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伴性遗传教案和相关试题 .pdf





《2022年伴性遗传教案和相关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伴性遗传教案和相关试题 .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教材分析1本节主要讲述了染色体组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等内容。2本节教材中关于染色体组型的知识,是根据大纲规定在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3教材首先介绍了染色体组型的概念和人类染色体的几种类型,为染色体组型分析作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关于性别决定, 教材以人为例主要介绍了生物界普遍存在的XY 型性别决定方式。 在伴性遗传方面,以遗传学的经典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例,讲述了伴性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4这部分教学内容,实质上是关于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 (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2)性别决定的方式;( 3)伴性遗传的传递规
2、律。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重点落实方案重点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2XY 型性别决定方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0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3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落实方案1利用学生对染色体的行为等知识的复习,阐明染色体组型的概念。2结合人体染色体组型启发学生对性别决定的认识。3
3、通过复习遗传规律中基因的分离定律,明确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难点突破策略难点1人类染色体组型的分组特点。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突破策略1利用人类染色体组型的放大照片的剪贴了解其分组特点。2通过对人类红绿色盲的社会调查和系统分析,以及相关的遗传理论来解释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教具准备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大照片、剪刀、镊子、胶水、16K 硬纸板,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型的动画设计,三种遗传规律的总结投影,色盲检查图。学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的讲述和谈话,学生练习和推理相结合。以便做到:培养兴趣,强化思维,反复练习。课时安排
4、2 课时第一课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0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过程导课首先录像展示鸡蛋孵化小鸡生长发育成鸡的简短而生动的画面,以及公鸡和母鸡的录像。请学生看录像回答以下问题:(1)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2)在生物界,同是由受精卵为发育起点的个体,在它们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性?(3)雌雄个体为什么在有些遗传性状上表现得有所不同?(4)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些问题。教学目标达成为弄清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规律,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染色体组型,以及如何对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一、染色
5、体组型1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勾画出染色体组型的概念,并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句,重点记忆。2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根据所学知识, 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最为清晰, 为什么?在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组成是怎样的?(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可画一个染色体组成的简图。 )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可以将由着丝粒向两个末端伸展的部分分为染色体的两条臂长臂和短臂,再根据两条臂的长短和有无,可以找出某种生物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将染色体的形态分成几个类型并分组。给学生约20 分钟时间,对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计数、配对、分型、分组和剪贴。实验中应注意:1实验操作过程中,应
6、遵循先排列、再分组、后粘贴的原则,不要边排列边分组边粘贴。否则,发生错误之后,已粘贴上的染色体不易取下来。2粘贴染色体时,操作者应平静呼吸,以免将已排列好的染色体吹散、丢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0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粘贴完成后,请几位学生将自己做的染色体剪贴图进行投影,说出自己的计数、配对、分型和分组剪贴的原因,大家共同讨论、分析所做的分型、分给剪贴有无道理、有无规律。观察提示: 总结分析结果: 染色体的分型确实有一定规律。演示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动画课件。 (分男性和女性两套动画)学生观察并回答
7、,将四种分型类型画在书上。教学目标巩固1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间期C有丝分裂后期D有丝分裂前期分析: 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某一种生物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在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大小比较清晰。答案: A2下列染色体具有随体的是()A中着丝粒染色体B亚中着丝粒染色体C近端着丝粒染色体D端着丝粒染色体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每一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彼此以一个着丝粒相连。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可以将染色体分为4 种类型: 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
8、端着丝粒染色体和远端着丝粒染色体。在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末端,有时可以见到连着一个球形小体,叫做随体。答案: C3分析染色体组型有何意义?答案: 生物染色体型代表了生物的种属特征,因此,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对于探讨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机理、动植物的起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4人体性染色体X 和 Y 分别属于()AC 组和 B 组BC 组和 G 组CA 组和 D 组DE 组和 F 组分析: X 染色体大小介于6 号和 7 号之间,亚中着丝粒,无随体,应属于C 组染色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0 页名师精
9、编优秀教案Y 染色体最小,两条染色单体的长臂常并拢,近端着丝粒,无随体,应属于G 组染色体。答案: B布置作业大家剪贴的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型和动画媒体演示的人类两种性别体细胞中染色体组型分析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结课对于染色体组型的分析和研究,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 主要是根据染色体上的着丝粒的位置来进行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方法。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20 世纪70 年代,染色体显带技术的出现,为识别和分析每条染色体提供了更精确的标记。板书设计第三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一、染色体组型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2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根据3染色体的分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课教师提
10、问: 在上节课, 我们分析了人类两种性别的染色体组型,请大家回答发现了什么问题?(与此同时演示两种性别的染色体组型的电脑动画,其中男女性不同的染色体在不停闪烁)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开始阐述新知识。教学目标达成在人类两种性别的体细胞染色体中,两性均相同的叫常染色体,如122 号染色体;不相同的叫性染色体,如人类的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我们今天研究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就与性染色体有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0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二、性别决定(板书)1概念:所谓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11、。2性别决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XY 型和 ZW 型。这是由生物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的差异决定的。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 型。其中,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示;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 表示。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以XY 为男性, XX 为女性,请同学们写出在正常自然情况下,男女婚配后,所生孩子的性别比例。完成后用投影片提出实际问题:“生男生女由女方决定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在战争年代,有一个国王想让他的国家男丁多些,而制定了一条法律问国王能如愿吗?为什么?”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运用刚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
12、口教育。教师讲述:人们在对遗传现象进行研究时发现,有些性状的遗传现象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就是伴性遗传。三、伴性遗传1阅读课本P39,画出伴性遗传的概念。2阅读课本P39,了解色盲症是怎样发现的,如何解释红绿色盲的现象。还要从中让学生悟出科学家如何善于捕捉现象的细微之处并及时分析研究的科学素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接着用投影片投影“一个色盲患者家系谱”,让学生从这个色盲患者家系图谱中找出特点。 教师应着重讲解色盲遗传机理,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婚配六种情况的基因型和外在表现型,然后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写出遗传方式图解,每一种婚配的遗传方式,请学生代表在投影仪上叙述讲解自己的答案,经过讲评纠错,共
13、同总结出色盲遗传规律及特点。最后向学生指出伴性遗传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提示引导学生结合新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提问、讨论和答辩,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对已知结论和未知事物进行怀疑、联想和想象。教学目标巩固1根据基因B 和基因 b 的显隐性关系,说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解析: 红绿色盲是最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对这一病症的解释是这样的:红绿色盲症是位于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 Y 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而没有这种基因。因此,红绿色盲基因是随着X 染色体向后代传递的。答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14、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0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2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是什么?解析:红绿色盲基因b 位于 X 染色体上,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这种传递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答案: 交叉遗传。3一个色觉正常的妇女,她的双亲色觉正常,其哥哥是色盲患者。写出遗传图谱,并计算该妇女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几率。解析: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是交叉遗传。双亲色觉正常,说明其父亲的基因型是XBY,其母亲的基因型中有色觉正常的显性基因XB,其
15、哥哥是色盲患者,基因型为XbY,其中 Xb来自于母亲,所以其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XBXb与 XBY 婚配,其女儿肯定色觉正常,但有 50%的可能性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答案:4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大于女性发病率的现象与人类的染色体组型有什么关系?答案: 女性有两条X 染色体,必须是这两条染色体上同时具有红绿色盲基因时才会发病,而男性只有一条X 染色体,只要这条X 染色体上有红绿色盲的基因就会发病,所以,男性红绿色盲的概率总是大于女性。5已知色盲和血友病分别由位于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 和 h 控制。甲乙两女人(丈夫都正常)婚后,甲女人的子女中,女儿均正常,两个儿子中的一个是色盲患者,另一个是
16、血友病患者。乙女人的女儿均正常,两个儿子一个完全正常,另一个既患色盲又患血友病。甲乙两女人的基因型分别是_过程和 _过程。解析:色盲基因(b)和血友病基因(h)都是伴 X 隐性遗传病。甲女人的色盲儿子(无血友病)的基因型为XbHY,另一个血友病儿子(无色盲)的基因型为XBhY,因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所以甲的基因型为XbHXBh。乙女人的色盲兼血友病儿子的基因型为XbhY,另一个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XBHY。同样,因儿子的X 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所以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0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的基因型为
17、XBHXbh。答案: XbhXBhXBHXbh6控制外耳道(或耳廓)多毛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Y 染色体上。想一想,这一性状的遗传会表现出怎样的特点?答案: 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无 Y 染色体, 所以外耳道多毛这一性状的只能遗传给男性。结课本节课, 我们共同学习了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有关内容;了解了生物界性别决定的两种方式: XY 型和 ZW 型。对于伴性遗传,我们通过对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的分析,揭示了X 连锁隐性遗传的规律,并进一步推理出人类伴性遗传的特点,并使之应用于实践,对我们所知的一些遗传病的传递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板书设计第三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二、性别决定1概念2性别决定的方式:X
18、Y 型和 ZW 型三、伴性遗传1概念2色盲病的发现3红绿色盲基因的遗传特点备课资料一、植物的性别决定在植物体的性别决定中,有以下几种性别决定方式:1基因决定性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0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一对等位基因决定性别一些植物的性别差异不是由整个性染色体所决定,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石刁柏在正常情况下是雄雌异株植物。但有时在一个群体中可见雌雄同株的个体, 它的雌花中有退化的雄蕊,而雄花中有退化而无功能的雌蕊柱花,甚至还可以产生成活的种子。如将这些种子种下会出现3/4 雄株和 1/4 雌株,表明
19、是一对基因分离的结果。如把分离出的雄株与正常雌株进行杂交,其中有大约1/3 雄株的杂交后代完全为雄株,其余 2/3 杂交后代中雌株雄株11,可见雄性基因对雌性基因呈完全显性作用。在群体中,雄株大都处于杂合状态。(2)一组复等位基因决定性别葫芦科的一种植物喷瓜,其性别是由1 个基因座位的3 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即 aD、a和 ad。aD对 a和 ad为显性, a对 ad为显性。 aD决定雄性,a决定雌雄同株,ad决定雌性,它们的不同组合决定植物的性别。aDa和 aDad为雄株, aa和 aad为雌雄同株, adad为雌株。不存在纯合的aDaD,表明 aD可能有显性纯合致死作用。(3)两对等位基因
20、决定性别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正常的雌雄同株玉米雌花序由显性基因 Ba 控制, 雄花序由显性基因Ts 控制, 基因型为BaBaTsTs。当基因 Ba 突变为 ba 时,基因型 baba 就会使植株不能长出雌花序而成为雄株,其基因型为babaTsTs或 babaTsts。当基因 Ts突变为 ts 时,基因型tsts 就会使植株的雄花序变为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基因型为BaBatsts 或 Babatsts。当 ba 和 ts 分别为隐性纯合即babatsts时,雄花序上长出雌穗,变成雌株。2染色体决定性别(1)雄异配子型a由 X 和 Y 染色体之间的平衡决定性别的XY 型。如女娄菜就属于XY 型性别决
21、定,Y 染色体携带决定雄性的基因,具有决定雄性的作用,因此,合子含有Y 染色体时,它就将发育成雄株。Weastergand ( 1948)通过染色体缺失的观察证明了女娄菜Y 染色体上有4个在性别决定中具有不同作用的区段,为雌性抑制区,可使带有Y 染色体的合子发育成雄株, 缺失这个区段的植株是两性的;为促进雄性可育区,当这个区段缺失时,就产生雌性植株;为雄性可育区,携带雄性可育基因,这个区段缺失时,形成雄性不育株;为X染色体的同源区。在X 染色体上有与Y 的非同源部分,并且决定雌株的基因大部分基因在X 染色体上。b由 X 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间的平衡决定的XY 型。酸模草及其近缘种内,在人工诱导的
22、三倍体和四倍体后代中,有一些具有几种染色体数目的植株,这些植株像果蝇一样,性别是由 X 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间的平衡决定的,与Y 染色体的关系很小。c属于 XO 型的雄异配子型。苦草、秦椒和薯蓣属中的Dioscorea sinuata均属于 XO性别决定方式。(2)雌异配子型在被子植物中,已知有草莓属中的Fragaria elatior 和委陵菜属中的金露梅等,它们的雌株为ZW 型,雄株为ZZ 型。3环境条件性别植物中由环境条件决定性别的例子很多,这类植物也没有决定性别特别的遗传基础,性别的分化决定于所处的内外在环境条件。瓜类是雌雄异花而同株的植物。已知对黄瓜早期施用多量氮肥可以促进雌花形成,缩
23、短每日光照时间也可增加雌花;CO2有促进雌花的作用。在雌雄异株的大麻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有时可以引起性返转。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0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由环境决定性别的生物并非自身没有决定性别的遗传基础或基因,恰恰相反, 这类生物很可能包含了决定雌性和雄性的两套基因,因而具有向两种性别分化的可能性。至于哪套基因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一定的内、外在环境条件。二、性别决定与生男生女的理解有一些生物常识的人都有认识: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方。实际上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生男孩或生女孩的决定因素有很多。1X 精子与 Y
24、 精子的数量和活力差异通常男性精液中X 精子数比 Y 精子数多两倍左右。X 精子头部较大,呈椭圆形,游动缓慢,但耐酸力强,寿命较长,在子宫中可存活3天; Y 精子头部较小,呈圆形,尾巴较长,体轻,行动较敏捷,但耐酸力弱,很快会死亡,在子宫中仅存活1 天。2受精过程对生男生女的决定女性排卵期是28 天左右,左、右两侧的卵巢通常按月经周期轮流排卵一个。在月经周期的第 1216 天,卵由卵巢表面脱落而排出,从输卵管壶伞进入输卵管壶腹部,等待精子的来临。射入阴道的精子平均有4 亿个左右,大部分在极短的时间内被阴道的酶和酸性所扼杀,存活的 X 精子和 Y 精子以每分钟23 毫米的速度向卵所在的输卵管壶腹
25、部游动。精子从阴道穿过子宫颈粘液,上行经子宫腔到达输卵管壶腹部,要经过较长的游动路程(18 厘米左右) ,在这运行过程中,精子大部分失去活力或死亡,能到达输卵管壶腹部的精子不过200个左右,最后只有一个精子与卵结合。是X 精子还是Y 精子先达到终点与卵结合,这就决定了孕妇是生男还是生女。3受精过程对生男生女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内环境为酸性,而子宫颈、 子宫和输卵管的内环境为碱性,随着排卵期的接近, 女性体内分泌液碱性浓度会增加,女性在性兴奋时,阴道和子宫会分泌大量的碱性分泌液。在外在因素或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若女性子宫、输卵管中分泌液的碱性增加,都有利于两种精子的生存和活动,但对 Y 精子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伴性遗传教案和相关试题 2022 年伴性 遗传 教案 相关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