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6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三课时)第一课时 第一框走近法律一、 教案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2)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二、 教案难点:法律的三大特征三、 教案重点: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四、 教案过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6 页的“交通秩序对比插图”并讨论: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
2、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这幅插图说明,社会生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那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有几种类型呢?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些什么不同呢?我们的生活能不能没有法律呢?这就是我们第一框题“走近法律”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展
3、开教案: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1、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2、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有几种类型呢?其含义是什么?
4、1)学生活动: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自己生活中的各种规矩: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看电影得遵守观众须知;看病得遵守病人须知;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在餐厅就餐得讲个先后秩序;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为体活动的各种规则;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违法要受到制裁,杀人偿命;教师归纳分析: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矩、规则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即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是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根据本单位本团体本
5、组织的利益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要求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成员或者进入一定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的,在局部范围内适用的准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2 / 6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2)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填写课本88 页中的表格:教师归纳过渡:同学们,通过这一表格的填写,我们可以看出来,社会道德、纪律规章(学生守则)和国家法律都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但是,它们又各有各的特征。那么,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些什么不同呢?3、法律与道德、纪律规
6、章有些什么不同呢?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道德则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纪律规章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制定的。第二,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而道德则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和维护的,纪律规章则是依靠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来维持和维护的。第三,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而纪律规章则只要求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成员或者进入一定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而道德则会是因为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而异。现代社会生活能不能没有法律?为什么?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1、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 引页“小郑的烦恼”:小郑家楼上住着一对舞迷夫妇,近段时间每晚都邀同伴跳
7、舞到深夜。那冬嚓嚓的跺脚声震得顶灯直晃,更令人心烦的,是摇滚乐每晚都吵到深夜,扰得四邻不安,也严重妨碍了马丽的学习及邻居的休息,邻居们已经多次与舞迷夫妇交涉,可他们就是不听。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执法部门依照什么法律阻止了维护了舞迷夫妇的行为?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为什么阅读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
8、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有时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2、组织学生阅读课本89 页漫画。回答问题:你能说出两幅漫画涉及的相关法律吗?如果没有这相关的法律规定,情况将会怎样? 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我们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要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教师归纳:同学们,通过前边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的行为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人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约束,
9、那将会给别人、给社会、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不利,造成危害。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没有行为规则是不行的。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活需要各种规则,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我们生活离不开法律,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违法呢?违法行为又会受到怎样的制裁和处罚呢?这就是第二框题“法不可违”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3、作业:学生活动:“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如果要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10、 - - - -第 2 页,共 6 页3 / 6 对这些规则进行分类,你怎么分?第二课时 第二框 法 不 可 违教案目标:通过教案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刑事处罚含义和种类;提高学生守法意识。教案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教案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教案过程:复习导入第二框题的教案:展开教案:一、“谁都不能违法”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1 页“小勤的故事”,思考书中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勤由于不懂法律作了违法的事,不作违法的事这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也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维护自尊,培
11、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那么,什么是违法哪?2、学生探究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192 页的插图故事并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他们自己落得什么结果?上述材料中的几位主人公都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引以为鉴。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2)学生讨论并填写P93 页的表格:根据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同学们,请大家看看书,了解一下它们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受法律的尊严 2022年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2022 第七 感受 法律 尊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