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案 .pdf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案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二语文同步学案(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1-1 课内知识回顾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是(东晋)朝的(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后人称为(靖节先生) 是我国 (山水田园) 诗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品饮酒、 归园田居 、 五柳先生传 、 归去来兮辞 、闲情赋等二、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俨y n 然阡陌qi n m垂髫ti o 诣y间ji n 隔问津j n 此中人语y云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2) 仿佛若有光。仿佛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3)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4) 悉如外人。悉:都。
2、(5) 具答之。具:详尽,详细。(6) 问今是何世。世:朝代。(7)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 :详细地说出。(8) 皆叹惋。惋:惊讶、惊奇。(9) 便扶向路。扶:沿、顺着。向:先前(10) 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诣:拜见。(11) 处处志之。志:做标记。(12) 欣然规往。规:计划。(13) 未果,寻病终。未果 :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14) 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3. 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解释为:邀请。4. 古今异义(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古义: 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绝境 :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精选学习资料 - - -
3、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2)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 :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3)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 :古义: 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4)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 :古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5)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5. 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1) 成语:世外桃源。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 成语:豁然开朗。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
4、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3) 成语:无人问津。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二、重点句子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觉得这种景象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 (2)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明净的水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3)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4)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 ) 自己说祖上为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 )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
5、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三、课文理解陶渊明的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为现实?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不能变为现实,虽然这种理想只是他的一种空想,却对现实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积极意义:寄托作者的社会、政治理想,反映人民反压迫反战争的美好愿望消极意义: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1-2 巩固训练一、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4 分)A渔人甚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B.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6、页,共 12 页C寻病终寻向所志D. 诣太守,说如此不亦说乎二、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4 分) A便要还家 B屋舍俨然 C项为之强 D满坐寂然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 分)豁然( ) 俨然( ) 阡陌( ) 怡然( ) 垂髫( )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9 分) 1、欲穷其林 _ 2、仿佛若有光 _ 3、初极狭,才通人 _ 4、屋舍俨然_ 5、阡陌交通_ 6、不足为外人道也 _ 7、便要还家 _ 8、皆叹惋_ 9、欣然规往 _ 五、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8 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
7、论魏晋。四、特殊句式(1)省略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士也。 ( “”表判断)(3)倒装句:不复出焉。 (应为“不复焉出” )【中考链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8、,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设酒杀鸡作食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4、翻译句子(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9、闻,皆叹惋。译文: 22 短文两篇陋室铭1-2 课内回顾1. 主题: 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2. 作品作者简介:作者: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作品秋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题目解释: 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4. 重点字词解释(1)在:在乎、在于,动词。(2)名:名词作动词,著名。(3)灵:名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4)斯:指示代词
10、,这。是: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5)惟:只有,只要,唯独。(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德馨 : 品德高尚。(7) 乱耳:扰乱耳朵。乱,使动用法,使扰乱。(8)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动用法,使劳累。(9)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意为“有何陋”。(10)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定语“乱耳”后置的标志。1-2 【基础巩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一、解释加点的词语1、斯是陋室 2、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 4、往来无白
11、丁5、可以调素琴 6、阅金经7、无丝竹之乱耳 8、无案牍之劳形9、何陋之有【中考链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的写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有仙则名( ) (2) 斯是陋室( ) (3) 惟吾德馨( ) (4) 无案牍之劳形(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 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
12、中。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爱莲说1-1 课内知识回顾一、文学常识本文体裁是“说” ,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二、重点字词读音注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甚蕃 (f n) 淤泥 (y ) 濯(zhu ) 清涟 (li n) 枝蔓 (w n) 亵玩 (xi ) 隐逸 (y ) 颐(y ) 噫(y ) 三、解释重点实词甚蕃 ( 很多 ) 陶渊明独
13、爱菊 ( 惟独 ) 世人盛爱牡丹(非常)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惟独 )( 表示转折 )( 沾染污秽 ) 濯清涟而不妖( 洗涤 )( 清水 ) ( 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不枝 (蔓延 )( 分枝 ) 香远益清 ( 更加 )( 清香 ) 亭亭净植 (耸立的样子 )( 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观赏 ) ( 亲近而不庄重) 余谓菊 ( 我) ( 认为 )花之君子者也( 品德高尚的人 ) 陶后鲜有闻 ( 少) 宜乎众矣 ( 应当 ) (多)中通外直 ( 畅通挺直 ) 四、成语与名句。出淤泥而不染:从污泥中生出来,却不沾染污泥。比喻在污泥的环境里能保持纯洁,不受影响。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
14、,不拖泥带水。【重难点突破】一、一词多义之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二、理解性默写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 或托物言志 ) 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 _ 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 ,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 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 _ , 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 ”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中考链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案 2022 年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