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政法复习资料 .pdf





《2022年行政法复习资料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行政法复习资料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行政法1. 行政法的一般渊源?答: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包括成文法源和不成文法源,成文法源包括宪法、法律、法规、( 行政) 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法律解释、国际条约和行政协定。不成文法源包括:习惯法 ( 特别是行政惯例 ) 、法院的裁判、一般原理与法理、学说以及国家政策。 (P20) 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获得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如果与法律相抵触, 不仅行为本身可能被撤销或被修正,行政行为人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受行政行为损害的人也应获得必要的救济。合法性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2、内容:(1)任何行政主体及其行政人行使职权均有组织规范依据;(2)法律优先;( 3)法律保留;( 4)法律保留理论有可能与紧急状态下行政主体必须迅速做出行政行为的必要性想冲突;(5) 任何违法行政行为的作出将引起该行政主体和行政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及其行政人在行使裁量权时必须保持相当的合理性。判断合理性的标准和方法如下:主观判断法、 过程判断法、 结果判断法、比例判断法、比较判断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还列出了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四个原则。3. 比例原则的概念?(课本相关内容p41、42)答: 广义的比例原则包括适当性、必要性、及衡量性三
3、原则。适当性指行为应适合于目的的达成;必要性是说行为不超越实现目的的必要程度,亦即达成目的须彩影响最轻微的手段;衡量性原则是指手段应按目的加以衡判,换言之,任何干涉措施所造成的损害应轻于达成目的所获得的利益,才具有合法性。( 41)狭义的比例原则又称均衡原则, 要求行政主体的裁量行为所要达成的行政目的与行政手段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42)4. 行政权的基本特征:执行性、法律性、强制性、优益性、不可处分性P5-6 5.行政主体的概念和范围。一,概念 :行政主体是依法能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国家对外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义务,承担行政责任,担当争讼当事人 (包括行政复议当事人,行政诉讼当事人等)的组织
4、体。二,范围 : 1,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国务院国务院行政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a 一般地方人民政府, b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c 特别行政区政府 ) 2,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非行政机关组织,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企业。,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事业单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书上 P5055,注意仔细看书,这些点中有很多小点)6. 行政人和行政相对人的区别。行政人特指依法代表国家, 并以行政主体的名义, 实施行政行为,
5、 其行为效果属于行政主体的个人。行政相对人是行政相对人所谓“人”不同于行政人之所谓“人”。后者仅仅指行使行政职权的自然人,但前者的范围则远不止于自然人,还包括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与第一点密切相关的问题是, 作为相对人的自然人和组织具有民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否意味着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也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与行政人概念一样,行政相对人的概念也是动态的。不能将行政相对人狭义的理解为行政行为的直接对象人。行政相对人也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其并不处于单纯的被支配境地。P68 P83 7. 行政委托 : 是行政主体出于管理上的需要,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受委托方)以其(委托人)名义代行行政职权,该行
6、为效果仍属于委托人的活动。p61 行政立法 :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废止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p128 行政处理 : 是行政主体针对具体事件行使行政权,单方面作出的对外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法律行为。p91 行政强制, : 是指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实现行政目的而直接或申请法院对行政相对人采取强制性措施的行为。p178 执行罚 : 是指有关行政主体在相对人逾期拒不履行法定义务时,对相对人处以财产上新的制裁,以迫使相对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p185 8.p131-132 享有行政立法权的主体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
7、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 行政立法主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9. (p92)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种类,合法要件答:行政行为的定义: 行政主体实施的与行政职权有关,并直接或者间接地产生法律效果的各种行为行政行为的特征:1、服务性(决定其无偿性)。2、从属法律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从而必须从属于法律,不能违反和超越法律。3、裁量性。行政行为在法律范围内通常有一定的自由裁量余地。4、单方性。行政行为只要在行政组
8、织法或特定法律、法规所授权范围内, 即可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而无需与行政相对人协商和征得相对人的同意。5、强制性。行政行为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 如遇到障碍,可运用行政强制措施排除。行政行为的种类: 1. 以是否针对特定的对象和是否可以重复适用为标准,行政行为可以分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2 以行政行为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3 法理学界通常以行为方式为标准把法律上的行为分为作为行为和不作为
9、行为;4 以行政相对人是否参与决定行政行内容为标准,分为单方行政行为和双方行政行为;5 这是借用民法学原理所做的区分,行政法律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要包括:1 行政主体及其职权合法; 2 行政依据正确,合法且充分; 3 行为内容明确且正当; 4 行政程序合法且正当(注:行政行为的特征是百度的答案)10. 行政征收的概念和种类: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性地收取税费或者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一种行政处理。种类:征税行政收费征收不动产征收企业11. 行政确认的概念和特征:行政确认是行政主体对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或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证明、认可、确定的活动。特征:第一. 行
10、政确认是一种证明性行政行为。第二 . 行政确认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第三. 行政确认具有效力先定性。p154 12. 行政许可概念: 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 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分类:行政许可法(草案)的分类: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理论上对行政许可的分类: 一般许可与特别许可, 行为许可与资格许可, 排他性许可与非排他性许可, 社会许可与经济许可, 权利性行政许可和附议务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设定依据: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必要时,国务院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行政法复习资料 2022 行政法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