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新高考地区专用版阶段滚动检测 (四)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新高考地区专用版阶段滚动检测 (四)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新高考地区专用版阶段滚动检测 (四) .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阶段滚动检测(四)(第9、10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0吕梁模拟)三国时期曹植在七步诗中这样写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文中“漉”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必用的化学仪器是()A.漏斗B.蒸馏烧瓶C.分液漏斗D.蒸发皿【解析】选A。由信息可知,涉及过滤操作,需要漏斗;蒸馏需要蒸馏烧瓶,分液需要分液漏斗,蒸发需要蒸发皿。2.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的实验方法,以达到减少污染
2、,防止浪费等目的。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是()A.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CuSO4,并用少量品红溶液吸收尾气B.将CO还原Fe2O3后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C.用CCl4完成萃取操作练习时,将溴水改成碘水D.将Zn和稀硫酸制H2后的废液倒入水槽后再清洗玻璃仪器【解析】选C。A项中不能用品红溶液吸收尾气SO2;B项中CO还原Fe2O3后的尾气中含有CO,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D项中Zn和稀硫酸制H2后的废液不能倒入水槽。3.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选A。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不能用来溶解和稀释溶液,A错误; CO2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
3、H2O,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正确;生石灰可以和浓氨水中的水结合,同时反应放热,有氨气生成,氨气是碱性气体能用碱石灰来干燥,可以制得干燥纯净的氨气,C正确;碳酸氢钠不稳定,小试管中温度低,则大试管中装碳酸钠固体,小试管中装碳酸氢钠固体,小试管通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可以用于比较它们的稳定性,D正确。4.(双选)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溶液变浑浊酸性:盐酸苯酚B向10 mL 0.2 molL-1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1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1FeCl3溶液,
4、产生红褐色沉淀相同温度下:KspMg(OH)2KspFe(OH)3C测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Na与HCOONa溶液的pH,CH3COONa溶液的pH较大结合H+的能力:HCOO-CH3COO-D向KBr溶液中加入少量苯,通入适量Cl2后充分振荡,有机层变为橙色氧化性:Cl2Br2【解析】选A、D。A.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苯酚,可知酸性:盐酸苯酚,故A正确;B.NaOH过量,均有沉淀生成,由现象不能比较Ksp,故B错误;C.CH3COONa溶液的pH较大,可知CH3COOH的酸性弱,则结合H+的能力:HCOO-Br2,故D正确。5.(2020咸阳模拟)下列装置不能达
5、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无水MgCl2B.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C.制取金属锰D.利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解析】选D。在HCl气流中可抑制镁离子水解,可制取无水MgCl2,故A正确;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不能,洗气可分离,故B正确;点燃镁条,引发铝热反应,可冶炼金属Mn,故C正确;眼睛应观察锥形瓶中颜色的变化,从而判断滴定终点,操作不合理,故D错误。6.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稀硝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HNO3被Cu还原为NO2B.实验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
6、化性比稀硝酸的强C.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又可以和稀硫酸反应【解析】选C。A、稀硝酸被Cu还原为NO,故A错误;B、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应,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弱,故B错误;C、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正确;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可以和稀硝酸反应,故D错误。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
7、结论A将铝片分别加入浓HNO3和NaOH浓溶液中NaOH浓溶液中的铝片溶解铝不与浓HNO3反应B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有酸性物质生成C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生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D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待测液中含有SO42-【解析】选B。A.常温下,金属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并不是不反应,故A错误;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B正确;C.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与浓硝酸挥发出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白色固体,所以有白烟生成,故
8、C错误;D.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SO32-或SO42-,故D错误。故选B。8.炼油厂的废碱液含有废油、苯酚钠、碳酸钠等,实验室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处理废碱液获取氢氧化钠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CO2并通入废碱液B.用装置乙从下口放出分液后上层的有机相C.用装置丙分离水相中加入Ca(OH)2产生的CaCO3D.用装置丁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NaOH固体【解析】选C。A项、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包裹在碳酸钙的表面,不利于气体的制备,应选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故A错误;B项、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先从下
9、口放出下层液体,后从上口倒出上层的有机相,故B错误;C项、CaCO3不溶于水,则图中过滤装置可分离,故C正确;D项、在蒸发皿中蒸发结晶,不能在烧杯中蒸发结晶,且烧杯不能直接加热,故D错误。故选C。9.欲从含Br-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需经过一系列操作,实验装置及物质的性质如下:Br2CCl4正十二烷密度/gcm-33.121.590.753沸点/58.7676.82152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Br-且能进行尾气处理B.装置乙中选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l4,是因为Br2在正十二烷中的溶解度更大C.用装置丙进行蒸馏先收集Br2再收集正十二烷D.不能用装置丁长期贮存液溴【解
10、析】选C。装置甲通入氯气会将液体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不能用甲装置氧化废液中的Br-,进气管应插入液面以下,故A错误;比较图表数据,溴单质和四氯化碳沸点相近,萃取分液后蒸馏过程中不能得到纯净的溴,选用正十二烷,因正十二烷的沸点高,便于用蒸馏法分离,故B错误;溴单质沸点低于正十二烷,用装置丙进行蒸馏、先收集Br2再收集正十二烷,故C正确;液溴能腐蚀橡胶塞,储存时用玻璃塞且用水液封防止挥发,图中装置正确,故D错误。10.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SiO2、Fe2O3、Cu、K2SO4、KCl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和比例,设计的部分实验方案如图所示(所加试剂均足量),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X中必定存在KClB.蓝色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一定有Cu2+、Fe2+、H+,可能有Fe3+C.可以计算混合物中Fe2O3与Cu的质量比D.用稀HNO3代替稀H2SO4对实验结果无影响【解析】选C。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SiO2、Fe2O3、Cu、K2SO4、KCl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由实验可知,固体X溶于水得到溶液A与稀硝酸、氯化钡反应生成0.1 mol白色沉淀,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K2SO4,其物质的量为0.1 mol,溶液B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0.2 mol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沉淀,说明B中含氯离子,但由于上一步加入的氯化钡溶液,无法确定原固体是否含KCl
12、,固体A溶于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C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u2+,由于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说明固体中一定含Fe2O3,发生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Cu2FeSO4+CuSO4,固体C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固体质量减小,说明固体C中含有SiO2,固体C未完全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说明铜未完全溶解。上述分析可知固体中不一定含KCl,故A错误;上述分析可知蓝色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一定有Cu2+、Fe2+、H+,由于铜过量,一定不含有Fe3+,故B错误;m1为SiO2、Fe2O3、Cu的总质量,m2-m3为SiO2的质量,m3为未反应的铜的质量,结合反应方程式判断可
13、以计算Fe2O3与Cu的质量比,故C正确;用硝酸代替硫酸,铜会与硝酸反应无法判断Fe2O3的存在,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故D错误。11.KI是一种常用的试剂,其晶体有吸湿性。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而析出游离态的碘,使晶体变成黄色,利用含碘废水制取KI的实验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uI的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只有CuB.“滤渣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铁粉C.加入HI溶液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K2CO3,使制得的产品中KI纯度较高D.“调pH”后的具体操作,若为“加热蒸发溶液至析岀大量晶体,用余热把溶液蒸干”,则制得产品不纯,因为4KI+O2+2H2O4KOH+2I2;正确的操作应是蒸
14、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解析】选A。制备CuI沉淀的反应为2Cu2+I2+4S2O32-2CuI+2S4O62-,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2变为+1、S元素化合价由+2变为+2.5,I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1,所以被还原的元素有Cu、I,故A错误;通过以上分析知,滤渣2为Cu、Fe,其中Fe能循环利用,故B正确;过滤3后的滤液中含有过量的K2CO3,K2CO3和HI反应生成KI而除去碳酸钾,从而提高KI的纯度,故C正确;KI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导致产品不纯,所以“调pH”后正确的操作应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D正确。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
15、烯和聚乙烯互为同系物B.丙烯和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C.分子式为C4H10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有4种D.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可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除去【解析】选C。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所以二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丙烯中甲基中C原子采用sp3杂化,具有甲烷结构特点,所以丙烯中所有原子不能共平面,故B错误;分子式为C4H10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为醇,碳链结构为CCCC时,有两种;碳链结构为时,有两种,所以符合条件的醇有4种,故C正确;乙酸钠和乙醇互溶,所以不能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醇中的乙酸然后用分液方法分离,乙醇和乙酸互溶,可
16、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13.(2020湘潭模拟)化合物乙是一种治疗神经类疾病的药物,可由化合物甲经多步反应得到。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和乙所含官能团均为5种B.可用 NaHCO3溶液鉴别化合物甲和乙C.甲的分子式为C14H11NO7D.甲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乙能与NaOH溶液反应【解析】选C。甲含有酯基、硝基、醚键、碳碳双键和羧基;乙中含有酯基、酚羟基、氨基、醚键、溴原子,甲乙都含有5种官能团,故A正确;羧基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他官能团和碳酸氢钠不反应,甲含有羧基、乙不含羧基,所以可以用碳酸氢钠鉴别甲、乙,故B正确;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4H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新高考地区专用版阶段滚动检测 四 2021 化学 名师 讲练大 一轮 复习 鲁科新 高考 地区 专用版 阶段 滚动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