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5456 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十二的第1-6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对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教学减法的意义1减法的意义。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习减法的意义。教师出示第多 4 页上面的题:(1) 一班有男生 24 人, 女生有 19 人。 24 19 43( 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 加数加数和(2) 二班有 43 人, 其中男生 24 人, 43 24 = 19
2、(人) 女生有多少人 ? 和加数加数(3) 一班有 43 人,其中女生 19 人。 43 19 24( 人) 男生有多少人 ? 和加数加数先做第 (1) 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回答后, 教师在第 (1) 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 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 、 “和” ( 如右上 )。接着让学生解答第 (2) 、(3) 题,然后回答:“与第 (1) 题比较,第 (2) 、(3) 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1 页,共 1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第 (1) 题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数, 求全班人数用加法, 第(2) 、 (3)题是已知全班学生人数和男生或女生人数,反过来求女生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教师板书出第(2) 、(3) 题的减法算式 ( 如右上 )。然后教师提问:“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启发学生说出:第 (1) 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 、(3) 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学生回答后, 教师在第 (2) 、(3) 题的算式下面注出 “和” 、 “加数” 、 “加数”( 如右上 )
4、然后启发学生想:“根据第 (2) 、(3) 题的算式与第 (1) 题的算式的联系, 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个加数的运算。让学生看书上第 54 页,读一读书上的结语。然后提问:“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 被减数。 ) “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 减数。 ) “要求的未知加数叫做什么?”( 差。) 教师说明:在减法中, 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 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来理解;第(1) 题用加
5、法计算,第 (2) 、(3) 题都用减法计算,第 (2) 、(3) 题与第 (1) 题比较,第(1) 题的问题在第 (2) 、(3) 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 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 (2) 、(3) 题中变成了问题。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 。2练习。(1) 做第 55 页上的“做一做”。第二单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
6、载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 做练习十二的第 1 题。要让学生应用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紧扣减法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说理的能力。如第(1)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邮票张数, 要求小强的邮票张数, 就是已知和 ( 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 与一个加数 ( 小明的邮票张数 ) ,求另一个加数 (小强的邮票张数 ),所以用减法算。二、教学 0 在减法中的特性。提问:“在加法中关于 0 的运算有几种情况 ?”( 两种。 ) “谁能举例说明 ?”(7 07,000。)
7、“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减法中关于0 的运算有哪几种情况?”引导学生写出下面三种情况: 7 07, 7 70, 0 00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707,那么 80 等于几? 90 呢?任意个数减去 0 得多少 ?用一句话说就是。 ”“再来看第二、三种情况:770, 0 00,任意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多少 ?也就是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怎样?”最后,概括成两条:1一个数减去 0,还得原数;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三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仍还记得吗?”第二单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8、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问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各部分问的关系。提问:“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出下面的关系式: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3 题。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例如
9、,第 2 题,根据 2100695=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 1405 分别看作被减数、减数、差,运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做,又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和、加数、加数运用减法的意义来完成。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教师:我们学过了上面这些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1) 加法的验算。教师板书出: 1234 验算: 2079 2079 845 845 1234 2079 1234 845 第二单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10、页,共 10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 )。然后提问:“还可以怎样验算7”( 用减法验算加法。 ) 让学生板演 ( 如上右 ) 。“应用的是什么知识 ?”( 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 向学生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845 ,1234);验算时用和 (2079i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2) 减法的验算。教师板书出: 1234 验算: 247 1234 987 987 247 247 1234 987 让学生计算, 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2022 减法 意义 加减法 各部分 关系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