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品牌案例研究.ppt
《BMW品牌案例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MW品牌案例研究.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BMW品牌案例研究品牌案例研究 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从品牌开创以来,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历经百年成为享誉全球的汽车品牌。 上世纪八十年代,宝马作为高档车就开始出现在中国市场上。经过30年的市场拓展,宝马,奔驰,奥迪在中国高档车市场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宝马在中国遇到的尴尬 我们都知道,宝马与奔驰和奥迪一样,是作为豪华车品牌被引进国内的,再接着是由进口到国内生产,而且连年销量快速增长,业绩也着实让人艳羡。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宝马这一品牌日渐成了“奢侈”,“腐朽”等一系列不和谐文化的代名词,这让宝马在中国辛苦经营的品牌形象写入了尴
2、尬境地。 近些年关于宝马品牌的负面新闻亦层出不穷,如“北京宝马撞伤人大女生,车主拒不道歉并口出狂言”、“成都醉汉宝马车旁撒尿被逼下跪,车主帮凶砍死围观群众”、“广州美女雇老牛拉宝马(合肥亦有一例牛拉宝马车游街的闹剧)”、“西安宝马假彩票案”、“成都砸宝马事件”等。所有这些都使得宝马这一欧陆传统贵族品牌在中国却频遭考验,大有“声名狼藉”之势!那么,面对如此之困局,宝马的问题症结点在哪里呢?而宝马又该如何破局以维护其自身的品牌形象呢?探究宝马问题频出的根源所在 应该说,前文所列举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宝马车问题的存在也是各种原因的集中体现和爆发,而宝马自身又没有能够很好地对出现的问题做到事前和
3、事中及时、有效和妥善的处理,更缺乏进行危机预警和防范,才导致了问题不断的发生。总结起来,造成宝马问题频出的原因,大致存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互联网经济时代,信息的透明化和高传播化增强所致。由于互联网等现代新兴媒体的高开放性、高参与性和高传播性,导致了一个品牌的任何负面新闻都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几何级数的放大并被传播。同时,现代的公众和媒体又尤其对负面新闻的关注度更大,正所谓“坏事传千里”,因为前者具有天生的兴奋感和窥探感,而后者为了各自利益又必须迎合之,那么对于像宝马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的负面新闻的关注就更加热衷了,这是包括宝马在内所有知名品牌所处的现代市场的大环境因素。 第二,宝马的购
4、买群体及其品牌定位所存有的隐患。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像宝马这样的豪华车大多是中产阶级家庭相对年轻的人所开,他们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教育基础,就整体而言个人素养和文明程度会高一些,能够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有较好的控制和把握。换言之,在这些国家宝马与用户及其行为能够保持统一,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而在国内,宝马也秉承其一贯的驾乘乐趣体验的品牌诉求,用户群以有较好经济收入的年轻人或者追求年轻时尚生活的人群为主体。但是虽然国内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超速的发展,但时间还比较短暂的,人的遵纪守法的自律性及自身的文明程度相对与经济增长则弱一些,所以这群人给我们的印象更多的是张扬个性,放荡不羁,“宝马车主打人”
5、等类似事件不断。所以,宝马相对于其他品牌高端车的用户群体而言,其事故率就高了很多,甚至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将宝马当作“暴发户”的坐骑,暗含了宝马用户群体成为“有钱无脑”的代言者。 第三,产品质量问题的存在和服务的不及时性不容回避。毕竟宝马这类车在一般消费者眼中是奢侈品,即便目前已经购买了宝马车的用户,在其购车时也是需要下决心并进行资金积累的。那么,当买回的宝马车如果因为质量问题不能满足其需求时,其心理落差会非常的大,并因此可能进一步催生问题车主以超常的思维和行动将问题进一步放大,比如“用老牛拉宝马”等行为的产生就是例证,而这种过激行为又进一步助推了宝马负面新闻的急速传播,从而对品牌产生了较大的杀伤
6、破坏力。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宝马的成功,毕竟它是为数不多的豪华车品牌之一。而且宝马的品牌影响力是由各个方面凝聚和构建的,比如它倡导的年轻、激情的生活体验,它的产品创新及其质量相对的稳定性,它的驾乘乐趣的品牌主张等,确实都能够让消费者痴迷。宝马如品牌如何“破局”但同时,宝马也不能回避上述问题的存在性。基于以上的分析,面对问题,宝马应该系统地反思此前系列负面新闻之所以出现其形成的原因及自身应对的不足在哪里?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加以积极引导和修正,否则依然如盲人摸象般不着要领,使负面新闻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传播。至少,宝马如果要“破局”,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一,要将
7、宝马与暴发户形象进行有效区隔,实施良性转化。比如,宝马品牌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它要让公众知道宝马车不仅仅能够很好地实现驾乘乐趣,而且是真正成功人士开的车。要让公众尤其用户与宝马的文化底蕴和生活品味相关联,并将二者有效地对等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宝马从多角度多侧面积极地教育目标消费者尤其购车用户。这里提及的教育,包含了言行教育、生活方式教育、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教育等等。只有这样,用户与宝马之间才能够产生对宝马神圣和地位认知,并由此产生积极的人生感悟和行为表现。 第二,加强自身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在特定事情上的认知与公众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加之
8、审批流程的复杂性等原因,概括起来就是“反应迟钝、态度傲慢”已经成为一些跨国公司在面临问题或者危机的时候被指责的结论之一。面多“老牛拉车”的现象一再出现,说明宝马在危机应对和总结上做得还远远不够。既然扎根于中国的大地上,那么宝马也必须练就一套本土化的“绝活”。尤其当问题或者危机出现的时候,要有策略、有步骤地加以及时、积极地应对,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尽可能地最小化,而不是任由危机朝着不好的方向肆意发展。比如培养全体员工乃至渠道商的危机意识,将危机处理常规化,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并与媒体等机构做较好的沟通和交流保持信息的畅通性等,而一旦危机发生的时候,就要启动危机管理小组,制定个性化的危机应对策略。 第三
9、,强化自身的服务约束能力和服务的执行能力。多数国际品牌一个很不适应本土化的地方就是其服务跟进力不足,因为机构臃肿、官僚作风和流程太多等因素而显得服务的效率低下。当用户的产品出了问题,他可能面临着一方面可能面临着保修无门,另一方面则时间拖沓,第三方面则维修成本昂贵等很现实的问题。既然到了中国为了开拓中国的本土市场,那么就必须以本土化的管理和服务理念进行积极的融入,比如应急机制的建立、缩短服务流程、替代车辆的备用、双休日值班制的执行,等等。尤其要认真对待每一位用户投诉的问题,从态度到行为执行力上都必须给予重视和保证。 了更好地宣传、维护、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公关活动。下面我们一起
10、来看一下宝马的品牌自救行动:(1)宝马博物馆一、活动型公关一、活动型公关 1973年在宝马大厦隔壁建成的宝马博物馆如今平均每年吸引着20万游客参观游览。目前博物馆正在进行翻新扩建,于2008年春重新开放,其面积为原展览面积的五倍。新博物馆的概念的焦点是由活力、动感与激情所衍生出来的宝马品牌的迷人魅力,展示超过100件新展品、新技术展示、不断更新的展览以及新的媒体。穿过博物馆的中心通道,引领着参观者穿越时空,欣赏一系列的重要主题与特色亮点。(2)BMW恭贺中国成立60周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国欢庆建国60周年之际,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限量推出60台“全新BMW 760Li中国60周年庆典版”。此6
11、0台限量版车型以BMW Indiviudal配置为基础,将传统的中国元素融入到现代的汽车设计之中。该车型以宝马集团的全新BMW 760Li Individual为基础,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量身定做,以此表达宝马集团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敬意。 在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端人士,BMW 7系成为他们最垂青的座驾。2008年,11,000余名成功人士选择了BMW 7系。2009年,中国预计将成为BMW 7系在全球最大的市场。BMW 7系的成功充分体现了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充满活力的中国经济与积极进取的宝马品牌的完美契合。 推出“全新BMW 7
12、60Li中国60周年庆典版”,体现了宝马集团对中国未来的巨大信心和美好祝愿。宝马在中国将一如既往致力于广泛积极地参与中国汽车工业和社会和谐发展,承担企业社会公民责任,与广大客户一起,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3)“宝马之悦”主题品牌战略宣传活动 据悉,在英国自上世纪据悉,在英国自上世纪8080年代开始,宝马车年代开始,宝马车主就一直被看成是主就一直被看成是“傲慢无礼傲慢无礼”的象征,且这的象征,且这一形象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明显改观。一形象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明显改观。 “宝马撞人宝马撞人”事件近几年一直备受媒体关事件近几年一直备受媒体关注,似乎与宝马有关的车祸均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BMW 品牌 案例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