类 有 一 些 差 异 , 这 些 差 异 有 可 能 造 成 两 者上的差异。材料二用丙酮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 主要是磷脂) ,然后将提取的脂质放在一个特制的水槽中,将其制成单分子层,并测量其表面积,将测量结果与红细胞表面积比较,发现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右图是磷脂分子的模式图,一个磷脂分子是由一个亲水的极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构成。(3) 根据材料二所给信息可以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以形式排列的,根据细胞膜内外的水溶液环境和磷脂分子的特性,请推测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的排列形式( 参照磷脂分子模式图 ) 并绘简单示意图。物质种类膜的类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2、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5 页材料三研究人员用红色荧光标记人细胞膜的抗体( 蛋白质 ) ,用绿色荧光标记小鼠细胞膜上的抗体,然后将二者融合。开始时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在37下 40分钟后发现两种荧光呈均匀分布。(4) 该实验说明。综合以上实验及其他实验,科学家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利用以下材料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的细胞膜则失去选择透过性。实验材料和用具:颜色鲜艳的鲜花、试管、小烧杯、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培养皿、清水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步骤:结论:三、创新应用题(1) 细胞膜(2) 脂质 (
23、 或磷脂 ) 和蛋白质;功能(3) 双分子层;(4)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磷脂双分子层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或细胞膜的流动性) 2、提出问题:鲜花的活细胞里的色素是否被选择?能出来吗 ?死细胞又如何? 作出假设:活细胞中的色素不被选择排出, 死细胞的膜失去了选择性, 渗出 . 预测实验结果:鲜花放入水中 , 水不变色 ; 加热杀死细胞,一段时间后 , 水变色 . 实验步骤:1、把鲜花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水不变色。(作为对照组) 2、再把一些鲜花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杀死细胞,冷却,一段时间后, 水变色结论:实验现象与预测一致,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的细胞膜则失
24、去选择透过性,物质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5 页第 3 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标要求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了解胞吞和胞吐现象。3、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4、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5、理解水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知识网络体系质壁分离的条件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重难热点归纳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逆浓度梯度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需要不需要需要举例氧、甘油、苯等葡萄糖等钠、钾、钙等离子2、主
25、动运输运输物质的速度与该物质的浓度的关系如图: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主动运输的速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增高,但达到一定的浓度后,运输的速度就不再增加了,原因是细胞膜的运输该物质的载体的数量有限,当载体饱和后,运输的速度也就不增加了。3、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如果没有细胞壁,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如果没有细胞壁, 细胞就会像红细胞一样会持续吸水直到涨破细胞膜。4、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从而发生质壁分离。经典例题剖析例题1 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 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 K+、6126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福建省长泰县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 2022 福建省 长泰县 生物 第一轮 复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