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13课《认识液体》粤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13课《认识液体》粤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13课《认识液体》粤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越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3课认识液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第二课,本课安排了“能给水变个样吗”和“液体的特征”两个探究活动加“检查砂锅是否漏水”一个实践活动组成。活动一是通过把水装入气球中使其变成水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尝试改变水球的形状来观察描述水球变化的现象。活动二是指导学生将牛奶或食用油倒入不同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并通过观察描述它们的共同特征。实践活动就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人们常会将砂锅压入水中,观察内壁是否渗水。如果内壁渗水,说明砂锅有破损,不能使用。指导学生课后尝试利用这个方法检查家里的
2、砂锅。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物体都很熟悉了,但物体可细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学生却没有明确的区分方法,也就是对什么样的物体被称为液体,液体有什么样的特征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也较难区分出许多物体中哪一些才是液体。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给水变个样吗”和“液体的特征”这两个活动来认识什么液体是怎样的,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等特征。并能通过所学的液体特征的有关知识解决“检查砂锅是否漏水”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把水装入气球中,并改变它的形状。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水装入气球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让其思考怎水是没有一
3、定的形状的。并通过自己亲手尝试把水球改变成不同的形状来得出水是没有一定形状的结论。2.指导学生将牛奶或食用油倒入不同的容器中及在塑料板上的滴液流动情况,得出液体的共同特征。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尝试把牛奶或食用油这些与水不同的物体倒入不同的容器中。观察其形状的变化情况。再把水、食用油和牛奶滴在塑料板上观察滴液的流动情况,描述并得出牛奶和食用油与水之间的共同特征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会流动、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的液体。四、教学目标1.知道液体有确定的形状和确定的体积。2.通过“玩水球”和观察牛奶和食用油等的变化情况尝试归纳液体的特征。3.体验探究水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学以致用,能够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液体 三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13 认识 液体 粤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