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教学设计粤教沪版 .pdf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教学设计粤教沪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教学设计粤教沪版 .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怎样认识力教材分析1.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或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能分析某一个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2.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通过生活实际分析、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解释简单的现象3.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引起物体的形变”4、.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或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能分析某一个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通过生活实际分析、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解释简单的现象6.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是改
2、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引起物体的形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 通过实验,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引起物体的形变过程与方法: 1、探究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能对问题进行猜想并进行实验研究。 2、从生活现象中获取知识并能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验问题的热情。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竞争。教学重点: 理解力的概念, 能分析简单情况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究、动画演示,得到结论再联系实际,巩固应用说明:力的概念是力学中最
3、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重力、摩擦力、压力、浮力的基础教学难点:力的认识教学策略:通过具体的力,分析共同点,体现由具体到一般的原则。说明:力的概念对初学者来说较抽象学生对施力物、受力物的提法感到生疏;不会分析某个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中的“作用”不易被理解本节课通过分析生活实例中的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引起形变)来体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中的“作用”的含义教法指导1. 本节课的地位:力的概念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学习本章重力的基础,也是学习后面压力、摩擦力、压强、功的基础2. 学生情况的分析:力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一方面
4、学生认识力时,不注意施力物和受力物另一方面对力的相互性没有认识3. 本节课可分为三部分讲授: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说明:由于学生对力的概念会感到抽象、陌生,需多举例或做演示实验,为学生建立起力的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举例或做演示实验时,突出每个力的施力物、受力物;突出每个力的作用方式,以便为教师归纳、学生认识力的概念打基础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没有认识或认识不全面,也需多举实例,在举实例时,让学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1 页明确相互的两个力的施力物及受力物,还应明确两个力的方向,及两
5、个力方向的特点设计思路通过对所学和几种特殊力的复习,引出力的一般性的分析,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分析具体图片中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通过对如何知道物体受力的疑问引出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对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的探究,和推门的实验,引出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通过阅读了解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并知道还可以用力的图示;通过对手压铅笔、磁铁小车运动等实验的研究,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阅读“高空王子“阿迪力,了解物理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教学器材:长塑料尺、铅笔、小车、磁铁等。教学过程:一、 .引入课题让学生举
6、出生活中“力”的例子教师指出:物理中“力”的含义与生活中“力”不尽相同本节课将讲什么是力二、 .新课教学:(一)讲授力的概念出示图片:人推车、人拉车、人提桶分析人推车、人拉车、人提桶三个力的施力物、受力物及作用的方式举例:推土机推土、拖拉机拉犁、起重机的钢丝绳吊货物分别分析推土机推土、拖拉机拉犁、起重机的钢丝绳吊货物这三个力的施力物、受力物及作用方式由于人推车、人拉车、人提桶是学生熟悉的劳动,分析这三个力的施力物、受力物及作用方式学生易接受进而举出三个机器对物体的力,学生由人对物体有力迁移到机器对物体有力,这种认识是自然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学生易接受演示:磁铁吸引大
7、头针实验演示及分析实验,说明: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目的是强调力必须是两物体间有作用只要两个物体有 “推” 、 “拉”、 “压” 、 “提”、“吸”等方式的作用,不管它们是否接触,就有力(二)力的作用的相互的举例: 手提水桶, 手受向下的拉力;人穿旱冰鞋推墙,人后退 分析上述两实例表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另一物体施加的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演示 1:如图 8-1 所示的装置 演示实验证明, 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有吸引力的作用,同时另一物体对这一物体也有吸引力的作用演示 2: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分别分析上述实例及演示实验中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施力物、
8、受力物及方向通过分析后归纳:相互作用力的施力物与受力物的关系两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施力物是受力物,受力物也是施力物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三)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实验 1:用力拉、压弹簧时,弹簧会伸长或缩短。实验 2: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实验 3: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1 页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 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
9、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2) 教师:乒乓球向我们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3) 、分析课本图8-3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分析课本图8-4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列举一些物体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改变的事例,让同学分析这些物体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改变时受的力教师归纳: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改变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力的概念后,还需要强调: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没有施力物的力或没有受力物的力都是不存在的力具有
10、相互性:两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3、小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作业布置: 1、体育课上,小明用力将铅球向斜上方推出去,球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上,地面被砸了一个小坑。在这段过程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 1)铅球受到小明的推力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_变为 _。( 2)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是_- ;( 3)铅球以某个速度落向地面,这是受到_作用的结果,铅球落地后,会运动一小段距离后,最终会因受到地面的_而停下来,保持静止状态。2、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力时,脚也会感_,这一现象说明 _-。请
11、再举出相类似的事例:。3、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各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课后记:1. 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两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1) “作用”就是力。(2) 力离不开物体,即施力物和受力物。 3. 强调作用就是力。 注意避免“由于作用产生了力”这种模糊不清的说明。否则学生会误认为除了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力。这样对学生将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有好处。4. 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
12、、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逐步深化。5、在讲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只讲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相互的两个力的方向相反不介绍两个力大小相等6、应该说,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万有引力)但本节课只是初步建立力的概念, 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两个物体不直接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作用而万有引力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基础,所以这里不要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在演示磁铁吸引铁钉时,只归纳出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而不说“一定有”力的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1 页第二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第一课时)教材
13、分析:1. 本节地位:本节是在讲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力的单位及力的测量,从而对力这个物理量有较全面的认识2.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第一次学习牛顿这一力的单位,感到生疏1 牛顿的具体观念不易形成,在估测被测的力是否超量程时,把握不准,用弹簧秤测力时,带有随意性3. 本节课分两个单元时间:介绍力的单位,弹簧秤的构造及使用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弹簧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2. 知道弹簧秤的构造,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向学生介绍“牛顿”是力的单位并通过生活中一些力的具体数值,使学生形成1 牛顿的观念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基础上,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14、2、让学生通过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及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教学方法:观察、实验一、引入课题 1 、复习: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让班上个子最大的男生和个子最小的女生分别拉拉力器,比较弹簧伸长的多少比较两人拉力的大小,说明拉力有大小,引出本节课题二、新课教学:(一) 、讲授力的测量1、向学生介绍国际上常用的力的单位牛顿,并让学生记住它但不介绍1 牛顿是如何规定的由手托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 牛顿, 推广到手托质量为100 克的物体的力为1 牛顿 再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1 牛顿的力阅读课
15、本中一些力的大小再举一些生活中常见力的大小的例子2、向学生介绍测量力的工具弹簧秤演示:将一弹簧挂在铁架台上,在弹簧的后面立一木板,并在木板上贴上白纸,用笔记下挂钩所在的位置用一个小力竖直向下拉弹簧,用笔记下此时挂钩所在的位置再用一个较大力竖直向下拉弹簧,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说明什么是弹簧的伸长量比较两次的伸长量,得出弹簧的伸长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的结论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当第二次拉力为第一次的n 倍时, 弹簧第二次的伸长量为第一次的n 倍从而得出“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结论借此实验简单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观察弹簧测力计: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观察教师利用演示用的大弹簧
16、测力计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弹簧测力计上的单位,零刻度,一大格和一小格各表示多少介绍如何使用弹簧秤,教师利用演示用的大弹簧测力计边演示边讲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1 页介绍其它的测力计,知道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力计(三) 、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明确实验目的是学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让同学阅读课本上的实验步骤第一步让学生把观察到的量程、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牛顿记录下来( 1)用手拉弹簧称的钩,大家自感受1N和 5N的力有多大。( 2)每人一个钩码,用弹簧称拉
17、着它在空中静止不动,测量向下拉力(3)使木块匀速运动,拉力多大(4)用一根头发拴在弹簧称钩上,测量将头发拉断时的拉力多大。在做第 3 步和第 4 步时, 向学生介绍如何保证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匀速前进用秤钩钩住木块,手拉弹簧秤另一端的挂环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测拉断头发的力的大小时,让每个同学都测一次,激起同学的兴趣测后将拉力的大小与课本表中给出的各年龄组的数据比较让同学讨论节后的“想想议议”,在同学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强调:使用前轻轻拉动几次挂钩,避免弹簧被卡在壳上;若使用前指针不指零:校正零点,修正测量数据:若在未测量力前,指针指某一刻度,将测得数值减去这一刻度,所得的差是被测的力的值三
18、、小结:力的单位牛顿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课后记:1、测量时,让力的作用线与弹簧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不容易做到2、学生对1 牛顿的具体观念未形成,不易估测被测力是否超过弹簧秤的量程3、本节可列举学生常见的一些力,让学生对1 牛顿初步形成具体观念4、在介绍弹簧秤的构造时,把弹簧秤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后,再由教师介绍5、在介绍正确使用弹簧秤时,用大的弹簧秤由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增大可见度在课堂时间分配上, 教师介绍的时间不宜太多,应留 2/3 的时间给学生练习使用弹簧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1 页
19、第二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第二课时)教材分析:1. 本节地位:本节是在学习力的概念、单位、测量之后,认识力的三要素及力的图示的知道力的三要素, 才能较全面地认识力:力不仅有大小,它还有方向和作用点力的方向揭示了力的矢量性 学习力的三要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重力、摩擦力、 压力等打下基础力的图示把力这个抽象的概念直观地表示出来,图示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速度及高中将要学习的许多物理量都可以用图示法表示出来2. 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了力的测量后,学生对力的大小有认识,但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特别是力的作用点没有认识用图示法表示一个力对学生很陌生,在学习力的图示法时,学生往往由于随意性造成作图不规范3.
20、本节课分两个层次进行:介绍力的三要素;学习力的示意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2. 力的示意图表示一个力过程与方法:力的图示十分直观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现出来通过力的示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画图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力的图示的学习,认识图在物理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教学难点:画力的示意图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教学过程:一. 引入课题复习提问: 1、弹簧秤的测力原理是什么?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3、提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二、新课教学:(一)、力的三要素1、通过上节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弹簧的伸长量来测
21、量可知,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演示用力拉弹簧和用力压弹簧效果不同;举例足球运动员把球射偏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推门及用板手拧螺母的实例;4、演示:用手提水壶柄的中央与用力提水壶柄的后端,两次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5、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力的三要素(二) 、力的示意图1、先介绍力的示意图的作用:把抽象的力具体、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2、介绍什么叫力的示意图如何在力的图示中表示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3、教师示范,画几个力的图示:(1) 、首先画力的作用点,作用点画在受力物的受力点上,也可以画在受力物的几何
22、中心(2) 、再画力的大小,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3) 、最后画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箭头的尖端正好对齐线段的末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1 页教师在示范中,一定要规范画图4、在此基础上, 教师带领学生画几个力的图示在此过程中,要人人动手画,可让12名学生在黑板上画,让全体同学给他们评判教师将同学中出现的错误一一纠正(三) 、. 课堂练习1、一个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50N,请画出力的示意图。2、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向右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请画出力的示意图。3、沿斜面用50 N 的力拉重为 100 N 的小
23、车,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所受的拉力示意图课后记:1. 本节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分析这些实例, 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方面总结出力的三要素认识力的三要素是学习力的图示的基础2. 在学习力的示意时,以力的三要素为依据,讲清如何把一个力简明、形象地表示出来通过教师示范做出几个典型力的示意和学生对几个不同力的图示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力的示意法3、鉴于学生对力的三要素认识不够,本节课可从力的作用效果方面,通过举例,使学生认识到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决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1 页第三节重力教材分析
24、:1. 本节地位:本节是在学习力的基本知识之后,学习重力的是从力的概念及力的三要素方面认识重力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力的基本知识的理解重力是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的力2. 学生情况分析; 物体下落的现象学生见得很多,但没有从理论上认识是地球对它们吸引的结果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学生对竖直这一方向不理解,常认为竖直就是垂直3. 本节课分四个问题进行教学: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重力的作用点(重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 mg ,知道 g9.8N/Kg 的物理意义。过程和方法:通过
25、观察,感知重力的存在,通过探究实验,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 使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养成尊重自然规律及对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重力的定义、重力的方向教学难点:明确 G与 m的关系,以及运用G mg进行计算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教学用具:弹簧秤、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力的三要素是什么?二、新课引入演示:让手中的粉笔自由下落;把杯中的水倒出来,水从高处流向低处。通过观察,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讨论得出:物体都是由高处落到低处,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由此引入本节课题。三、新课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教学设计粤教沪版 2022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六 机械 教学 设计 粤教沪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