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优秀实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愤》优秀实用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示儿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无忘告乃翁。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十一月四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铁马冰河入梦来。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阴人,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收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主要作品有复
2、失地的爱国热情。主要作品有游游山西村山西村、书愤书愤、临安春雨初临安春雨初霁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钗头凤钗头凤 、示儿示儿等。诗集有等。诗集有剑南诗稿剑南诗稿,其中词作,其中词作钗头凤钗头凤和诗作和诗作示儿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际遇。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但在政治斗争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
3、自己的理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想。 嘉定二年(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岁的老诗人,抱着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死前恨不见中原”的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检查预习:检查预习:1、陆游,字、陆游,字,号,号,山阴(浙江绍兴),山阴(浙江绍兴)人。人。(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句,四联名称依次为句,四联名称依次为,。、解释加点的词:、解释加点的词:中原北望中原北望气气如山
4、气:如山气:楼船夜雪瓜洲楼船夜雪瓜洲渡渡渡:渡:千载谁堪千载谁堪伯仲伯仲间伯仲:间伯仲:务观务观放翁放翁南宋南宋剑南诗稿剑南诗稿七律七律首联首联颔联颔联颈联颈联尾联尾联悲愤悲愤渡口渡口兄弟,引申不相上下兄弟,引申不相上下创作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年),
5、此时陆游已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激愤。的满腔激愤。 注意: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早岁早岁/ /那知那知/ /世事世事/ /艰,艰,中原中原/ /北望北望/ /气气/ /如山如山。 楼船楼船/ /夜雪夜雪/ /瓜洲瓜洲/ /渡渡,铁马铁马/ /秋风秋风/ /大大/ /散关散关。 塞上塞上/ /长城长城/ /空空/ /自许,自许,镜中镜中/ /衰鬓衰鬓/ /已已/ /先斑
6、。先斑。 出师出师/ /一表一表/ /真真/ /名世名世,千载千载/ /谁堪谁堪/ /伯仲伯仲/ /间!间!陆陆 游游书书 愤愤 前两联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重读;“楼船楼船夜雪夜雪” “” “铁马秋风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炽热的感情热的感情读出。读出。 后两联侧重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写现在。“塞上塞上”两句集中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表现了诗人的悲愤悲愤;“出师出师”两句是诗人以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这首诗的这首诗的基调基调是是悲
7、愤悲愤,然而,然而并并不绝望,不绝望,还有还有豪壮的感情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蕴藉其中。 书:愤:书写书写愤懑,悲愤愤懑,悲愤 书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陷的故土。) “书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曾记得二十
8、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书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 “书书” :年事已高、壮
9、志未酬之情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真羡慕诸葛亮,他在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出师表里表里表达了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的决心,(他确实做到(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又有谁能和他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又有谁能和他相比呢?相比呢?“书书”: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愿 (回顾)诗人(回顾)诗人“书书”了哪些事?了哪些事? 首联首联 “书书” 颔联颔联 “书书” 颈联颈联 “书书” 尾联尾联 “书书” 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早年恢复中原
10、之志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两次抗金胜利之役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诗题为诗题为书愤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事而“愤愤”?作者?作者“愤愤”的根源又是什的根源又是什么?么? (从诗中找)(从诗中找)A忧愤国家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感情?v作者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作者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
11、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B、对比手法:、对比手法: 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和现实的对比。 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 A、借古讽今(用典)、借古讽今(用典) : 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千载以下。 v 拓
12、展思考:拓展思考:请用比较的方法进一请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步理解书愤书愤和和蜀相蜀相这两首作这两首作品,品, 并找出两首诗的异同。并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点:相同点: 1.背景:背景:书愤书愤和和蜀相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都作于动乱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壮志未酬)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壮志未酬) 不同点:不同点: 1.情感:情感: 蜀相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 陆游的陆游的书愤书愤则表达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了收复失地的壮
13、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写作手法: 蜀相蜀相借乐景抒哀情: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映阶碧草 ”; 书愤书愤以典明志、以典明志、借古讽今借古讽今+ 对比手法对比手法(两个对比两个对比) 3.作品风格:作品风格: 杜甫杜甫 沉郁顿挫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 陆游陆游 沉郁豪雄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以愤为意脉,,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笔力雄浑。) 总结总结 : 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这样的遭遇不只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这样的遭遇不只是一个人的,诗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是一个人的,诗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永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句话说恒的主题,有句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国家不幸诗家幸”,每当国家危亡时刻,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每当国家危亡时刻,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发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发挥到无人企及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在挥到无人企及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在他的诗歌中,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他的诗歌中,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游诗歌的灵魂。为陆游诗歌的灵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