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pdf
《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 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大 暮江吟)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 3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理解第1 首诗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通过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张继、高适和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2、指名读三首古诗,读准生字的字音:吟、残、 瑟(说说易写错的字和字在诗中的意思) 借助注释和字典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试着初步讲讲每首诗的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梳理。有的可以师生及时解决,有的则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二、学习枫桥夜泊1、学生自读枫桥夜泊这首诗,想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小
2、组讨论。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互补充,互相纠错。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 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 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时设问: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 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小结:前两句写了六
3、种景象,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 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 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7 页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 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
4、情有景,情景交融。4、边看书中的插图,边读诗句,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5、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出现画面),然后指名读,再评读。(朗读指导,见教材建议)6、背诵这首诗。三、体会学法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古诗的?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边写板书: 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附:板书设计: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
5、学习了唐代的三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或背一背呀?2、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枫桥夜泊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7 页二、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别董大和暮江吟这两首诗。1、给一定时间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2、在组内讨论。3、全班交流(1)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原题有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一二两句写景。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这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北风吹刮着大雁,
6、大雪纷飞,写雪中的景致,同时也是隐喻董大即将分手远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作者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三四句是作者的劝勉, 作者劝故人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 ?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作者没有承接前两句抒发悲苦的情调,而是表现昂扬的精神, 豪壮的气概。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写景是为了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提问:诗中描写的景物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关系?(2)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 在一笑一吟中能够
7、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 夕阳从地平线上平铺水中, 江面上形成了一半碧绿一半红的景观。 “铺”字用得非常恰当。 “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 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 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 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 诗人流连忘返, 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 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
8、, 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 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 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 由此诗人在第三句对这种景象进行了赞美: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啊 ! 诗人通过“露”、 “月”视觉形象的描写, 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然后指名读,评读,教师指导读。5、背诵这三首古诗。三、总结这三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个人感情。每首诗不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而且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对诗句的阅读、 感悟,想象诗中的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7
9、页物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下,我们可以选其中一首古诗默写下来,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附:板书设计: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四、课外延伸在班级举行“古诗朗诵会”活动。教师可从朗读技巧上做些指导。教案示例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3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尝试自读,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教
10、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和重点诗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7 页2通过吟诵,体会枫桥夜泊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心情。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你们最熟悉的白居易、高适、李白、杜甫、张继等都是唐朝大诗人。有不少同学会背诵不少唐诗,谁愿意背一首?2简介三位作者及时代背景。二、预习课文1按照预习要求分小组进行预习。2 说说这两首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作最喜
11、欢哪一首?哪一句?说说为什么?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 读古诗,正音。 2 理解词语。 3 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4质疑问题。四、学习枫桥夜泊1理解题目。“枫桥”交代了什么?(地点)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2 教师配乐范读。 3 反馈预习情况。 4 指名朗读。 5 引导学习全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7 页(1)齐读。(2)逐句重点理解词语。(3)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诗人因何而愁呢?(5)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6)诗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从诗
12、人当时的心情,体会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分组讨论)(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五、学习别董大根据学习枫桥夜泊的学习方法,掌握自学方法,自学别董大。 1 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 2 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3 弄清题目的意思,准确地理解诗意。 4 先同座互相读讲,再指名逐句读讲,有讲得不准确的,老师酌情指点。 5 把四句诗连起来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 练习背诵。六、总结 1 这两首诗分别写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理解,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背诵枫桥夜泊和别董大。3根据诗意,发挥想象,进行情境描
13、写或绘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7 页附:板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理解暮江吟内容,认识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 读准字音,理解词意诗意。3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枫桥夜泊和别董大。2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二、学习暮江吟1按以上方法小组自学。2交流讨论(1)作者及写诗背景。(2)说说对题目的理解。(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最欣赏哪一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7 页,共 27 页(4)通读全诗,逐字逐句读懂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5)思考并讨论: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哪几句抒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笔在书上把你认为重要的句子画下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4根据诗人描绘的意境,小组共同讨论画一幅画。三、课堂讨论 1 自由朗读这三首诗,思考有哪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2 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四、布置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3 根据诗意,进行情境描写、续写或绘画。附: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作者表达
15、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个重点,首先从解题入手,理解题意,接着引导学生一句一句进行解释词义, 理解诗句的训练, 然后把四句诗意串联起来, 说说整首诗的意境,从而悟出作者从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尝试自读,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运用朗读、解释、理解、串联等阅读程序尝试自读, 老师适当点拨、 讲解,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内容。学习后,再让学生根据诗意,发挥想象,进行情景描写或绘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20 少年闰土20少年闰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7 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
16、学会本课13 个生字,认识 3 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有这样一位少年, 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 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二、预习课文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17、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三、检查预习情况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或儿);畜(亠)(2)正音(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7 页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
18、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
19、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板书:健康可爱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20、 - - -第 10 页,共 27 页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4、师生评论, 调整板书: 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3、背诵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
21、事不算。)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7 页3、学生畅谈【(1)看瓜刺猹。因为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2)学生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 (3)作者写得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所以印象最深。( 4)一读到这儿,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少年闰土在月亮地里勇敢刺猹的画面,所以印象深。(5)这一段不仅给我们的印象深,而且留给
22、作者的印象也很深。课文一开始写作者回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也是看瓜刺猹的画面。这一段最能突出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适时板书:聪明勇敢4、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
23、象。6、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7、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 “其中有一个少年” “其”怎样讲? (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8、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 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1)学生找后回答。(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9、“看瓜刺猹”动画演示(1)再次体会感情(2)引导背诵(可以演示动画进行提示)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7 页1
24、、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2、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 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四、学习“父亲允许闰
25、土来管祭器”部分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因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 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3、“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4、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者非常高兴, 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 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 所以盼望他早点来。)板书:“我”盼望五、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2 年人教版 小学语文 年级 上册 第六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