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移动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移动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移动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移动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系部商学系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201104034325 学生周文龙指导教师董飞提交日期2015 年 5 月 15 日中工信商2015-JX16-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II 摘要移动互联网是全球在过去半个世纪的第 5 个新技术周期,新的技术周期将带来巨大的财富, 并将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庞大的就业时机。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里, 风险是与机遇并存的。 移动互联网凭借其便携性、 移动性、私人性等特点正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但是
2、移动互联网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也正将用户更多的个人隐私暴露在网络之中。用户的信息正在被网络运营商、 服务提供商或其他商家在用户未授权的条件下收集以及使用着,而且这些个人信息还存在着透过网络泄漏或者是被非法盗取使用的威胁,可能对用户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本文就从“攻击”和“防范”这两个方面来对移动互联网进行研究。阐述目前移动互联网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安全的重要性。对现有安全威胁以及表现形式做了分析,对为加强安全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做了较深入讨论,并描述了本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走向。 让人们明白各种网络攻击的原理与防范的方法。从而减少因网络安全问题所产生的损失。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安全防
3、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III Abstract Mobile Internet is the worlds fifth in the past half-century cycle of new technologies, new technology cycle will bring great wealth, and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industry and a hug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Bu
4、t in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he risk and opportunities. Mobile Internet With its portability, mobility,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being to provide users with a more personalized, higher quality network services, but the mobile Internet in providing high-quality servi
5、ce to users while also being more user privacy being exposed to the network. User information is being network operator, service provider or another merchant user is not authorized to collect under the conditions and using them, but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there are still leak
6、 or are used illegally stolen threat, may user cause very serious injury.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ttack and prevention to study two aspects of the mobile Internet. Explain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rrent security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mobile Internet and security. Existing forms of security thr
7、eats and do the analysis, respons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rengthen security to do a more in-depth discussion, and describ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is research. Allow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various network attacks prevention. Thereby reducing losses due t
8、o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arising. Key words : Mobile Internet, Information Security, Security Protect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IV 目录摘要. IIAbstract . III1 引言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1.3 研究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 2 -移动互联网概述 .- 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5
9、-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中的个人信息及安全 .- 7 -移动互联网环境中的个人信息.- 7 -移动互联网环境中的个人信息安全.- 9 -4 移动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 - 11 -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 . - 11 -5 移动互联网攻击 . - 13 -应用层攻击 . - 13 -中间层攻击 . - 14 -内核层攻击 . - 15 -物理层攻击 . - 16 -通信网络层攻击 .- 17 -6 应对策略及防护手段 . - 18 -移动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 18 -移动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防护. - 19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
10、结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 1 -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移动互联网在全球掀起了新的发展浪潮,特别是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移动应用和服务不断丰富,我国也进入了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一方面给用户带来了快捷便利的良好体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峻的信息安全挑战。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的开放性、 共享性、互连程度随之扩大。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信息网络涉及到国家的政府、军事、文教等诸多领域, 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许多信息是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商业经济信息、银行资金转账、股票证券、能源资源数据、科研
11、数据等重要的信息。其中有很多是敏感信息, 甚至是国家机密, 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电脑病毒等。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成为不同使用层次的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网络系统能够更加可靠地运行, 不受外来入侵者干扰和破坏。 所以解决好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 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无论是有意的攻击, 还是无意的误操作, 都将会给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电脑网络必须有足够强的安全防范措施。 无论是在局域网还是在广域网中,网络的安全防范措施应是能全方位地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和脆弱性,这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
12、性和可用性。本文就从“攻击”和“防范”这两个方面来对网络进行研究。阐述目前电脑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电脑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对现有网络安全的威胁以及表现形式做了分析与比较,对为加强安全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做了较深入讨论,并描述了本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走向。让人们明白各种网络攻击的原理与防范的方法。从而减少因网络安全问题所产生的损失。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 2 -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13、效率大为提高,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 但必须看到,紧随信息化发展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日渐凸出,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必将阻碍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有很多是敏感信息, 甚至是国家机密, 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电脑病毒等 。所以,信息的安全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研究意义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随着 Internet 的普及和电子商务、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 一方面 ,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和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 在国计民生和企业经营中的
14、重要性日益凸现; 另一方面 , 政府主管机构、 企业和用户对信息技术的安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和可发展性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 因此, 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角度来看, 加大发展信息安全技术的力度已刻不容缓。2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 Web 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推动力,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其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从最初简单的文本浏览、图铃下载等业务发展到当前的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业务形式,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
15、长为移动运营商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移动互联网的定义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整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即运营商提供无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 3 - 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移动互联网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web3.0。比方 dropbox,uDrop 这类应用就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等业务。 随着宽带无线
16、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 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移动网带来了无尽的应用空间,促进了移动网络宽带化的深入发展。 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长为移动运营商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小巧轻便”及“通讯便捷”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发展趋势及相关联之处。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 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 个性化的
17、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传统的桌面互联网相比较,移动互联网具有几个鲜明的特性:1便捷性和便携性。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网络是一张立体的网络,GPRS 、3G、4G和 WLAN或 WIFI构成的无缝覆盖, 使得移动终端具有通过上述任何形式方便联通网络的特性;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载体是移动终端。顾名思义, 这些移动终端不仅仅是智能、平板电脑,还有可能是智能眼镜、手表、服装、饰品等各类随身物品。它们属于人体穿戴的一部分,随时随地都可使用。2即时性和精确性。由于有了上述便捷性和便利性,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工作中的碎片化时间, 接受和处理互联网的各类信
18、息。不再担忧有任何重要信息、 时效信息被错过了。 无论是什么样的移动终端, 其个性化程度都相当高。尤其是智能,每一个号码都精确的指向了一个明确的个体。是的移动互联网能够针对不同的个体,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服务。3感触性和定向性。这一点不仅仅是表达在移动终端屏幕的感触层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 4 - 更重要的是表达在照相、摄像、二维码扫描,以及重力感应、磁场感应、移动感应,温度、湿度感应等无所不及的感触功能。而基于LBS的位置服务,不仅能够定位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 甚至
19、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趋向性,确定下一步可能去往的位置。使得相关服务具有可靠的定位性和定向性。4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和业务使用的私密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 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支付业务等。5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 在网络能力方面, 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 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以上这五大特性,构成了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生态。移动互联网已经
20、完全渗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方方面面了。什么是移动互联网?对此, 业界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 另一种观点认为,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本文在这里对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优劣势做了个简单的比较,如表1-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 5 - 表 1-1 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优劣势比较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优势1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信;2移动用户身份保持静态且唯一;3用户习惯于为业务的使用付费,多为前向收费模式;4) 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易于获得。
21、1业务和内容极大丰富;2依托电脑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输入、输出能力;3不存在电池续航问题,可以长时间上网。劣势1业务和内容的相对匮乏;2受限于终端的计算能力、输入输出能力;3电池续航能力差。1用户易于隐藏真实身份;2内容多以免费为主,开发商多项选择择后向收费模式;3用户上网需要一定的条件。IT 技术发展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发展周期一般会持续十年时间, 技术发展周期已在之前进入下一个重大计算产品发展周期,即“移动互联网”发展周期。图1 为 IT 技术发展周期。在最近几年里, 移动通信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 前景最诱人的业务之一。他们的增长速率是任何预言家都未曾预料到的
2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 6 - 图 1 IT 技术发展周期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经历了一下上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999 年中国移动运营商引入日本的分成模式;第二次浪潮是从2004 年开始,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 第三次浪潮在 2014 年,最重大的变化是运营商获得了4G牌照。中国具有全球最大的移动用户群,正在进入移动互联网需求的高速增长。PC互联网从 2000 万到 1 亿用了 6 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从2000 万到 1 亿用了 2 年。智能使用率、 3G和
23、 4G 网络覆盖率、移动上网资费的快速下降有效激发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增长。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阅读、 视频节目、 电商购物、公交出行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已到达数百亿次,而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这让服务提供商意识到移动应用的必要性, 纷纷开始规划和摸索进入移动互联网,客观上加快了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 Andriod 系统凭借开放和免费策略在中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曾几何时,移动互联网还仅仅被人们视作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事实上,传统互联网和电信业巨头采取的种种战略转型举措早已深刻说明,移动互联网不单是一种时髦应用,更是一股席
24、卷ICT 领域的破坏式的创新浪潮。人民网研究院29日发布 2013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 ,认为移动互联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它仍处在发展的早期,“变化”仍是它的主要特征,革新是它的主要趋势。1移动互联网超越PC互联网,引领发展新潮流。 有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早期形态,移动互联网 (无线互联网 )是互联网的未来。2移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催生新的应用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 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 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
25、共 25 页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 7 - 平台和模式都发生了改变。3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多样化。成功的业务,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支持。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新特点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网络、终端、用户等方面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不盈利的情况已开始改变,移动互联网已融入主流生活与商业社会,货币化浪潮即将到来。4用户期盼跨平台互通互联。目前形成的iOS 、Android、Windows Phone三大系统各自独立, 相对封闭、 割裂,应用服务开发者需要进行多个平台的适配开发,这种隔绝有违互联网互通互联之精神。不同品牌的智能,甚至不同品牌、类型的移动终端都能互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移动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2022 移动 互联网 个人信息 安全问题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