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植物学总复习题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考研植物学总复习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考研植物学总复习题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十一节“植物形态解剖学”总复习题1分生组织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可分为哪几类?在植物生长中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次生分生组织?有几种次生分生组织?简述其发生和活动。3简述种子和果实的结构及其作用。4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5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6试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7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散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8简述根、茎、叶主要功能的异同。9侧根、叶、腋芽、不定根、不定芽的起源方式各是什么? 10试述根内皮层和中柱鞘的结构和功能。11什么是髓射线 ?什么是维管射线 ?二者有哪
2、些不同 ? 12区别如下名词: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柱、中柱和维管系统。13区别如下概念:年轮、生长轮、假年轮、早材、晚材、春材、秋材、心材、边材、无孔材、环孔材、散孔材、半环孔材14松针的结构有哪些特点?有何适应意义 ? 15试述旱生植物叶和沉水植物叶在形态结构上有何不同? 16概述被子植物花的演化。17列表比较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差异。18什么是减数分裂?什么是双受精 ?各有何生物学意义 ? 19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20简述被子植物的有性世代。21双受精后一朵花有哪些变化?简述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22试述单孢型胚囊的发育过程。23为什么竹材可作建筑材料24观察一块木板,怎样才能说明它
3、是由树干中央部分锯下来的? 25一棵“空心”树,为什么仍能活着和生长? 26从树木茎干上作较宽且深的环剥,为什么会导致多数树木的死亡? 27什么是“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利用?举例说明。28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29对不同类型的幼苗,播种时应注意什么? 30较大的苗木,为什么移栽时要剪去一部分枝叶?水稻大田移栽后,为什么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 31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够肥田? 32棉花整枝打杈时,怎样区分果枝和营养枝? 33什么是根瘤、菌根?它在植物引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34根据已学过的植
4、物形态解剖学的知识,说明植物体是一统一的整体。参考答案要点和提示1答案要点: (1) 分生组织包括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2) 顶端分生组织产生初生结构,使根和茎不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叶和生殖器官。 (3) 侧生分生组织形成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4) 禾本科植物等单子叶植物借助于居间分生组织的活动,进行拔节和抽穗,使茎急剧长高,葱等因叶基居间分生组织活动,叶剪后仍伸长。2答案要点: (1) 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成熟组织的细胞,经历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脱离原来的成熟状态,重新转变而成的分生组织。 (2) 木栓形成层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在根中最初由中柱鞘转变而成,而在茎中
5、则常由紧接表皮的皮层细胞转变而成,以后依次产生的新木栓形成层逐渐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木栓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向内产生栓内层,三者共同组成周皮。 (3) 形成层一般也被认为是次生分生组织。根中的形成层由维管柱内的薄壁细胞和中柱鞘细胞转变而来,茎中的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 由维管束中一层具潜在分裂能力的细胞转变成) 和束间形成层 ( 由髓射线中的薄壁细胞转变成)组成。形成层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3答案要点: (1) 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有些植物的种子无胚乳。 (2)种子各部分的作用是:a种皮:保护胚;有些植物的种皮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阻止种子在不适宜
6、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萌发,免于幼苗受伤害和死亡;有些植物种皮形成翅、丝状毛等,有助于种子散布。 b 胚乳:供应胚发育成幼苗时所需营养。 c 胚: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形。 (3) 果实由果皮组成,果皮来自子房壁,有些果实还包括花托、花序轴等部分。 (4) 果皮的作用: a保护种子;b有些果实含抑制性物质,使种子休眠,其意义与种皮的相同;c帮助种子散布。4答案要点: (1) 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
7、,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 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 木质化和栓质化 ),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此为通道细胞。5答案要点: (1) 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 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 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 b 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
8、结构阶段的草质茎。 (3)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 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6答案要点: (1) 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生长轮。 (2) 二者不同之处:a多数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多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 b裸子植物的次生韧皮部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一般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 c 有些裸子植物茎的皮层、维管柱中常具树脂道。7答案要点:水分在植物体内
9、的历程主要是由维管系统上升。所走种程可表示为:土壤溶液吸收作用根毛细胞根皮层内皮层根木质部茎木质部叶柄木质部各级叶脉木质部叶肉细胞细胞间隙孔下室气孔蒸腾作用大气8答案要点:三者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为营养器官。 (1) 三者不同点:主要生理功能各不相同。根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吸收作用,其次是固着和合成的功能;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叶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光合作用,其次是蒸腾作用。 (2) 三者相似之处:根和茎均有储藏和繁殖作用;叶也有吸收作用( 类似根 ) ,少数植物的叶还有繁殖能力。维管系统把根、茎、叶三者连成一个整体,三者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流,故三者均有输导作用。在特殊
10、例子中,植物叶退化,而由茎行使光合作用的功能;鳞茎中的鳞叶也具储藏作用;茎卷须和叶卷须是一对同功器官。9答案要点: (1) 内起源者有:侧根、不定根和不定芽( 部分) ; (2) 外起源者有:叶、侧芽、不定根和不定芽(部分 )。10答案要点: (1) 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或五面增厚,这对根的吸收作用具有特殊意义,即控制根的物质转运。 (2) 根的中柱鞘多为一层细胞,也有具多层细胞的。根的中住鞘细胞能恢复分生能力,产生侧根、形成层( 一部分 ) 、木栓形成层、不定芽、乳汁管和树脂道。11答案要点:二者在茎横切面上均呈放射状排列,均具横向运输和储藏作用。但在起源、位置、数量上不同。 (1) 髓射线
11、位于初生维管组织之间,内连髓部,外通皮层,在次生生长以前是初生结构,虽在次生结构中能继续增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但数目不变。 (2) 维管射线由木射线与韧皮射线组成,由形成层产生,为次生结构,数目随茎增粗而增加,后形成的射线较短。12答案要点: (1) 维管组织是植物中形成维管系统的特化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两种复合组织。 (2) 维管束为成束状的维管组织。根中的初生维管组织即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共同组成维管束。茎中维管束根据有无束中形成层而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根据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分为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
12、周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四类。维管柱指茎或根中皮层以内的部分,包括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单子叶植物茎中多无维管柱。中柱:过去把维管柱称中柱。但因多数植物的茎与根不同,不存在内皮层和中柱鞘,皮层与中柱间的界限不易划分,现多用维管柱取代中柱一词。维管系统是连续地贯穿于整个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 木质部和韧皮部 ) 组成的组织系统。13答案要点:年轮也称生长轮。次生木质部在一年内形成一轮显著的同心环层即为一个年轮。若一年内次生木质部形成一轮以上的同心环层,则为假年轮。一个年轮中,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称早材,也称春材,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为晚材,也称夏材或秋材。二者细胞类型、大小、壁结构有区别。具数个年轮的次生
13、木质部,其内层失去输导作用,产生侵填体,为心材;心材外围的次生木质部为边材,具输导作用。心材逐年增加,而边材较稳定。无孔材裸子植物的次生木质部横切面上没有大而圆的导管腔,其木材称无孔材。双子叶植物次生木质部具大而圆的导管腔。有些树种的木材,在一个生长轮内,早材的导管腔比晚材的导管腔大得多,导管比较整齐地沿生长轮环状排列,这种木材称环孔材;反之,早材与晚材导管腔相差不大,称散孔材。介于环孔材和散孔材之间的称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5答案要点: (1) 旱生植物叶
14、对干旱高度适应。适应的途径有二:一是叶小,以减少蒸腾面;二是尽量使蒸腾作用受阻,如叶表多茸毛,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些种类表皮常由多层细胞组成,气孔下陷或限于局部区域,栅栏组织层数往往较多,而海绵组织和胞间隙却不发达。 (2) 沉水植物叶则对水环境高度适应。水环境多水少气光较弱。因环境中充满水,故陆生植物叶具有的减少蒸腾作用的结构,在沉水植物叶中已基本不复存在,如表皮细胞薄,不角质化或角质化程度轻,维管组织极度衰退;因水中光线较弱,叶为等面叶;因水中缺气,故叶小而薄,有些植物的沉水叶细裂成丝状,以增加与水的接触和气体的交换面,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16提示:从花各部分的数目、排列
15、方式、对称性和子房位置等四方面的变化加以概述。17提示:从花序、花冠、气味和蜜腺、花粉、柱头等方面加以比较。18答案要点: (1) 减数分裂和双受精的定义( 略) 。(2) 通过减数分裂可保证有性生殖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从而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减数分裂使有性生殖后代产生变异。在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意义。19提示: (1) 相似: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均有间期,DNA复制一次,均出现染色体、纺锤体等。 (2) 不同: a发生于不同的过程中; b染色体数目减半与否;c分裂次数及子细胞数不同;d有无同源染色体配对、片段交换、分离。20提示: (
16、1) 有性世代的定义; (2) 从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到花粉管释放二精子、减数分裂产生大孢子到成熟胚囊形成两条线分别叙述,以双受精开始作为有性世代的结束。21提示:从如下三方面叙述双受精后一朵花有哪些变化:a子房壁果皮;b胚珠种子, 包括珠被种皮,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 ( 初生胚乳核 ) 胚乳;c花中子房以外的部分或枯萎,或宿存并随果实增大而增大( 如柿树的花萼 ) ,或参与果皮的形成,如下位子房上位花中的花筒或花托。22答案要点: (1) 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2) 单核胚囊的形成 ( 核分裂 ) ;(3)8 核胚囊的形成 ( 质分裂及细胞定位 ) ;(4) 具 7 个细胞的成熟胚囊的
17、形成。23答案要点:毛竹茎等竹材具坚实的木质特性,因为它们(1) 机械组织特别发达;(2) 原生木质部的腔隙被填实;(3) 基本组织是厚壁组织。24答案要点:由树干中央部分锯下的木板上应显示出维管射线的高度和长度,射线应呈现砖墙状。25答案要点:“空心”树遭损坏的是心材,心材是已死亡的次生木质部,无输导作用。“空心”部分并未涉及具输导作用的次生木质部(边材 ),并不影响木质部的输导功能,所以“空心”树仍能存活和生长。但“空心”树易为暴风雨等外力所摧折。26答案要点:环剥过深,损伤形成层,通过形成层活动使韧皮部再生已不可能;环剥过宽,切口处难以通过产生愈伤组织而愈合。韧皮部不能再生,有机物运输系
18、统完全中断,根系得不到从叶运来的有机营养而逐渐衰亡。随着根系衰亡,地上部分所需水分和矿物质供应终止,整株植物完全死亡。此例说明了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互依存的关系。27答案要点: (1) 顶端优势的定义; (2) 顶端优势的利用:如栽培黄麻;(3) 顶端优势的抑制,如果树和棉花的合理修剪,适时打顶。28参看本书第二部分“植物的繁殖、花”复习题中问答第1 题参考答案。29答案要点: (1) 幼苗的类型; (2) 对于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宜浅播;(3) 对于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可稍深播,但深度应适当。30答案要点:植物移栽,即使是带土移栽,都会使根尖、根毛受损。根尖、根毛受损,根系吸收水分、无机盐能
19、力下降,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影响,故水稻大田移栽后,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苗木移栽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缓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可采取剪去一部分枝叶的措施。31答案要点:豆科植物根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能将大气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的游离氮转变成可利用的氮素。根瘤留在土壤中可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中通常总是缺氮的) ,所以一些豆科植物如紫云英、三叶草等常作绿肥,也常见将豆科植物与农作物间作轮栽。32答案要点: (1) 棉花植株上有两种分枝方式:单轴分枝和合轴会枝;(2) 单轴分枝的枝通常是营养枝,合轴分枝的枝是开花结果的果枝。如何区分果枝和营养枝的问
20、题即成为如何区别合轴分枝和单轴分枝的问题;(3) 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的特征。 (4) 单轴分枝的枝多位于植株下部。33答案要点: (1) 根瘤和菌根的定义;(2) 根瘤和菌根对植物的意义( 即共生关系) ;(3) 在植物引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根瘤菌和真菌对与之共生的植物有选择性能,故在引种一种植物时,需同时引进能与之共生的菌种,在有关植物的育苗、造林中,应预先在土壤中接种特定的真菌或根瘤菌,或事先让种子感染之,以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发育。34答: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不仅在功能上密切联系,而且在结构上、起源上也是相互联系的。绝大多数的细胞器均由膜构成,各类细胞器
21、的膜在成份、功能上虽有各自的特异性,但基本结构是相似的,都是单位膜。在生理功能上,细胞内的这些细胞器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膜系统在局部区域特化的结果,这个膜系统称为内膜系统,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内膜系统在原生质体中起分隔、区域化的作用。内膜系统与质膜相连,通过胞间连丝也互相沟通,这就提供了一个细胞内及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的运输桥梁,从而使多细胞有机体成为协调的统一体。植物的每一器官都由一定种类的组织构成。功能不同的器官,其组织类型也不同,排列方式也不同,但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各器官除了具有功能上的相互联系外,同时在内部结构上也必然是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的,这就是“组织系统”:即皮(组织 )系
22、统、维管 ( 组织) 系统、基本 ( 组织) 系统。植物的根、茎、叶构成了其营养器官,其中根茎过渡区的存在,说明了根与茎是一种连续的植物体轴。这样,茎与叶、根、枝的维管组织是相连续的,整个植物体的维管组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花通常指被子植物的能育茎端及其附属物,它是一种适合繁殖作用的变态枝。植物的繁殖器官( 花) 和其营养器官也是密切联系的,花的解剖结构亦与茎、叶的解剖结构相似( 如花萼就与叶结构类似) 。综合上述,从解剖结构上看,植物体确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七节“孢子植物学”总复习题一、判断与改错1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完全依据孢子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来进行分类。( ) 2一般来讲,在植物生活
23、史中,配子体是单倍体,孢子体是二倍体。( ) 3常见的植物体就是植物的无性世代,即孢子体世代。( ) 4孢子植物就是低等植物,也称为无胚植物。( ) 5所有高等植物都有世代交替,同时都具异孢现象。( ) 6植物界的演化规律,从生活史来看,是由无核相交替演化到有核相交替,再演化到具世代交替。( ) 7低等植物都没有细胞核,而高等植物有细胞核。( ) 8 具有核相交替的植物一定有世代交替,有世代交替的植物不一定有核相交替。( ) 9在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只有一个能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即孢子体。( ) 10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形成原丝体。( ) 11蕨 (Pteridium aquilium)的孢子囊和
24、葫芦藓的孢蒴都具环带。( ) 12蕨类植物产生的孢子大小相同,均为同型孢子。( ) 13从苔藓植物开始,植物就有了“根”、“茎”和“叶”的分化现象。( ) 14 苔藓植物的原丝体和蕨类植物的原叶体都是产生有性生殖器官的植物体。( ) 15石松的孢子叶具叶舌。( ) 16卷柏的孢子有大小之分,此异孢现象是植物界演化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 17从苔藓植物开始就有了真正的根。( ) 18由于角苔的孢子体外壁上含有叶绿体,能独立生活一个短时期,所以它们和蕨类植物一样,都是孢子体可以独立生活,且孢子体在生活史中占优势的植物类群。 ( ) 19苔纲植物的假根一般为单列细胞。( ) 20地衣是细菌和藻类组
25、成的共生复合体植物。( ) 21菌类植物由于都不具叶绿素而属于典型的异养植物。( ) 22真菌门中,各种真菌的营养体( 菌丝体 ) 除少数为单核细胞之外,都是分枝的多细胞的菌丝体。( ) 23藻类植物与菌类植物都是低等植物,它们之间的主要不同点在于:藻类是水生的,菌类则是陆生的。( ) 24藻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水中。( ) 25藻类植物都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养。( ) 26子囊菌的产囊体和红藻的囊果都是产生卵细胞的生殖器官。( ) 27轮藻和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都出现原丝体,都是配子体在生活史中占优势,都具有世代交替。( ) 28褐藻门中有些种类的髓部有类似筛管的构造,称为隔丝。( )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考研植物学总复习题 2022 考研 植物学 复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