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复旦大学统计学课件--第3章_数据的描述性整理精品课件.ppt
《最新复旦大学统计学课件--第3章_数据的描述性整理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复旦大学统计学课件--第3章_数据的描述性整理精品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2第三章第三章 数据的描述性整理数据的描述性整理 n第一节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n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整理的基本理论统计整理的基本理论 n第三节第三节 次数分布次数分布 n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图统计图n第五节第五节 统计汇总统计汇总3-9 2.时期性总量指标和时点性总量指标时期性总量指标和时点性总量指标 时期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时期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总量。时期指标和时期有着直内发展变化的总量。时期指标和时期有着直接的关系。接的关系。 时点指标反应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或时点指标反应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或者时点)状态上的水平。时点指标与时间长
2、者时点)状态上的水平。时点指标与时间长短没有直接的关系,且不具有可加性。短没有直接的关系,且不具有可加性。3-10时期性指标和时点性指标的区别时期性指标和时点性指标的区别 时期性总量指标和时点性总量指标的特时期性总量指标和时点性总量指标的特点是:点是: 1.从指标数值的大小当中是否包含有时间从指标数值的大小当中是否包含有时间过程因素来看,时期性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过程因素来看,时期性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它所反映的时间过程的长短直接有关,它与它所反映的时间过程的长短直接有关,它所反映的时间越长,指标数值就越大。时点所反映的时间越长,指标数值就越大。时点性总量指标所反映的是事物在时点上停留量,性总量
3、指标所反映的是事物在时点上停留量,其中不含有时间过程因素。其中不含有时间过程因素。3-11 2.从前后时间上的数值相加有无实际意义从前后时间上的数值相加有无实际意义来看,时期性总量指标前后时间上的数值可来看,时期性总量指标前后时间上的数值可以相加,相加后的结果有实际意义;而时点以相加,相加后的结果有实际意义;而时点性总量指标相加无实际意义。有时将时点性性总量指标相加无实际意义。有时将时点性总量指标前后时间上的数值相加,只是为了总量指标前后时间上的数值相加,只是为了满足计算上的某种需要。满足计算上的某种需要。3-12 3.时期性总量指标靠经常登记取得,而时时期性总量指标靠经常登记取得,而时点性总
4、量指标是间断登记取得的。点性总量指标是间断登记取得的。13请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请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a.a.手机拥有量手机拥有量 b.b.商品库存商品库存 c.c.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 d.d.人口数人口数 e.e.出生人口数出生人口数 f.f.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 g.g.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 h.h.利税额利税额质量指标: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时点指标:离散变量:离散变量: 连续变量:连续变量:3-14二、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一)相对指标的意义 1. 含义含义 相对指标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相对指标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
5、数值对比而成的。比而成的。 相对指标通常用相对数形式表示。相对指标通常用相对数形式表示。3-15 2. 2.作用作用 相对指标的作用在于能够揭示总体内部相对指标的作用在于能够揭示总体内部的结构、比重、比例等等数量关系,以及反的结构、比重、比例等等数量关系,以及反应相关事件之间的数量联系程度。应相关事件之间的数量联系程度。3-16(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1.无名数无名数 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多以系数、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多以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表示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表示 。 3-17 2.有名数有名数 有名数是将相对数中的分子和分母指
6、标有名数是将相对数中的分子和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同时并列,以表明事物的强度、的计量单位同时并列,以表明事物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等。密度、普遍程度等。 例如,人口密度用例如,人口密度用“人人/平方公里平方公里”表示;表示;每人平均粮食产量用每人平均粮食产量用“公斤公斤/人人”表示;每人表示;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用平均国民生产总值用“元元/人人”。 3-18(三)相对指标的计算(三)相对指标的计算 (一)结构相对指标(一)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分组的基础上,将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分组的基础上,将各组的总量指标与总体的总量指标对比,计各组的总量指标与总体的总量指标对比,计算出各组数量在总体中
7、所占的比重,从而反算出各组数量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状况。其计算公式为:映总体的内部结构状况。其计算公式为:%100总体的总量总体中某一部分总量结构相对数(比重)3-19项目项目20062006年年总值(亿元)总值(亿元)比重(比重(%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2094072094072470024700102004102004827038270310010011.811.848.748.739.539.5例如,下表资料反映了我国例如,下表资料反映了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3-20
8、(二)比例相对指标(二)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是在分组基础上将总体不比例相对指标是在分组基础上将总体不同部分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表明总体范围同部分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表明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内各个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其计算公式如下:其计算公式如下: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数值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数值比例相对数(比例)3-21 例如,例如,2006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万人,其中,男性人口67728万人,女性人口万人,女性人口63720万人。万人。 人口性别比例人口性别比例67728/63720=106.29:100
9、3-22 (三)比较相对指标三)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是将同类现象在同一时间比较相对指标是将同类现象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反映同类现不同空间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上的差异程度和现象发展的不象在不同空间上的差异程度和现象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平衡状况。乙空间同类现象的数值甲空间某一现象的数值空间比较相对数3-23(四)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四)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将某一指标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将某一指标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或目标任务数)对比,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或目标任务数)对比,用以反映计划数的完成程度或用来监督检查用以反映计划
10、数的完成程度或用来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计划的执行情况。 报告期计划数报告期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相对数1003-24计算和应用计划完成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计算和应用计划完成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1. 计划完成相对数计算公式中的分子与分计划完成相对数计算公式中的分子与分 母不能互换。母不能互换。 2. 对于正指标,其数值越大越好,计划完对于正指标,其数值越大越好,计划完成百分比大于成百分比大于100%的部分表示超额完成计划的部分表示超额完成计划百分比。对于逆指标,则小于百分比。对于逆指标,则小于100%才表示超才表示超额完成计划。额完成计划。3-25 3.如果计划任务是以比某个基期数增减百如果计划任
11、务是以比某个基期数增减百分比的形式给出的,则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分比的形式给出的,则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时分子和分母都应包含基数而不能只看增减时分子和分母都应包含基数而不能只看增减部分,即此时计算公式可写为:部分,即此时计算公式可写为:计划增减率实际增减率计划完成相对数1001001003-26例题例题 某企业去年盈利目标是某企业去年盈利目标是2000万元,实际万元,实际盈利盈利2120万元。计划劳动生产率应比上年提万元。计划劳动生产率应比上年提高高5%,而实际提高了,而实际提高了10%;计划单位产品成;计划单位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本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实际降低了2。试分别。试分别求该企业去年
12、的盈利总额、劳动生产率和单求该企业去年的盈利总额、劳动生产率和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百分比。3-27 解:解:对数盈利总额的计划完成相10610020002120%76.104%5%100%10%100相对数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16.103%5%100%2%100成相对数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3-28 (五)动态相对指标(五)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是将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动态相对指标是将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反映现象的数量随上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反映现象的数量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动的程度及其趋势。动着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动的程度及其趋势。动态对比分析
13、最基本的方法是计算动态相对数态对比分析最基本的方法是计算动态相对数即发展速度,其计算公式为:即发展速度,其计算公式为:同一现象的基期数值某一现象的报告期数值)动态相对数(发展速度 3-29 (六)强度相对指标(六)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将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两强度相对指标是将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两个内容不同而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可以个内容不同而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可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和经济效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和经济效益等。益等。象的数值同期另一种有联系的现报告期某一现象的数值强度相对数3-30强度相对指标的特点强度相对指标的特点强度相对数的分子分母一般可以互换,故说
14、明同一强度相对数的分子分母一般可以互换,故说明同一问题的强度相对数通常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两种形式。问题的强度相对数通常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两种形式。n如资金利税率是正指标,若将其分子分母互换,每实现一如资金利税率是正指标,若将其分子分母互换,每实现一元利税所占用资金量就是逆指标。元利税所占用资金量就是逆指标。强度相对数大多数为有名数(且为复名数),有些强度相对数大多数为有名数(且为复名数),有些也用百分数或千分数等无名数形式表示也用百分数或千分数等无名数形式表示n如外贸依存度、人口死亡率(报告期死亡人数除以报告期如外贸依存度、人口死亡率(报告期死亡人数除以报告期平均人数)。平均人数)。强度相对数常常
15、带有强度相对数常常带有“平均平均”意义,但统计理论上意义,但统计理论上倾向于把它作为一种相对数而不是平均数。倾向于把它作为一种相对数而不是平均数。31五种常见的相对指标五种常见的相对指标常见的相对指标常见的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同种指标同种指标同种指标同种指标同种指标同种指标不同时间的数值对比不同时间的数值对比不同地点的数值对比不同地点的数值对比实际与计划数值对比实际与计划数值对比整体中的一部分整体中的一部分/ /整体整体同一范围内两个总量指标之比同一范围内两个总量指标之比3-32
16、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整理的基本理论统计整理的基本理论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1.含义含义 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将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将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或对已经加工的次级资料进行再类汇总,或对已经加工的次级资料进行再加工,为统计分析准备系统化、条理化的加工,为统计分析准备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3-33 2.意义意义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三阶段,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三阶段,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分析的前提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它是它是从对现象
17、的感性认识过渡到对现象理性认从对现象的感性认识过渡到对现象理性认识的开始,是这个过程的连续点,并为这识的开始,是这个过程的连续点,并为这个过程提供坚实的基础,它在统计工作中个过程提供坚实的基础,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34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与程序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与程序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与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与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统计数据的预处理首先,统计数据的预处理调查资料的审核;调查资料的审核; 其次,统计数据的排序;其次,统计数据的排序; 再次,是统计数据的分组和汇总;再次,是统计数据的分组和汇总;最后,是编制统
18、计表和绘制统计图。最后,是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 3-35 第三节第三节 次数分布次数分布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一、次数分布的概念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数在位按组归类整理,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数在各组间的分布,叫做次数分布。各组间的分布,叫做次数分布。3-36 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单位数叫做次数或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单位数叫做次数或频数。频数。 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做比率或频率。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做比率或频率。 将各组别与次数按一定的次序排列所形将各组别与次数按一定的次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称作次数分布数列,简称分布
19、数成的数列称作次数分布数列,简称分布数列,又称分配数列或频数分配。列,又称分配数列或频数分配。 3-37 19871987年底我国职工构成表年底我国职工构成表按经济类型分组按经济类型分组 职工人数(万人)职工人数(万人)比重(比重(%)全民所有制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其它其它965434887273.0926.400.54合计合计13214100.00 组的名称组的名称 次数(频数次数(频数 ) 比率(频率)比率(频率)3-38 任何分布数列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任何分布数列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各个组的频率(比率)大于或等于)各个组的频率(比率)大于或等于零;零; (2)各个组的
20、频率之和等于)各个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3-39项目项目20062006年年总值(亿元)总值(亿元)比重(比重(%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2094072094072470024700102004102004827038270310010011.811.848.748.739.539.5例如,下表资料反映了我国例如,下表资料反映了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3-40 二、变量数列的类型二、变量数列的类型 统计整理中,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统计整理中,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布数列分为品质分布数列(按品质标志分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复旦大学 统计学 课件 数据 描述 整理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