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枣儿.doc
《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枣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枣儿.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枣儿教学目标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3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作品
2、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目标导学二:通读文章,把握故事内容通读话剧,概括剧情。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目标导
3、学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1怎样认识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剧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19 课枣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