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基坑监测安全技术措施.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施工现场基坑监测安全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基坑监测安全技术措施.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施工现场基坑监测安全技术措施1.3.3.1监测的重要性由于基坑(沟槽)开挖扰乱了原状土的自然力学状态,在开挖的过程中,随着其暴露时间越久,随时可能都会发生事先估计不到的事故。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和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的有关规定,在基坑施工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应对基坑(沟槽)周边环境和防护结构进行监测。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降水、开挖及施工过程中防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其边坡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故进行施工监测是必须的。对边坡及道路变形、沉降、裂缝每天进行全方位监测,作好记录做
2、到工程可预控性。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对其稳定性监测,作到每一层挖土步骤就要进行监测,然后对监测值(位移、沉降)进行分析,如果监测值是一种渐变的递增过程,则说明基坑(沟槽)处于合理的稳定状态,如果监测值发生突变或出现峰值,则说明基坑(沟槽)承受过大的土压力,则需要放慢挖土速度或立即停止挖土,并召开专题会议,确定补救的方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待补救措施实施后,继续观察基坑变形监测值,监测值停止增长或增长十分缓慢,才可继续进行土石方开挖。1.3.3.2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基坑(沟槽)施工监测目的就是及时掌握降水、基坑(沟槽)开挖及施工过程中坑壁的实际状态(位移、沉降变化值及变化速率)及周边环境(建筑物
3、、地下管道、道路)的变化情况,为基坑(沟槽)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为基坑安全施工提供保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另外通过施工监测的结果,可以指导现场施工,确定和优化施工参数,进行信息化施工。 依据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规定,结合本基坑(沟槽)周边建筑物和开挖深度(511.02m)及地质、地下水情况,判定该基坑(沟槽)工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沟槽)施工监测项目如下:1)水平位移;2)地面沉降;1.3.3.3监测内容结合本工程特点确定监测内容:根据明挖基坑(沟槽)工程的实际情况,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有:基坑(沟槽)地表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等。施工前做好场
4、地现状的仔细调查和记录、拍照等,设置变形观测点并测得初始数据。1.3.3.4基坑(沟槽)监测监测项目及报警值参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要求监测单位按以下基坑监测措施实施。基坑变形监测应委托有限应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监测。监测单位应及时向施工单位提供监测报告,对超出报警值及有明显失稳迹象的情况应立即发出预警并报告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收到预警通知后应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1.3.3.5基坑(沟槽)监测措施(1)由测量沉降监测组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监测工作。(2)需要做好基坑(沟槽)开挖的各项监测数据以指导基坑施工。(3)施工中应遵循“动态设计、信息化施
5、工”的原则,及时将监测数据提交设计人员,监测报告必须要有评价意见,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分析监测数据,必要时优化和调整设计。(4)各监测项目在基坑(沟槽)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少于两次.(5)基坑(沟槽)观测时间与周期:在基坑非开挖期间为5天一次,开挖期间必须一天一检测,发现异常连续监测。(6)建立基坑安全监测巡视小组,以现场工长及专职安全员组成巡视小组。小组成员负责专对基坑的支护体系、临边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变形位移和地下水进行经常性监控。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组织处理,防止事故扩大。1.3.3.6基坑(沟槽)监测要求(1)在基坑(沟槽)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周围地面沉降、水平位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现场 基坑 监测 安全 技术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