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地质项目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
《2016年度地质项目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度地质项目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届地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专业:地质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6年3月18日0 引言地质工程是一门研究和解决与地质体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应用学科,是人类在利用地球的自然环境、物质材料和自然资源等活动中,涉及地质体的评价、处理、改造和控制的科学技术。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从事地质资源、环境和工程等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地质资源勘探与开采、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等方向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方面专业技术工作,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传统的工科专业之一,地质工程专业的实习环境和建设至关重要。本次毕业实习是
2、一次综合性的野外地质教学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掌握和理解课堂所学的有关地质学基础原理基础上,具有基本的野外地质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地质思维和科研创新意识,为以后的地质建设工作或地质科学研究等打好基础。第1章蓟县与兴隆县境内的工程项目与地质条件1.1 天津市蓟县杨庄水库地质条件蓟县北部常州沟-杨庄一带(简称工作区, 下同), 地理位置上处于燕山中段南麓。与北京市平谷县仅以分水岭相隔, 为其近邻。西距北京市区约110 km, 南距天津市区约140 km。本次调查区域范围约200 km2 , 处于国家地质公园-蓟县中-新元古界层型剖面保护区的北部,素有天津市后花园之
3、美誉, 林果业及旅游业均较发达, 交通及食宿极为便利。工作区内出露的基岩主要为太古代区域变质岩、中-新元古代沉积岩和少量岩浆岩,新生代松散沉积物覆盖在基岩之上。场地岩体以紫红色变泥质含砂屑白云岩为主, 夹变灰白-淡粉色泥质含砂屑白云岩, 顶部夹多层变燧石条带白云岩。野外观察, 变紫红色泥质含砂屑白云岩与灰白-淡粉色泥质含砂屑白云岩常呈过渡状态, 并常见在紫红色泥质含砂屑白云岩中含有灰白-淡粉色泥质含砂屑白云岩的斑块, 而在灰白-淡粉色泥质含砂屑白云岩中亦含紫红色泥质含砂屑白云岩的斑块。且这些不同颜色的斑块与基体间常呈过渡关系。镜下观察, 砂屑成分均为石英和燧石, 多呈棱角状-次棱角状, 并具重
4、结晶特点。紫红色变泥质含砂屑白云岩与灰白-淡粉色泥质含砂屑白云岩在成分上没有质的差别, 而仅是矿物结晶粒度的不同。灰白-淡粉色者碳酸盐矿物结晶颗粒较粗, 紫红色者结晶颗粒较细。在变燧石条带白云岩中,燧石条带具程度不同的重结晶现象, 而白云岩则均呈中-细粒结晶状态。天津市蓟县杨庄水库是以供水为主, 兼有防洪功能的一项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经过 、 、 、 四条坝线比较, 选定坝线为推荐坝址。对浆砌石重力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碾压式混凝土重力坝3 种坝型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比选, 确定混凝土面板砂卵石坝和碾压混凝土溢流坝组合为基本坝型。杨庄水库正常蓄水位185 m , 总库容2 700 万m3 ,
5、 兴利库容2 018 万m3 。大坝坝顶全长550 m , 坝顶高程188.5m , 最大坝高33.5 m 。坝轴线桩号0+000 0 +426 为混凝土面板坝, 0+426 0+550 为混凝土坝段。其中, 混凝土坝由长64 m 溢流坝段和长20 m 泄水孔坝段组成。溢流坝段布置5 孔溢流孔, 每孔净宽10 m , 设10 m 10.5 m 平板式闸门;泄水孔坝段结合施工导流设2.5 m 3 m(进口)泄水洞3 孔, 底高程165 m 。本工程共需完成土石方开挖32.49 万m3 , 混凝土11.50 万m3 , 坝体砂卵石回填62.0 万m3 , 各种灌浆2.18万m , 金属结构制安36
6、6.5 t , 工程总投资1.58 亿元。工程区域属低山丘陵区, 地势北高南低, 高程多在300 m 以下。氵句河自北而南穿过, 河谷上部宽度800 1 000m , 河床宽度330 m , 为峡口地段。坝址区为不对称河谷地形, 右岸陡峻, 左岸较缓, 呈三、四级堆积阶地。河谷内为现代冲洪积漂卵石组成的高、低河漫滩。坝址处河床两侧有深槽主流, 中间为漂卵石堆积的浅滩。坝址覆盖层厚度3 8 m , 为冲积砂砾漂卵石, 渗透系数500 m/d , 透水性很强。坝址岩性为硅质、钙质白云岩与泥质白云岩互层。强风化厚度0.9 3.9 m , 弱风化埋深3.4 10.8 m 。1.2 天津市蓟县黄崖关长城
7、地区的地貌黄崖关断裂带由东、西两条断层组成, 展布于兴隆、蓟县之间。长30 余公里, 走向北1 0 。一1 5 。东, 断面倾向南东; 地貌形态一般成沟谷、断崖或山脊鞍部。东西二盘由震旦亚界地层组成( 东盘复背斜核部为前震旦亚界的古老变质岩系) 复式背斜。破碎带宽达十余米至百余米。有明显的挤压现象, 如片理化、透镜化等。整个断裂带成南东盘逆掩上冲的形式, 且南东盘老于北西盘。断裂带两侧地层界线均被反钟向断层错断, 断距6 一12 公里。从两条主断层之间所夹三条北西向低序次张扭性断层判断, 表明断裂带在生成过程中发生过水平反扭活动。总的看应属压性反扭的性质。微观分析的岩组图是一种压性结构面的岩组
8、图式。反映的受力方式为垂直S 面( 相当于断层面) 的挤压作用。单极密型的岩组图, 极密强度较高, 又迭加在双极密型的岩组图上, 形成时期可能稍晚, 说明断裂带的活动不止一次。黄崖关断裂带的地貌形态较典型的地段是在蓟县北石炮沟一带。在石炮沟村南, 有一个朝北北东方向突出的小山头, 当地称“ 王八脖子” , 属于黄崖头东断层的南东盘。顺其突出方向, 在百米之外的河床中, 竟有同盘地层之基岩露头突出于水面及河漫滩之上。单从地貌形态上比较, 南东盘的“ 王八脖子” 比北西盘向北北东方向突出60 余米。兴隆县西南的大南沟也有类似现象, 即南东侧为中低山地貌, 北西侧为丘陵地貌。它们以断层为界, 相距2
9、0 0余米。这两种特殊的断层地貌形态, 恰与前述断层强烈活动的特征吻合一致。这种显著的地貌差异显然是由于被断层错开的山头或地层, 因其时间短促, 尚未来得及剥蚀和夷平而造成。综上述, 黄崖关断裂带在挽近时期仍在强烈活动, 并以挤压为主, 同时伴有水平反扭。近年来, 在黄崖关断裂带上, 出现了一些中、小地震活动, 其中以南段最为显著。特别是自唐山地震之后, 该断裂带受到明显地牵动, 沿断裂带的南段, 1 至V 级的中小地震分布已经构成带状, 北段也开始出现了微震活动。从上述不难看出, 自燕山运动以来, 经过挽近时期, 直到今天, 断裂带活动仍未停止,现在则进入中小地震的活动阶段。黄崖不稳定岩坡(
10、 以下简称“ 黄崖”) 位于乌江渡水库左岸, 距大坝约4 50 米, 其平面位置。该岩坡上部由厚层栖霞灰岩组成, 岩性坚硬刚脆, 力学强度较高, 节理裂隙发育, 形成70。一85的陡崖; 下部座落在乐平煤组软弱层上, 力学强度较低, 发育破碎, 易于风化, 地形较平缓, 自然坡角约为25 一40 之间。岩坡后缘被拉裂缝切割, 与山体母岩脱离, 前缘两面临空; 坡脚曾经开采煤矿, 局部矿层被挖掘破坏, 水库蓄水后, 坡脚又被库水长期浸蚀.上述地质构造特征及边界破坏条件使岩坡失稳, 产生不均匀的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按地形及裂缝分布, 分为大小黄崖。大黄崖西北两侧被L : 、L : 裂缝切割, 裂缝
11、宽达8米, 切割深度达2 50 米, 东南两侧濒临深切沟谷及水库, 形成南北长25 0米、东西宽70 米的不稳定岩体, 总体积约为3 0 万立米。小黄崖西北侧被L 。、L 。裂缝切割, 裂缝宽达7 米, 切割深度达14 0米, 东南两侧濒临水库, 形成南北长13 0米、东西宽6 米的不稳定岩体, 总体积约为97 万立米。根据模型试验, 一旦大小黄崖滑崩, 将造成高达38 一53 米的水库涌浪, 严重威胁乌江渡水电站及下游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长城形变点位于蓟县黄崖关东山的一个山脊鞍部, 恰为黄崖关东断层通过处。其地理座标为东经: 一1 702 7 ; 北纬: 4 001 5 。断层在这一带
12、走向北2 2i东, 形成宽约s 米的挤压破碎带。长城在鞍部的这一段走向北40西, 两者在鞍部最低处相交, 交角约60。相交处地势平坦开阔, 但该段长城已坍塌, 经过挖掘清理, 长城内外侧衬砌的基础条石被揭露出来, 发现原来衬砌整齐的基础条石之排列形态发生了弯曲变形, 并呈反时针方向扭错,形态呈曲线状。该段长城宽约5 . 5 米, 高2一3米。内、外侧均有包砖, 系包砖墙类建筑。墙基衬砌着大块条石, 宽度1 . 1 米, 中间为块石砌心墙, 宽3 . 4 米。初步测量其形变特征为 :长城外侧( 北侧) 衬砌的基础条石, 共计三层, 最上一层刻凿平整, 每块条石高、宽相近, 约25 一30 厘米,
13、 长50 一1 50 厘米不等, 衬砌平直整齐, 石灰浆填缝。形变后, 条石排列成平缓弯曲状, 其中有一条石接缝因水平扭动而被错开。沿其两端未被措动条石的方向看去, 它们是互不衔接相互错位。实地测量得其相对水平反扭距达76 厘米。沿山脊鞍部地形之自然延伸线, 从两端未错动的条石算起, 测得该段长城的垂直形变, 其最大相对下沉量达56 厘米, 中间有两块条石因下沉而折断。下部的两层条石和上层一致, 都发生了同步位移。第三层条石底部为夯上, 因无显著标志, 则不能对比其形变形态。条石上面的包砖墙, 多已坍塌, 仅在形变转折处, 可以见到砖层下沉弯曲和水平拉开。残留中间的块石砌心墙, 也发生同步弯曲
14、。总之, 该处整个外侧墙体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十分明显地发生了反扭弯曲和下沉变形。长城形变后成为“” 形状, 它反映了形变带的两侧发生了反时针向的对扭, 这种对扭的受力方式又完全与形变带下部的断层活动方式一致, 这就促使我们考虑长城的形变是否与下伏的断层活动有关。野外调查证明, 黄崖关东断层成生于燕山期, 但燕山运动以后, 活动并未停止。沿断裂带有一系列的燕山期脉岩侵入, 如辉绿岩脉、重晶石脉等, 这些脉岩遭受断裂带的后期活动而破碎。此外, 在长城形变点的南面, 即西于庄村北, 经过剥土揭露, 证实黄崖关东断层错断了第四系。西盘震旦亚界杨庄组与东盘之二级阶地的砾石层成断层接触 , 断面产状:
15、倾向1 1 2 、倾角60。; 在砾石层中见一平行小断层, 又将其砾石层错断1米。两个错动面均延至上部腐植土而消失。据区测资料推断, 二级阶地的形成时间大致相当于中更新世以后, 上部腐植土的形成时间则可能更新一些。这两条第四纪断层的发现,表明在挽近或接近现今的某个时期, 黄崖关东断层仍然有过活动。天津市北部山区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及西部中低山区处于构造抬升区,山势陡峻,沟谷发育,纵坡降较大,沟谷上游又有支沟利于汇水。而长年有水的河流不发育,多为季节性的河流,河道常常被分选差的冲积、洪积、残积物所阻塞,为泥石流发生的地形地貌基础。大部分低山丘陵地区,由于地形相对低缓,自然形成的崩滑流灾害的强度
16、相对前者低,但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对原有地形地貌破坏较大,从而引发崩滑流地质灾害。研究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与地貌单元类型存在密切的依存关系6,集中分布在中低山和低山丘陵地带,分别占24 4 %和75 6 %。坡度: 从斜坡坡度方面考虑,随着坡度的增大,坡面附近应力卸载带的范围随之扩大,坡脚附近随着坡度增加应力集中愈为明显,坡顶拉应力范围也愈大,易产生变形破坏。根据研究区内已发育崩塌和滑坡的统计资料显示,当坡度 30 ,尤其是 60 的陡坡,主要发生崩塌灾害,区内崩塌主要发生在60 90 范围的陡崖。滑坡主要发生在15 以上,坡度在15 30 为滑坡易发范围。坡向: 研究区内崩塌和滑坡集中发
17、育于阳坡,阴坡少量发育。其中坡向45 180 范围内为崩塌优势发育范围,见表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阳坡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比较大,蒸发量大,积雪少,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等。另外,根据人类居住活动习惯,阳坡一般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集中地,人类活动比较强烈,也是造成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原因。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发育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一是地质构造控制着本区地貌的总体格局,在构造运动上升区形成中低山地貌,山势险峻,沟谷深切,临空面发育,易发生崩滑流灾害; 二是各种地质构造结构面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内在地质环境条件; 三是地质构造影响带内,尤其在褶皱轴部、转折端、断裂带及其两侧,构造裂隙发育,岩体
18、易于风化,岩石破碎,有利于崩塌、滑坡的形成。本区的地貌格局主要受蓟县山前断裂、黄崖关断裂、杨庄断裂控制。构造抬升运动,使河流不断深切,斜坡陡峻,沟谷发育,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许多断裂和小型构造形成的破碎带,岩石支离破碎,崩塌、滑坡的碎屑物为泥石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来源。强烈的融冰化雪、打雷、昼夜温差和降水等气候因素都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特别是暴雨和长时间的连阴雨。天津北部山区气候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昼夜温差较大,强烈的融冰化雪,直接影响岩土体的热胀冷缩。例如: 2008 年1 月发生的西五百户滑坡,造成11 人死亡事故,昼夜温差变化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19、 大气降水集中,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在降雨较多的年份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明显偏多,每年的多雨期是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多发期。据蓟县志记载: 1949 年7 月9 日 8 月13日,连续6 场大雨,山区出现泥石流31 处,冲走房屋30 多间,冲走7 人。1958 年7 月11 14 日,蓟县普降暴雨,降雨量高达675 mm。全县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多达481 处,冲毁山区小水库多座,涉及519 个村,33 39 万人( 其中死28 人,伤14人) 7。2006 年8 月13 日,蓟县下营镇出现暴雨天气,3d 雨量达85 5 mm,马营公路刘庄子村段发生小型土质滑坡,造成马营公路被阻断,中断距离近百米。2
20、010 年7 月10 日 12 日,蓟县山区连续3d 小到中雨,7月13 日达到暴雨,降雨量60 mm。马平公路石臼段发生小型岩质崩塌,道路一度中断。2011 年7 月30 日蓟县山区普降暴雨,8 月7日再降大雨,两次降雨量90 mm,引起双安尾矿堆发生小型土质滑坡; 梁后庄发生滑坡险情,滑坡后缘出现拉张裂缝,局部出现塌陷。1.3 河北省兴隆县青松岭隧道地质条件兴隆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 毗邻天津、北京, 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十分便利。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2 11815, 北纬4011 4042, 总面积3 123 km2。兴隆县区域地质调查开始较早, 前人曾开展了详细、系统的基础地质工作,
21、近几年, 有不少学者对该地区地质构造、岩石、雾灵山植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但很少对该地区地质遗迹进行全面调查评价。从旅游地学的角度出发, 本文对该地区地质遗迹进行大量野外调研和评价分析, 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具有典型性、稀有性、优美性等特征, 建议该地区积极申报国家地质公园, 使地质遗迹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挖掘其潜在的旅游资源价值, 为地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兴隆县地处燕山山脉东部, 大地构造属于燕山期燕山沉降带。区内构造十分复杂, 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断裂构造十分发育, 并且有多期活动特征。地层发育完全, 分层清楚, 是北方中上元古界
22、划分和对比的标准地区。1.5亿年前左右的燕山运动、多次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和海底上升极大地改造了该地区的地质地貌。青松岭隧道为承秦出海公路双山子至大转岭段改建工程全线唯一的一座隧道,为全线重点控制工程。隧道设计总长度430m,为曲线隧道,隧道采用单洞双向双车道。隧道进口位于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城西的头道杖子村,出口位于青龙县八道河乡塔沟村境内。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渐完善,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向山区延伸,隧道工程比重也逐渐增大,隧道施工工艺逐渐趋于成熟。洞身浅埋段施工方法多以洞顶注浆、盖挖法施工为主。洞顶注浆往往会涉及到征地难、施工便道投入大、破坏环境等问题,盖挖法具有施工工艺复杂、工期时间长、投入
23、大等缺点,针对这些,本项目所施工的承秦三标青松岭隧道采用施工经济、简单、工期短的洞内注浆施工工艺。青松岭隧道按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采用分离式隧道方案,设计速度为100 km/h。该隧道左线长955 m,右线长1 050 m。青松岭隧道RK110+715745 浅埋段具有埋深浅、地质条件差等特点,通过在施工前对洞内的预加固处理,大大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既保证了洞内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确保了工程质量。因此对类似浅埋段处理必须对隧道围岩状况进行了解,制定相应的开挖方案和预加固处理,保证地表岩体稳定,同时做好超前地质预报,适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安全施工。开挖必须
24、采用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及早形成封闭结构。 隧道开挖方法影响围岩变形大小, 因此, 应该依据地质条件, 在允许条件下应尽量选择对围岩扰动小的开挖方法。 隧道围岩变形同样也受支护结构、邻近施工及施工工序等的影响, 快速及时施工支护系统, 可以迅速给松动岩体提供支护反力, 能减小围岩扰动向深部岩体传递, 也能有效降低围岩的变形。地质条件复杂、岩性、空间位置变化频繁的地段, 围岩变形变化大, 应引起特别注意, 并制定相应施工措施。1.4天津市蓟县中上元古界剖面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是19 8 4 年10 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剖面自然保护区。由天津市环境保护局蓟县中上元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度 地质 项目 工程 专业 毕业 实习 报告 讲演 呈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