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4).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4).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适用于全国统一使用的新部编版(2019)语文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 (考试时间:90分)姓名:_ 班级:_ 考号:_1看拼音,写词语。 n jnk wilo _y bnqio jinchn di_2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每天晚上,妈妈总是把床铺_(p p)铺_(p p)好。优美的曲_(q q)调飘荡在弯曲_(q q)的林间小路上。3读拼音,写字词。 春风吹拂着大地,柳枝的jng_又软又nn_,枯wi_了一冬的小草伸出了小脑袋,qio_着外面的世界,无叶梅的花朵密密地,重di_在一起,jn_匀地开满了树,没有一点空x_,漂亮极了。草坪又大又绿,zhn_满了整个co_场,在上面踢球
2、真是太sh_服了。4填数量词。_轮船_竹子_昆虫_薄雾_山峰_暴雨_闷雷_彩虹_森林_画卷_陆地_资料5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篇课文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进行描写的。B.课文启发我们要细致、连续地观察周围的事物。C.课文重点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6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 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7本组词语中,有一个不是同类的_水稻玉米小麦米饭高粱8根据意思写出
3、诗句。横看是蜿蜒起伏的山岭,侧看是巍然耸立的险峰。_ 9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蜗牛(w w ) 均匀(jn jn ) 枯萎 (wi wi )10理解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_11词语综合运用。“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1构成“蟋蟀”一词的两个字都带有“ ”旁,带有这个偏旁的字一般都和 有关,带有这个偏旁的两字词语还有 、 。2“随遇而安”一词中“随”的意思是 ,词语的意思是;句中哪些地方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用“ ”画出来。3“慎重”的近义词是 ,这个词语写出蟋蟀选择住址的态度;“温和”的近义词是 ,阳光还可
4、以用词语 来描写。“温和”在字典里的意思有气候不冷不热;性情、态度不严厉,不粗暴。句中“温和”的意思是 ,用它的另外一个意思写一句话:12按要求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1近义词)弯曲 牢固2(反义词)均匀 引人注意13根据意思写词语。1坚固,结合紧密,不容易破坏。( )2舒适。 ( )3极其认真、仔细地看。 ( )14课内古诗赏读。 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指极短的时间。_江海汇合之处。_(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是从_(视觉 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4 四年级 上册 语文试题 第三 单元 检测 答案 人教部编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