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认证基础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C认证基础培训.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C认证基础培训认证基础培训2目录v第一章认证概述v产品认证简史v产品认证模式v产品认证的法律、法规依据v中国的产品认证制度v产品认证的规则和程序v特殊情况的有关规定3目录v第二章 名词和术语v申请人、持证人、制造商v工厂、OEM工厂、ODM工厂v供应商v一致性v例行检查v确认检验、定期确认检验4目录v运行检查v第三章 认证申请v申请资料v认证实施v认证更改v获证后的监督5目录v第四章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v制定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依据v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主要内容v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v第五章 质量体系文件v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确定的文件6目录v记录的管理v第六章内部审核v 审核目的v
2、审核范围v 审核准则7第一章认证概述-产品认证简史时间进程行业/标志19C初原始认证活动出现19C中叶 实际上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出现电器、锅炉等工业产品20C50年代基本上普及到所有工业发达国家,标志有:CE、ENEC、UL、CSA等20C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认证制度CCIB、CCEE(这两标志在2002年被ccc标志代替)8第一章认证概述-产品认证意义v1 产品认证是贯彻有关安全法规和产品标准的有效措施;v2 产品认证可规范工厂的生产活动,提高其制造水平,保证产品质量;v3 实施产品认证,为顾客提供信心和保护消费者利益;v4 产品认证可促进国际贸易,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
3、利益。9第一章认证概述-产品认证模式认证模式型式试验质量体系检查/评价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工厂抽样检验质量体系监督检查1234567批量检验8100%检验10第一章认证概述-产品认证依据v1、法律、法规、规章依据v 依据国家法律开展认证工作,如:v 产品质量法的第13、14、15条等;v 通过政府决议以专项法规或行业法规建立认证制度,如:v 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第4、6、24条;v 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的第2、3、4条;v 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的第38条等。 v 认证标志通过商标法注册。11第一章认证概述-产品认证依据v2、技术依据v 国际标准;v 区域标准或团体标准;v 国家标准;v 行
4、业标准;v CQC认可的其他标准。v3、合同v 双边或多边技术合同中有关产品质量的规定12第一章认证概述-产品认证制度v1、强制性产品认证 主要有:v 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CCIB);v 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制度 (CCEE);v 2002年5月1日起统一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CC)对19类132种产品实施强制性人品认证。v2、自愿性产品认证v CQC2002年7月公布了认证目录,包括17类188小类产品,主要涉及产品的安全性能。13第一章认证概述-产品认证规则和制度v1、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实施规则v 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范围、认证模式、适用的标准等11条。v2、CQC自愿性产品认证的实施规则
5、 (略)v产品认证的程序v认证申请-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抽查检测-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的监督14第一章认证概述-特殊情况的有关规定v1、无需办理强制认证的产品范围v 外国驻华使、领馆、办事机构、入境人员从境外带入境内的自用物品(不含从出国人员服务公司购买的物品);v 政府间援助、赠送的物品;v 展览品(非展销品);v 特殊用途(军事等目的)的产品。15第一章认证概述-特殊情况的有关规定v2、可免于办理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范围v 为科研、测试需要进口和生产的产品;v 以整机全数出口为目的而用进料或来料加工方式进口的零部件;v 根据外贸合同,专供出口的产品(不包括该产品由部分返销国内或内销的
6、);v 为考核引进技术生产线需要进口的零部件;v 直接为最终用户维修目的而进口和生产的产品,为已停止生产的产品提供的维修零部件;v 其它特殊情况的产品。16第二章 名词和术语v申请人申请人-申请产品认证的组织v持证人持证人-持有产品认证证书的组织v制造商制造商-控制产品制造的组织v工厂工厂-对认证产品进行最终装配和/试验以及v 加施认证标志的场所vOEM工厂工厂-按委托人提供的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及检验要求生产认证产品的工厂v ODM工厂工厂-按委托人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和检验认证产品的工厂17第二章 名词和术语v供应商供应商-为工厂认证产品提供元器件/零部件/材料的组织v工厂质量保证能
7、力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工厂确保认证产品持续满足v一致性一致性- 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特性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特性的符合程度v例行检验例行检验-为剔除生产过程中偶然性不良,通常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产品的某些安全、EMC等特性项目进行的100%检验。18第二章 名词和术语 13/29v确认检验确认检验-为验证产品是否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v定期确认检验定期确认检验-为验证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持续满足认证产品的使用要求,工厂应策划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检验的方法有4种)v运行检查运行检查-在校准周期内,为判定测量设备的预期功能是否适用于产品检验,以适宜的频次、适用特定的方法
8、对测量装置进行的检查19第三章 产品认证程序v1、认证申请v申请人 (见第二章的术语)v申请方法 登录CQC网站v申请资料v申请书v注册证明(申请人、制造商、生产厂)v交易合同副本(申请人为销售者、进口商时)v代理申办机构的有关资料(如有时)20第三章 产品认证程序v续上页v工厂检查调查表及其要求的附件v申请认证产品的描述v认证实施规则规定的文件资料,如主要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清单等。v2、认证实施v 流程-:受理-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认证结果评定及批准认证证书发放21第三章 产品认证程序v续上页v初始工厂检查的内容内容包括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的一致性的检查v初始工厂检查的结论:结论:
9、有4种,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论一致,在此略。v 导致工厂检查不通过的事实有:导致工厂检查不通过的事实有:v a、没有必需的生产设备;v b、没有必需的检测设备以完成认证实施规则要求的例行检验和/或确认检验;v c、没有生产人员、检验人员,或生产人员、检验人员不能胜任本职工作;22第三章 产品认证程序v续上页vd、不具备必要的环境以保证认证产品的质量;ve、发现的不符合项证实产品在安全、EMC、健康、环境特性方面存在严重隐患;vf 、 发现的不符合项证实工厂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要求;vg、发现的不符合项证实质量体系全面失控、生产过程严重失控。23第三章 产品认证程序v3、认证更改v
10、更改类型:v 商标更改;v产品名称、型号更改;v增加或减少产品型号;v生产厂名称或地址更改(包括地址名称变化、搬迁等);v持证人名称或地址更改(包括申请人名称更改);24第三章 产品认证程序v接上页v制造商名称或地址更改;v产品认证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或认证实施规则的更改;v明显影响产品安全性能的设计和规范更改,如获证产品的安全件更换;v生产厂的质量体系更改,如所有权、组织机构或管理者发生变化;v其它更改。25第三章 产品认证程序v4、获证后的监督v监督类别:定期监督和特殊监督v需要特殊监督的情况情形:v a、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者用户提出投诉并经查实为持证人的责任时;v b、C
11、QC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有怀疑时;v c、有足够信息表明因工厂变更组织机构、声场、条件、质量体系,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的一致性是;v d、有足够的证据是CQC对工厂失去信任时等。26第三章 产品认证程序v监督的方式v a、监督检查(包括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和v 产品一致性检查);v b、监督检验v 同一种类产品每次抽取一种以上规格型号产品,原则上每一申请单元的所有系列产品在获证后v 监督结论 有4种,在此略27第四章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v制定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依据v 1、WTO的原则v 2、法律、法规、规章v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主要内容 1、职责和资源 2、文件和记录 3
12、、采购和进货检验28第四章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v续上页v 4、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v 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v 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v 7、不合格品的控制v 8、内部质量审核v 9、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v 10、包装、搬运和储存29第四章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v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v 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见复印资料30第五章 质量体系文件v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确定的文件v体系文件的层次 同ISO9001的层次文件相同v至少需要编制的文件:v 1.人员的职责及相互关系;v 2.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v 3.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控制程序;v 4.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v 5.质量记录控制程序;v 6.
13、 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31第五章 质量体系文件v质量记录v产品认证记录的主要类型:v 1.认证标志认证使用情况记录;v 2.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v 3.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定期确认检验记录v4.对关键过程或工序的监控记录、以及设备维修保养记录32第五章 质量体系文件v5.例行检验记录v6.校准记录v7.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措施的记录v8.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v9.内审结果的记录v10.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的投诉记录v11.内审发现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记录33第六章 内部质量审核v1.内部审核的目的v 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v2. 内部审核的范围v 原则上应包括与认证产品质量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场所、产品和所涉及的所有质量活动。v *针对特定的时期和目的,可在部门或场所、产品中确定一定的审核范围,但每年至少应覆盖一次。34第六章 内部质量审核v3.内部审核准则v 认证产品相关标准和补充技术要求;v 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则)及补充要求;v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v 组织的质量体系文件;v 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相关规定和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