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二单元教案 .pdf
《2022年第二单元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二单元教案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主备者:吴智广集备成员:谢素嫩.张雪瑜 . 陈云娟 . 王利朴 . 李敏 . 林晓晖 .李忠课题: 5、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时2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3、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
2、书诗题)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 、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四、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 、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出示学习任务)。 2 、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底)(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
3、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五、品读欣赏,积累诗句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六、感悟写法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七、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2、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八、作业。1、抄写 2、背诵第二课时一、引入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板书诗题)二、学习古诗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的? 2 、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1)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2)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解诗意。(4)汇报小组学习情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的情感因素。三、品读欣赏,感悟道理1、 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
5、人的感情,从中悟出道理。(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对农家款待客人的丰厚和热情,历久不忘。这个村庄的风光更给了他深刻的启示: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出现坦途。)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四、感悟写法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作者先叙事,后写景,寓情于景。整首诗无一字写“游”,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作者的身影。这种影随人移, 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每两句都构成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而诗人的风格也如诗人描绘的对象一样朴实纯真。学习时要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五、巩固练习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不识庐山
6、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六、作业1、创作一首赞美家乡的诗。2、抄写课文。作业设置:1、创作一首赞美家乡的诗。2、抄写课文。3、背诵两首古诗,默写4、练习册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议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教学后记:谢素嫩学习古诗前,我教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
7、方法去学习。也许是初次接触这种方法,也许是学生初次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习古诗,还没有适应过来,初时效果不理想,后来有部分学生慢慢跟上来了。这是好的开端,相信后面会做得更好的,同学们,加油!一大发现,一个男同学,四个女同学无论是在提问题,还是在解答问题方面表现都非常不错。吴智广在学习这两首古诗时,我都是采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读中悟。学习古诗前先让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然后全班读,读顺古诗。在学习读顺古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读读哪些字义诗意是自己不理解的,然后在班上题出,接着让学生在理解字义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张雪瑜两篇古诗有着共同的特点是把游见后的景观与人
8、情写下,从而反映一个道理。第一首,我采用让学生观察一样事物,再回顾画杨桃让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都有其局限性。朗读上,一句是惊奇,一句是顿悟的语气,学生基本能跟上语调。第二首利用宴席场面展示好客,不必深究它,重点是演示重重叠叠山,弯弯曲曲水的迷惘。为了达理,我全部用上生活例子,再搭配上诗句理解。如一个溺水的人,突然间抓到了一根东西,他会说。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和体验中,对诗歌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这篇诗歌,孩子们默写的时候,别字出的也特别少。我突然感觉到,只有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才会对诗歌有兴趣,出错才会少。陈云娟教学题西林壁 ,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
9、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 “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李敏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
10、,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王利朴: 我认为较成功的方面有:1、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使用价值。2、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3、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4、课堂生成不少亮点:学生频繁品读、相互补充;还想出了好多例子
11、,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领悟给别人讲明白,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读诗、美读中体会诗情,读出诗中的图画。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林晓晖 :上课时,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在来说说古诗从哪些方
12、面来写山西村的。之后以“山西村美吗”这个大问题为主导,引领全诗的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山西村不但景美,而且人美的过程中,渗透听说读写训练。学生最初讲的是第三四句,体现景美。还从哪个词看出山西村的美?“柳暗花明”让学生感受山西村的美,体会诗人的心情,再指名学生板演,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诗。两句优美的诗,既写出了乡村的美,又写出了诗人从“疑无路”到“又一村”的心理变化。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以为无望,但经过努力,又重现生机的情况,学生讨论交流就能举出类似的例子。李忠 :山西村不仅写了景物的美,但写了人的活动,通过一些丰盛的食物,学生去感受村民们对到访客人是怎样的态度呢?有的说“热情”、有
13、的说“大方”、有的说“好客”等等,这些热情大方好客的村民们,给诗人们展示的,不是景的美,而是纯朴的人性美。最后学生与诗人一道,融进这纯朴的乡情中,感受村民们的热情。通过反复朗读,把诗人对大自然的真挚的感情读出来。第二首诗对于孩子们的一生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去引导孩子们理解在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即将遭遇的各色困难时,都能够想起这句话的含义,并且能够在迷局之中为自己指明方向。第二单元主备者:吴智广集备成员:谢素嫩. 张雪瑜 . 陈云娟 . 王利朴 . 李敏 . 林晓晖 . 李忠课题: 6、爬山虎的脚课型讲读课时2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2
14、、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教学重难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爬山虎实物。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瑰丽无比的五彩瑶池; 感受了高大的皂夹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一、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1 、你看到了什么? 2 、有什么特点? 3 、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 、叶圣陶爷爷
15、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 、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思考: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a、脚的样子;b、脚的形状; c、颜色
16、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4、根据你们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 、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
17、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 、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不怎么样呢?四、学习第五自然段。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
18、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五、总结发散思维。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4、你们喜欢植物吗?说说你喜欢的植物的特点好吗?(学生说)六、作业:背诵课文。作业设置:1、 抄写生字、词语2、 背诵课文3、 练习册板书设计:爬位置:茎上长叶
19、柄的反面山样子:像像(细丝)虎颜色:嫩红(灰色)的脚爬触巴拉贴(牢固)教学后记:谢素嫩:学生比较积极。当我画好叶柄以后,他们大胆地上黑板画“脚”,效果不错。至于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起初学生不怎么理解。后来,我用动力进行示范,学生明白了,跟着全班一边一起做动作,模仿爬山虎一步一步地爬,一边读(其实是老师在引导背),印象加深了,大家都处于轻松的气氛当中。我觉得这节课做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吴智广因为爬山虎这种植物在我们的校园有,因此在上这篇课文前,我先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很明显,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对于这种植物非常了解,这对于了解课文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很多学生能准确地画出。张雪瑜为
20、了把握好爬山虎的观察顺序,我采用贴图的形式去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生通过一步步的贴图了解了作者的写作结构。陈云娟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是课文的重点。我采用了读思观的方式,文中有明确的爬的答案,只要读完再填写爬的动词就有一人深刻的认识。第三让学生观察CAI 了解爬的直观演示。叶子的美,我们朗读与图片观察即可。王利朴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照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接着做动作体会词语,初步感悟。再带学生观察了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样子,引导观察直观理解,从而突破理解上的难点。李敏本文利用直观观察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观看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第二单元教案 2022 第二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