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 .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五年级 语文 (学科) 导学案设计课题第一课草原授课日期课型自主探究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学习内容生字、新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目标1、我会认 “ 渲、勒 ” 等 4 个生字,会写“ 襟、貌、渲 ” 等 14 个生字。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 自然段。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课前准备老师熟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1、谁见过草原?(板书课题草原)请谈谈你对草原的了解。2、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3、出示学习目标(同上 ) 。二
2、、自主学习(根据导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 “渲染” “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合作交流。(由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解决个人疑难。如:勾勒的意思。)四、展示。1、生字可以采用口头展示或板书展示的方式;第四小题板书较好。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及时点拨。五、检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
3、秀教案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无边的()迂回的()静寂的()()的空气()绿毯()的歌声2、这篇文章按照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美,赞美了草原人民美。六、总结。通过对草原的初步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请谈一谈。板书设计1、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景美人美教师自我评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五年级 语文 (学科) 导学案设计课题第一课草原授课日期课型自主探究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教师学习内容表达方法,景美人更美,蒙汉情深。学习目标1、 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
4、,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重点难点1、感受人美、景更美。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课前准备学生充分熟读课文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适时板书:景色优美情谊深厚2、示标(内容同上)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读 1、2 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1、 1 、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空气()、天空()、草原()。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
5、?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4 、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默读 25 自然段: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激情相见、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批注自己的感受)默读全文,升华情感。1、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2、2、面对这景美、人更美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夕阳西下,就要分别。3、如果此时你就是蒙古族同胞,你想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4、5、6、如果你是
6、汉族兄弟,你想说:“。三、组内合作交流。 (组内解决疑难)四、展示。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展示,还可根据情况加入动作。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点拨讲解。五、检测。1、选择你读得最棒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句子展示给大家听。2、试着背诵第 1、2 自然段。3、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列个简要提纲。六、总结。我的收获是:。板书设计1、草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师自我评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五年级 语文 (学科) 导学案设计课题第二课丝绸之路授课日期课型自主学习
7、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学习内容第 2 课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会认识 9 个生字,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3、会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中国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1、交流课前收集的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 (板书课题)2、读读课题,你还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3、示标。 (同上)二、自主学习 。1、理解下列词语: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崇
8、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2、熟读课文,用四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3、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句话的含义是 (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伟大的路?4、丝绸之路因何而得名?三、合作展示。学生展示、点评,老师适时点拨。四、检测。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崇()()岭()()如生五彩()()不计()()丰富()()美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
9、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1)巨型石雕矗立在,这里是汉代古都,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2)用“”画出句子中有关联想的内容。(3) 这句话与课文的尾句 “”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五、总结。我的收获是:。板书设计2、丝绸之路交流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教师自我评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五年级 语文 (学科) 导学案设计课题第三课白杨授课日期课型自主探究学习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学习内容第 3 课白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6 个生字,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
10、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重点难点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白杨和有关西部边疆的资料,预习课文。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1、在祖国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茫茫的戈壁滩,看看戈壁滩上生长着的白杨。(板书课题)2、示标。 (同上)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把生字新词标出。2、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读一读,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3、课后思考题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题。三、合作交流。主要是由组长组织组内学生交流:导学提纲中的第三题。四、展示。1、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回答并适时做好点评。2、老师:点拨白杨三特点高
11、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五、检测。试着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句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六、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白杨有了哪些认识呢?请谈一谈。板书设计3、白杨高大挺秀繁茂生命力强教师自我评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五年级 语文 (学科) 导学案设计课题第三课白杨授课日期课型探究学习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教师学习内容第三课白杨第2 课时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
12、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2、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3、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前准备老师熟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白杨树。2、今天继续学习白杨 。 (板书课题)3、示标。 (同上)二、导纲自学。1、反复阅读爸爸说的话,讨论爸爸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2、爸爸在孩子们面前借白杨树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有何目的?3、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请你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三、组内交流。
13、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各抒己见,探讨疑难。四、展示。学生畅所欲言,展示自己从文中体会到的内容,老师抓住时机进行点拨。五、达标检测。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课后小练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六、总结收获。学生激情谈论本节课的收获,老师可以适时升华课文中心,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板书设计3、白杨借物喻人边疆建设者教师自我评价五年级 语文 (学科) 导学案设计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精选学习资料 -
14、-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课题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授课日期课型自学课文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学习内容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第1 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凿” “巍”等14 个生字。2、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重点难点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的满腔热情;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收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1、认识本课“凿”“巍”等 1
15、4个生字。2、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二、独立学习。1、会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妖娆狰狞逞凶巍峨始料不及杯水车薪2、本文记叙了在(),(), (),( )的情况下 ,西部建设者们以 ( )和( )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 )贯通的经过。3、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4、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困难有三点:一是(),二是(),三是()从中可以看出建设者具有怎样的精神?三、展示探究。在展示独立学习成果之时,要
16、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学会点评;老师把握时机,给学生打气,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自己的能力;使问题在争论中得到理解、消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四、检测。1、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 ( ) 。2、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木尔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西城拉萨。铁龙指的是 ( ),它从 ( ) 到 ( )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板书设计4
17、、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高寒缺氧环境恶劣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施工条件艰苦教师自我评价五年级 语文 (学科) 导学案设计课题第一单元复习课授课日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课型复习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学习内容第一单元复习课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对文章重点句子有深刻的理解,体会文章的语言美。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课前准备熟悉本单元各课之间的有机联系。学习过程一、出示复习提纲。1、草原一课的作者是,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之间浓浓的民族情。
18、2、丝绸之路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还是()。3、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 () , 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 () ,不管() ,它总是() ,那么() ,不软弱,也不() 。这段话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一是_ ;二是_ ;三是 _ 。4、把铁路修道拉萨去一文中讲到: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困难有三点:一是()、二是()三是()从中可以看出建设者具有怎样的精神?学习园地一中 1 、我们学了怎样写一封信,请简单的给同桌写一封信,包括信封,注意格式要正确。2、九曲黄河() ,浪淘() 。如今() ,同到() 。
19、黄河远上(),一片孤城()。何须( ),春风不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二、展示交流。三、合作探究 。1、请把这一单元背诵的段落一起背背吧。2、本单元中,哪个生字容易写错,一起写写吧。3、你们在这一单元学到了那些知识?快点在你们组内交流一下。四、目标检测:那里的天比别处的(),空气是(),天空是(),使我总想 ( ),表示( )。在天底下, (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 (
20、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 (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 ( ),又叫人 ( ),既愿( ),又想 ( )。1、 文中画“”的句子中,“绿毯”指,“白色的大花”指。2、作者在写景物的同时,不忘写自己的感受。请用“”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出来。3、这段话主要写五、总结。板书设计西部: 草原丝绸之路白杨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师自我评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主备人:复审人:使用人:教研组长:第二单元第 5 课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 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21、7 个生字。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3. 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学习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完成导学案一、二。第二课时学习牧童、 舟过安仁。第三课时学习清平乐村居;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一、课前预习1. 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2. 自由读全诗,借助拼音读诗句,要求读得正确、流利。3. 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4自学生字词语。5. 借助工具书、注
22、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6. 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诗词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7. 资料链接:词: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唱歌,故唐、五代时多称“曲”、 “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词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阕。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二、预习交流、检测 1 自己读,小组间赛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提示“乐”、“亡”、“剥”、“遮”的读音。2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
23、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快乐- 清平乐剥落- 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 - 亡赖3. 师生互动交流对词语及诗词大意的理解及疑难的词句。4. 自己再次诵读全诗, 发挥想象,这三首古诗词中, 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怎样的乐趣?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5抄写生字。教师示范“蓑”写法。三、导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学习新课。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铺” 、 “六七里” , 让你感觉到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从“弄”
24、字,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再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诵读古诗,感受意境。2. 学习舟过安仁,合作探究:(1)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究弄懂。(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看到这样的一幕,假如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怎样的疑问?“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
25、什么?“怪生”一词,说明了诗人,原来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9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3)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诗人喜欢他们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4)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现出来。3学习清平乐村居(1)导入 。同学们,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吗?词, 有好多种类型。 一种类型,就有一个名字。 如: “ 卜算子咏梅”、“清平乐”今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 2022 年人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