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体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体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第1条 支护工必须熟悉本工作面煤层、顶板特征,顶板管理方式和所采用支柱的性能、结构原理及使用维护方法,经培训考核合格,严格按作业规程及本规程的规定操作。 第2条 进入工作地点后,必须首先敲帮问顶,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第3条 随时注意(听和看)工作面的动态,若发现异常现象(如:有巨大轰隆声或支架突然大量折损或钻底、顶等),立即撤离工作面所有人员到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再进行处理。 第4条 工作面的基本支架和特殊支架应符合工程质量标准,并达到以下要求: 1所有支架必须按统一编号有序架设,必须拉线支设,柱距、排距和控顶距等要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2支架迎山
2、有力,迎山角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3顶梁必须与顶板紧密接触,不得张口,若顶板不平必须用楔子或背板等背实;顶板破碎时,应密背护顶;局部冒顶造成梁上空顶时,要用木料在梁上摆成三角形或“井”字形使之接顶背实。 4支柱与底板要全面接触,不准打在浮煤、浮矸上。坚硬底板要凿柱窝或打麻面,松软底板,支柱必须穿鞋,其规格和材料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5支柱要打紧,可在柱顶上加楔,但不准打重楔。 第5条 单体液压支柱的支设最大高度应小于支柱设计最大高度的0.1米,最小高度应大于支柱设计最小高度的0.2米,当采高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换相应高度的支柱。 第6条 工作面内不得使用不同性能的支护,特殊情况下需使用时,必须制
3、定专门措施。 第7条 工作面支护工要和回柱工、风镐工、攉煤工、采煤机司机协调操作,并注意以下事项: 1落煤后,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的平行作业距离及时支护。 2采煤机割煤、风镐工落煤等超过规定控顶距离时,支护工有权要求停止采煤,支齐支柱或放顶后,方可继续采煤。 第8条 架设支柱时,其下方不得站立人员,防止挂梁时脱落伤人。 二、准备、检查及处理 第9条 准备: 备齐锤、铁锹、尖铺、撬棍、铅丝、卸载手把,液压升柱器、斧子、锯、量具等工具。所有工具应牢固可靠,铁锹、尖铺、斧子和锯应锐利,液压升柱器应无断裂,横模、U形夹、连接螺丝、旋转爪、压杆等要齐全、灵活可靠。 第10条 检查与处理: 1检查工作地点的
4、顶板、煤帮和支护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2查单体液压支柱时,发现三用阀失效、漏液、变形、弯曲、活柱表面锈蚀、两个以上小爪或子柄损坏时,必须及时更换。 3检查铰接顶梁时,发现两端接头损伤裂纹、各部焊缝开裂、弯曲、变形、耳子变形、连续缺牙不能卡住支柱、销子弯曲或无销时,应立即更换。 4检查注液枪时,发现漏痕、损坏、变形、无密封圈或出液不正常时,应该立即配合有关人员修补或更换。 5应经常敲帮问顶,发现活矸、伞檐、顶板离层、顶板破碎、冒顶或片帮危险时,人员要站在斜上方用长把工具撬落或及时架设临时支护进行维护。 6滑移支架移架前应检查支架有无歪斜、倒架、咬架现象;每架间的间距是否符合
5、规定,顶梁与顶板有无接触不严的现象;柱腿有无漏液,支架有无缺柱现象等。 三、缓倾斜、倾斜工作面基本支护操作 (一)单体液压支护操作 第11条 带帽点柱操作及注意事项: 1操作顺序:量好排、柱距清理柱位竖立点柱用注液枪冲洗注液阀煤粉将注液枪卡套卡紧注液阀给柱带帽供液升柱。 2注意事项。柱帽应用0.30.10.05米的木板或半圆木,用半圆木时平面朝上。每根柱只准带一个柱帽,严禁带双柱帽。 第12条 铰接顶梁与单体液压支柱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1操作顺序: 挂梁插调角楔背顶清理和定柱位立柱供液升柱(使用顶网的工作面应先挂网后,再按其顺序进行操作)。 (1)挂梁。一人站在支架完整处两手抓住铰接顶梁将之
6、插入已安设好的顶梁两耳中,另一人站在人行道,插上顶梁圆销并用锤将圆销打到位。 (2)插调角楔。将顶梁托起,由下向上插入调角楔,使梁与顶板留有0.1-0.15米的间隙。 (3)背顶。按规定数量与上架棚子背顶材料交叉背好,并用锤打紧水平楔。 (4)清理和定柱位。根据作业规程的规定确定柱位,清扫柱位浮煤,凿柱窝或麻面,需穿鞋时,将鞋平放在柱位上。 (5)立柱与升柱。一人在倾斜上方抓支柱的手把将支柱立在柱位上,另一人拿好注液枪站在支柱下方,转动支柱使注液阀向下,然后冲洗注液阀内煤粉,将注液枪卡套卡紧注液阀,开动手把供液升柱,使柱爪卡住梁牙并供液达到规定初撑力为止,退下注液枪并挂在支柱手把上,并使支柱与
7、梁连成一体。 2注意事项: (1)支护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并确保一梁一柱,顶梁必须铰接,严禁单梁单柱支护。 (2)挂铰接顶梁时,顶梁应摆平并垂直于煤壁。 (3)跟机挂梁时,人应站在两支柱间空档内进行操作,当采高大于2.0米操作有困难时,人员可站在专用站台上进行操作,而且必须在已挂好的顶梁掩护下操作,应随时敲帮问顶。 (4)挂梁后应及时按规定支设临时支柱,如发现顶板破碎、压力大时,要立即通知机组司机停机,待处理好顶板后再割煤。 (5)追机支护距离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6)采用预挂顶梁维护顶板的炮采工作面,每次放炮后,要及时挂梁控制顶板或按规定支设临时支柱。 (7)调角水平楔子必须水平插入
8、顶梁牙口内,不允许垂直插入,正常情况下的插入方向是小头朝工作面上方,禁止用木楔或其它物品代替调角楔。 (8)升柱时,应用手托住调角楔并随升柱而及时插紧,当支柱升紧后,必须用锤将调角楔打紧。 (9)临时支柱的位置应不妨碍架设基本支柱,基本支柱未架设好,不准回撤临时支柱。 (10)顶板破碎、片帮严重地点,应掏梁窝挂梁,提前支护顶板。 (11)支护时要注意附近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各种管线,要按规定留出炮道或机道。 (12)碰倒或损坏、失效、放炮后崩倒的支柱,必须立即恢复或更换。 (13)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初撑力达到作业规程规定,并有防倒柱措施。 (14)移动输送机机头、机尾需要拆除附近的支架时,必须
9、架好临时支架。 (二)木支护操作 第15条 带帽点柱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1清理柱位、凿柱窝或打麻面,将柱粗端朝上,细端插入柱窝,将柱和柱帽朝工作面倾斜上方斜立向下,用锤由轻到重硬打结实。 2柱帽使用0.30.10.05米的木板或半圆木,用半圆木时平面朝上,木柱要拉鸭嘴和半圆木严密接触。 3每根柱只准带一个柱帽,严禁打双柱帽。 第16条 顺山棚子的架设及注意事项: 1根据作业规程规定一梁二柱或一梁三柱,由上往下进行支护,上下梁采取沿倾斜方向直线对接,不得留有空隙,以免发生抽条。 2每根梁上背双数的背板,荆条等背材,楔子要打在梁面上,不准打重楔子。 3工作面出现较大的平行煤壁的顶板裂隙时,要在顺山
10、棚子下面打上走向棚子,不准在悬空的裂隙顶板下工作。 第17条 走向棚子的架设及注意事项: 1按工作面拉线及开帮宽度扶走向棚子,找好柱窝,立棚腿,上顶梁,用楔子背紧棚子,片帮严重需背帮的应背严煤壁。二人操作要互相配合好。 2采用对接式或连锁式走向棚子,沿倾斜和走向棚腿都要打成直线,不得歪斜。 (三)滑移支架操作 第18条 移架操作: 1将前梁所挂的两根柱腿,用手把卸载提腿。 2用注液枪向梁上的水平缸注液,使前梁向前移动(移距0.7米)。 3用注液枪向前梁两根柱腿注液支撑前梁,使支柱达到要求的初撑力。 4将后梁所挂柱腿卸液提腿。 5用注液枪向梁上水平缸注液,使后梁向前移,靠近前梁。 6用注液枪向后
11、梁支柱注液,支撑后梁,使支柱达到要求的初撑力。 第19条 移架注意事项: 1移架时,不可同时移相邻的两架支架。凡相邻支架必须移完一架再移下一架。 2必须一次移完整架支架,严禁只移前梁不移后梁。 3如果采空区垮落的矸石紧跟支架或梁头顶板破碎,移架时必须二人进行,其中一人操作,一人观察。 4工作面支架要成排成行,支柱达到初撑力。 5注液枪在注液前必须将枪口内脏物冲出,严禁将脏物注入阀内。 6移架过程中,如果顶板凹凸不平,必须用木材把梁垫平,保证顶梁受力均匀。 四、工作面特殊支护操作 (一)木垛 第20条 操作方法: 1根据作业规程要求,确定垛位,清理垛位的浮煤、矸石。 2选用合格的材料,在基本支柱
12、的上方顺走向码放底层,然后再顺倾斜底层上码放第二层,按此顺序一层一层地码到接紧顶板为止。 3在靠顶板的二或三层间各角打好加紧楔子。 第21条 注意事项: 1不准使用圆木、三棱木、拌子、腐烂、破损及变形的木料打木垛。 2木垛应选用规格、长短一致的木料打成方形或三角形。若材料长短不齐,要求靠工作面一侧沿倾斜必须打齐。 3木垛层面必须和工作面倾斜面一致,迎山角应与基本支架的迎山角一致。 4木垛各层的接触点上、下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5木垛长度不得小于排距,一般应不小于1.2米。 6木垛搭接后伸出的长度应不小于0.15米,而且要求互成90度。 7码木垛时,应先检查该处支架情况,如有支架折损、不齐全者,必
13、须妥善处理后,才能架设木垛。 8架设木垛必须超前回柱15米以上。 9在断层或裂缝处码木垛时,木垛必须分别架设在断层或裂缝的两边,不准在其正下仅打一个木垛。 10倾斜、急倾斜工作面的木垛下方必须打好护柱。在架设木垛前应在垛位上方设好挡板。 (二)密集支柱或丛柱 第22条 密集支柱或丛柱的操作和要求与点柱相同。 第23条 注意事项: 1密集支柱或丛柱的数量,排、柱距,应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2打密集支柱时,每隔3-5米留一安全出口,以便回柱放顶时出料和撤人。 3使用木支柱时,其直径不得小于基本支柱的直径。 (三)抬棚或戗柱 第24条 抬棚或戗柱的操作顺序和质量要求与基本支护的操作顺序和质量要求相同。
14、 第25条 注意事项: 1抬棚或戗柱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2抬棚必须和基本支架接实,若有空隙,必须用木楔紧固,木棚腿必须拉鸭咀。 3支设抬棚必须超前放顶10米以上。 4戗柱应与工作面线垂直倾在切顶排支柱的柱头,其倾角与工作面顶板垂直线成40左右;若使用金属支柱和顶梁时,戗柱的柱头使用木柱帽。 5戗柱的柱脚应有柱窝或蹬在第二排切顶柱的柱根上。 (四)端头四对八根长钢梁 第26条 操作方法: 1清理缺口支柱位的浮煤、浮矸、,准备好支柱和背料。 2在溜子道靠煤壁侧成对的另一根钢梁上,挂上移梁器、托住被移钢梁。 3一人缓慢卸载降柱约0.1米,同时一人扶住支柱,一人扶住钢梁的外端,迅速将钢
15、梁前移。 4将钢梁放在准备好的支柱上,当钢梁移到位后,将顶背好,支柱补齐升紧。其余钢梁操作顺序同上。 第27条 注意事项: 1正常情况下,必须保持一梁三柱,移溜时可一梁二柱,移溜后应及时补齐。 2必须同时有3人以上协同操作。 3钢梁要交替迈步前移,不得齐头并进。 4支柱时柱爪必须卡住长钢梁牙。 5支柱升紧后必须用铅丝拴好柱头。 6变形的钢梁必须及时更换。 7禁止在缺口内无支护的情况下空顶作业。 五、急倾斜工作面支护 第28条 单体液压支护的操作与缓倾斜、倾斜工作面基本支护操作相同。 第29条 木支护的操作: 1根据支护的排、柱距的要求,清理梁位浮煤,将底梁放好。 2将支柱放在底梁上,斜立顶住顶梁。 3用锤将支柱打牢。 4起梁和背顶均和基本支柱的操作相同。 第30条 注意事项: 1每排支柱必须用绳索逐根套住柱头,以防落下伤人。 2不使用底梁的工作面,架设好支架后,必须在人行道两侧支柱的根部,用相应的木料垂直煤壁搭成台阶,从而起到防滑作用。 3支柱人员两脚要站稳,下锤时要由轻到重。 4支柱前应在本段的上方设好挡板,以防上方煤、矸或其它物品滚落伤人。其它应符合基本支护的注意事项。 六、收尾工作 第31条 将剩余的支柱、梁或背顶材料等,码放在工作面一侧;将失效和损坏的柱或梁,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第32条 经班长或质量验收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收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