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 第34讲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pptx
《高考生物复习 第34讲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 第34讲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pptx(1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4讲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考点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内容索引,重温高考演练模拟,课时作业,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网络答题语句,实验技能提升五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碳循环,梳理知识要点,(1)碳循环及存在形式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内部:以的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的形式循环。,CO2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CO2,(2)碳出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碳进入生物群
2、落的途径:生产者的作用。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作用分解者的作用化学燃料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呼吸,分解,燃烧,(3)温室效应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影响:导致,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CO2,气温升高,2.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特点:、反复利用、。(3)意义: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中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全球性,各种元素,循环流动,各种组成成分,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3、1)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4)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等()(5)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大力植树造林都可以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并简述判断的理由。,提示,甲和丁之间有双向箭头
4、,且其他几种成分都有箭头指向丁,所以丁为大气中的CO2库,甲为生产者;甲和乙都有箭头指向丙,所以丙为分解者,则乙为消费者。,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有机物,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是CO2。,(2)碳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什么?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又是什么?,提示,b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d和c代表细胞呼吸,f代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代表捕食,e和g代表动植物的遗体、排遗物等提供给分解者。,(3)图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过程?,提示,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不同,突破重点难点,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联系,(1)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最终来自无机环境。(2)
5、二者均开始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然后沿共同的渠道食物链(网)一起进行。,(3)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图示中未标出生产者还可以利用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4)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5)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命题点一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分析1.(2016湛江普通高考测试)下面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乙、丙、甲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为CO2形
6、式,为有机物形式C.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D.经流向乙的碳全部储存于乙体内的有机物中,答案,解析,探究命题方向,题图中甲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图中的、表示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表示生产者固定的二氧化碳,、表示生物之间的有机物传递;中储存的能量是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储存在中的能量的一部分;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碳部分储存在乙的有机物中,还有部分因呼吸作用而散失。,命题点一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分析2.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a是消费者,c是生
7、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答案,解析,图中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c为生产者,d为大气中的CO2库,e为化石燃料;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碳循环图解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先找双向箭头,具有双向箭头的是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库,二者中向内箭头多的是CO2库,向外箭头多的是生产者;再根据生产者和消费者均有箭头指向分解者,从而确定分解者和消费者,注意消费者可能会出现多级。如:,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判断:A和B应分别为生产者和大气中CO2库,
8、再根据AC判断: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图2根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是生产者,C是大气中CO2库。根据A、B、D的箭头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命题点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分析3.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6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生产者B.图1中能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只有2、4、5C.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D.在图2的食物链中,/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生
9、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解析,图1中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A错误;图中的过程3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其实质也是呼吸作用,B错误;如果次级消费者A因发生瘟疫而数量减少,则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增加后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D又会因食物减少而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相对稳定状态,C正确;图2中的和代表兔和狼的摄入量而不是同化量,所以/的比值不能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命题点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分析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B
10、.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C.图中狼与秃鹫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解析,依题意可知:该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的流向情况,所以M应表示光能和CO2等无机物,N表示生产者、消费者通过呼吸散失的热能和CO2,P表示由分解者分解释放的热能和CO2等,A错误;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说明秃鹫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因此图中只有1条捕食食物链,B错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是10%20%,秃鹫属于分解者,C错误;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1、D正确。,考点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的概念:指日常生活中,可以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2.信息的种类、特点、来源及实例(连线),梳理知识要点,传播,种类,特点,来源,实例,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a.动物特殊行为b.物理过程传递c.信息素传递,.动物代谢活动.动物异常表现行为.无机环境或生物,A.生物碱、有机酸B.求偶炫耀C.光、声、温度、湿度,3.信息传递的作用(1)个体: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的产量。(2)对进行
12、控制。,生命活动,繁衍,种间,稳定,农产品或畜产品,有害动物,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1)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2)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3)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4)羊和草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通过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防治有害动物,也可以提高一些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如图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模型,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1)图中传递的“信息”来源有。(2)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比,信
13、息传递在方向上有何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提示,生物或,无机环境,(3)从图中看,信息传递的范围有哪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在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间进行,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提示,探究命题方向,命题点一信息种类的判断及应用分析1.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答案,解析,A项中的“信息素”、B项中的“化学
14、物质”、D项中的“气味”均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化学信息,而C项中的“低频声波”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物理信息。,命题点一信息种类的判断及应用分析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生物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答案,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不仅可来自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还可来自于无机环境,例如湿度、光照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或不同物种之间,而植物激素在
15、植物体内起作用;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一定限度内,食草动物吃草有利于草的更新与分蘖。,巧判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类型(1)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2)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如性外激素等)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3)凡涉及“肢体语言”者均属于行为信息。(4)若在影响视线的环境中(如深山密林),生物间多依靠“声音”这种物理形式传递信息。(5)若在噪音嘈杂的环境(如洪水、瀑布旁),生物多以“肢体语言”这种“行为”进行信息交流。,命题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
16、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图甲、图乙、图丙可依次表示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答案,解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循环往返、全球性的特点,在生物群落内是单向的,图甲可表示碳的循环;在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图乙可表示能量流动;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论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是双向的,图丙可表示信息传递。,命题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4.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17、.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答案,解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物质循环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能力。3.调节基础:。4.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梳理知识要点,保持或恢复,自我
18、调节,负反馈调节,限度,5.两种类型的比较,保持,恢复,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越大,越强,越小,越强,弱,强,6.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协调。,自我调节能力,物质、能量,内部结构与功能,干扰,7.设计和制作生态缸,封闭,生活力,透明,小,大,适宜,空间,散射,齐全,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1)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一定存在反馈调节()(2)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
19、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3)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4)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5)下图每种生物的数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是相对的(),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下图表示受到干扰后,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图,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请分析:(1)图中y的含义是什么?热带雨林和草原相比,谁的y值更大?,提示,y表示受到干扰时偏离正常范围的大小,偏离的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
20、统相比,y值要大。,(2)x含义是什么?与稳定性有何关系?,提示,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强。,(3)TS与生态系统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提示,TS可做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探究命题方向,命题点一反馈调节的实例分析1.某海域随着气温升高,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导致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由于石油泄漏导致该海域大量海鱼死亡,进而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引起的变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B.温度升高引起
21、的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C.温度升高和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均属于负反馈调节D.温度升高和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解析,温度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导致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调节的结果是藻类和浮游动物都恢复到最初的数量,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大量海鱼死亡,进而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的数量偏离了最初的状态,没有维持相对稳定,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命题点一反馈调节的实例分析2.图A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2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C.图B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D.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答案,解析,图A所示为一条食物链,组成是乙甲丙,它们表示的是负反馈调节机制,即乙的增加会促使甲、丙的增加,甲、丙的增加会抑制乙的增加,而图B为正反馈调节,它会使生态系统偏离原有的稳态。,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命题点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3.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
23、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于乙生物群落的B.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类完全不同C.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甲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答案,解析,由图可知,在相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甲生物群落的变化明显,说明其生物多样性较低,A错误;甲生物群落和乙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变化表现出的反应不同,说明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但有些生物种类可能会相同,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正确;并非所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呈负相关,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其恢复力稳定性也弱,D
24、错误。,命题点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4.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b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B.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力与a曲线相似C.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正相关D.所有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答案,解析,选项A,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弱;选项B,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与a曲线相似;选项C,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二者呈正相关;选项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弱,不符合这一模型。,判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1)抵抗力稳定性强弱的判断,(2)恢复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生物复习 第34讲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高考 生物 复习 34 系统 物质 循环 信息 传递 及其 稳定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