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二上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pdf
《2022年苏教版二上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二上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精品教案第四单元口诀求商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第一次教学除法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除法的含义,用16 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应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小学数学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除法的概念。在本单元首先知道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然后在用乘法口诀求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进一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为以后继续学习除法打下扎实的基础。除法是四则计算中较难教学的一种运算,这是因为学生缺少理解除法含义、形成除法概念的知识基础与经验背景。他们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平均分的现象,即使偶尔接触也很少关注。另外,除法
2、知识的难度比较大,不仅在概念上是乘法的逆运算,而且用乘法口诀求商也有逆向思维的成分。因此,本单元教材作了如下的安排。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 平均分的概念例2、3 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例4 对平均分的综合体验练习八配合六道例题的教学,主要练习平均分的活动和例5、 6 除法的含义, 除法算式的知识列除法算式例7 用 16 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九主要练习除法口算单元复习整理全单元的内容从上表可以看到,全单元内容分成三段教学:平均分的含义和操作;除法的含义与有关知识;用乘法口诀求商。这是连贯的且不能颠倒的次序,没有平均分的概念就不能讲除法;没有除法算式就没有除法计算。除法概念是全单元的核心内容,用口诀求商
3、不仅是计算,而且体现了乘法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反映了除法的本质意义。本单元教学的除法含义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用除法计算”。编排的许多实际问题都与平均分直接联系,可以直接用除法解答,所以不编排专门教学除法实际问题的例题。 那些教学平均分知识、除法知识以及求商的例题,都同时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1 联系具体的现象和操作,教学平均分的知识。除法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运算,除法含义要在平均分操作的基础上形成。所以,本单元的教学从平均分开始,通过例1例 4,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综合体验平均分。2 联系平均分,教学除法知识。本单元教学的除法知识,主要有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等内容。除法的意义是重点。教科书编排两道例题教学除法知识,在突出除法含义的前提下, 合理安排其他知识的教学。教材注意遵循儿童的特点,帮助学生意义接受除法知识,并通过练习逐渐形成除法的概念。3 联系平均分的活动,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教学用16 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解答平均分的问题,列出的除法算式不能一直依赖操作寻找得数,而应该学会通过口算直接说出除法算式的商。例 7 就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1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4 结合用口诀求商的教学,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5、教学,从例 5 和例 6 就开始了, 那时的除法算式是根据平均分的数量关系列出来的,算式的商是通过操作得到的,或者从图画里直接看出来的。例7 教学用口诀求商,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所以,不需要再编排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只要在练习里编排一些用除法解答的实际问题。二、单元目标(1)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就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认识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1)在教师指导下,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乘法口诀的工整与简洁美,
6、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课时安排 9 课时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用口诀求商。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用口诀求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1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课 时 教 案授课日期:月日课题平均分(一)(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书第 42-43 页,例 1 例 2 试一试,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2使
7、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1.教学例 1。(1)初步认识。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 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
8、 个和 3 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2)加深认识。引导:这 6 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2小朋友看“想想做做”第1 题,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说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二.动手操作,学习分法3教学例2。谈话:孙悟空看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直夸大家很聪明。它一高兴,轻轻一变,变出了8 个桃。它说:有8 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 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出示
9、例题,摆出8个桃)小朋友,让你来分一分,你觉得怎样分这8个桃,就能看到分给几个小朋友了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1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追问:这样分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回顾:请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同桌讨论一下。指出:刚才平均分的分法是这样的:按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4 份。4.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让学生说说题意。小结:(指黑板上小棒、板书)刚才学习的是怎样平均分。大家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这种分法先看每份是几个,知道了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5.做“
10、想想做做”第2 题。提问:这里的平均分都是怎样分的?强调: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6操作平均分。让学生摆出6 个圆片。说明:刚才大家的分法,就是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结果知道分成了几份。7做“想想做做”第3 题。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请看图上,每人分3 个,图里是怎样拿气球的?填空:小朋友想一想,像这样每3 个一份地分,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交流结果。追问:这里把15 个气球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四、回顾内容,课堂小结引导: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呢?通过学习有哪些体会?作业设计补充习题板书设计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每()个一份。每份()个。教学反思精选学
11、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1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课 时 教 案授课日期:月日课题平均分(二)(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书第 44-45 页,例 3 试一试,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学会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 ,掌握“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内涵。 2使学生联系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表达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
12、趣,提高学习数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和小正方形若干。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操作回顾,揭示课题 1 操作回顾。我们已经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现在就来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一分。 (1)请拿出 8 根小棒,每2 根一份分一分,看能分成几份。 (2)追问:这是平均分吗?这里的平均分是按什么来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指出:这里的平均分是按每2 根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 板书: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几份 2 谈话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板书课题
13、)小朋友要注意两种分法不同的地方:二、动手实践, 1.教学例 3。 (1)学生操作、交流。 (2)明晰分法。提问:刚才8 个桃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先摆2 根小棒表示要按什么平均分?(按2 份平均分)小朋友按2 份平均分的分法有一些不同,有的每份先分1 个,有的每份先分2 个再把剩下的这样分完;也有的每份一次分4 个,刚好分完。过程不同,但都是按2 份分,把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1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份分得同样多。引导:想一想,每次摆的时候为什么都要把每份个数分得一样多呢?提问: 8 个桃
14、按 2 份平均分,结果知道了什么? (3)回顾小结。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分法,把8 个桃按几份平均分的?我们是怎样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让学生说说题意。提问: 12 根小棒,平均分成2 份,想一想要确定好几份来分,能看出怎样的结果?平均分成 3 份、 4 份呢?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分法和结果,结合交流演示分的过程(教师画圈或横线表示份数),明确各是按几份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几根,并板书。小结: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 题。指导学生看懂分的方法,说说要平均分成几份,为什么每份先分1 个,接着怎样分;提问:这里平均分先看什么,都是按什么分的?
15、小结:这里的平均分,都是先看要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能知道每份几个。 2做“想想做做”第2 题。让学生理解题意。 3做“想想做做”第3 题。明确题意后,要求学生先看着图在脑子里分一分,想想每只松鼠分得几个,再连一连、分一分、填一填,看自己想的结果对不对一提问:这是按几份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几个? 4做“想想做做”第4 题。四、回顾过程,全课总结作业设计补充习题板书设计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平均分成()份每份()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1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课 时 教 案授课日期:月日
16、课题平均分(三)(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书第 46-47 页,例 4 试一试,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进一步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能区分平均分的不同分法,能根据平均分的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表达等活动,比较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加深认识平均分的不同过程和结果,感受不同分法的内在联系,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比较的能力。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了解现实情境中具有数学现象和数学内容,体会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与区别。教学重点难点比较、认识平均分不同分法的特点。根据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分法。课前准备学生准
17、备小棒、圆片各若干。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复习感知,初步比较1.谈话引入。回忆前两节课的内容,我们主要学习和研究的是什么知识?2.操作激活。I 出示 8 根小棒。要求:把它们每2 根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把它们平均分成4 份,看看每份有几根?交流:刚才各是怎样分的?请小朋友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3小结归纳。二、动手操作,比较分法1教学例4。引导:老师这里有12 支铅笔,你能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把12 支铅笔平均分吗?2初次尝试。请一名学生在展示台用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结合学生黑板上出现的实际分法进行教学:如出现:(1)交流:这是平均分吗?你能介绍自
18、己是怎样分的吗?小朋友听明白他是怎样分的了吗?(2)提问:有没有分好后与他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却是不同分法的呢?那你怎样分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1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3)比较:现在平均分摆出的结果一样,但他俩的分法不同在哪里呢?大家先同桌交流一下,再把不同的分法告诉大家。(4)小结:小朋友现在看到,虽然平均分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分的过程却不一样:一种是“每 3 支一份地分”,看出可以分成4 份;一种是“按4 份平均分”,看出每份3 支。不管哪种分法,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支数相同,因此都是“平均分”。3再次尝试
19、。引导:12 支铅笔平均分, 你还可以怎样分,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先自己用小棒分一分再在四人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并互相说说你摆出的结果还可以用哪种分法得到。交流:你分的结果是什么?能说出哪两种分法都能得到这个结果吗?讨论: 12 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结果,你能有序地说说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平均分的结果吗?启发: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份的分,结果是分成几份”,也可以是“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有几个”,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1做“想想做做”第1 题。提问:这里两种分法摆的圆片结果一样吗?分法有什么区别?说明:这里平均分摆出的相同结果,可以用
20、两种分法得到:一种可以每2 个一份地分,另一种可以按5 份平均分。2做“想想做做”第2 题。提问:看图说说,按哪丽种分法来平均分的,结果怎样?3做“想想做做”第3-6 题。四、反思过程,全课总结引导:小朋友反思一下学习过程,今天学习了平均分的什么内容?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体会?作业设计补充习题板书设计平均分12 枝铅笔:每()枝一份,分成了()份。12 枝铅笔:平均分成()份,每份()枝。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1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课 时 教 案授课日期:月日课题认识除法(1
2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书第 48-50 页,例 5 例 6 试一试,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经历从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2.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 写除法算式; 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写成除法算式,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填写除法算式,并能说明理由。3使学生在联系平均分的情境认识除法的活动中,体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数学式子的过程,理解除法算式表示的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除法含义除法含义的理解。课前准备师生各准备圆片、小棒若干。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创设情境,认识新知(一)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写除法算式。1教学例5。(1)出示
22、例 5 情境和问题。提问:一共几个小朋友?(板书:6)每几人坐一辆车?(板书:2)要算出什么结果?6 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可以怎样想呢?你能得出要坐几辆车吗?这是把 6 个小朋友怎样分的?追问:他的想法实际上是把6 个小朋友按什么分的,结果得到什么?引入除法。说明: 刚才的问题, 是把 6 人按每 2 人一份地平均分,结果得到坐3 辆车。 (指板书的数)这样把 6 人按每 2 人一份平均分, 结果是 3 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写成算式 “6 除以 2等于 3” 。(在数中间板书除号和等号)说明:这样的算式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除法算式。(板书课题:认识除法)说明:这个符号叫除号。 (在“”下面板书:
23、除号)除号可以这样写:先写中间一小横,然后上面写一点,下面写一点。(让学生跟教师书空写除号)教学算式“ 62=3”的读法,2教学例5 后的“试一试”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1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提问:要知道可以分给几只小熊,应该把12 个苹果怎样分,得到结果是什么?按照这样平均分的分法,你能填写下面的算式吗?追问:想一想,为什么算式可以写成“12 3=4”?这个算式里的12、3、4 各表示什么意思?3回顾小结。小结:像刚才两道题这样,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内除法 2022年苏教版二上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2022 年苏教版二上 第四 单元 除法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