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四章第二节动能势能导学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第四章第二节动能势能导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四章第二节动能势能导学案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第四章第 2 节 动能 势能 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使用时间:第十二周检查与评价预习: (1020min)课后:【学习目标】1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功和能的关系推导出动能的定义式,并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功的能关系推导出势能的定义式,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3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及重力势能的相对性。4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重点】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三个概念及动能、重力势能的定义式【难点】 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的理解【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首先认真阅读课本和全优课堂相关内容获取最大量的信息,并在
2、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注,对部分内容有疑惑的,提出问题并写在旁边;然后再认真阅读并填写导学案,把问题填写在我的疑惑处,以方便老师收集、解决问题知识准备:回忆初中物理中学习过的动能、势能概念、【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动能1). 一个物体能够 _,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2). 功和能的关系:功是_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_发生转化。3).物体由于 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4)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动能表达式Ek =_,国际单位是_, 符号 _质量 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 越_,它的动能越_;运动速度 相同的物体,质量 越_,它的动能也越_。5)动能是
3、_(填状态或过程)量、_(填矢或标)量,在质量一定时,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则动能也唯一确定了,它与物体在任意时刻的_相对应。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瞬时速度虽然是时刻变化的,但其动能却是_. 2、重力势能1)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 _而具有的能。 2 )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重力势能表达式EP =_,国际单位是_, 符号 _ 质量 相同的物体,被举的高度 越_,重力势能越大;高度 相同的物体,质量 越_,重力势能越大。3)势能是 _(填状态或过程)量、_(填矢或标)量,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的重力势能也就发生变化。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所做的功相对应,而重力的功是标量,重力势能也是
4、标量。4)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_;重力做负功时,重力势能_。WG=EP1EP2=mgh1mgh25)重力势能大小与参考平面选择(填“有” 或“无” )关,重力做功大小与参考平面选择(填“有”或“无”)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弹性势能 :1)物体由于 _而具有的能。2) 弹性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 的程度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 越_,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自测】1下列物体中具有动能的是 A转动的砂轮B被吊起的重物C拉弯的弓箭D压缩的弹簧2下列物体中具有势能的是 A
5、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B拧紧的钟表发条C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自行车D抛在空中的手榴弹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B位置高的物体,它的势能一定大C质量大、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D弹簧一定具有弹性势能4在下列物体中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A平直轨道上行驶的汽车B拉长的橡皮筋C高空中正在下落的冰雹D被举高的杠铃【知识点一】探究一:利用功和能的关系推导动能的表达式(模仿课本P6869 内容,尝试推导出动能的表达式)如图,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受一个水平向右恒力 F 作用,经过位移S 后达到速度V,试推导: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由速度位移公式:得其位移结果:S推力所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第四章第二节动能势能导学案 2022 第四 第二 动能 势能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