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pdf
《2022年六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5、伯牙绝弦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三、读
2、懂课文内容1、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3、质疑: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四、品味知音之情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
4、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4、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5、感情诵读 24 句。6、而伯牙在楚国是著名的弹琴高手,他能通过乐曲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当他一次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琴声中,弹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时,你想,他渴望得到什么?周围的人会怎么称赞呢?7、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是伯牙,你还渴望什么?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或
5、会对子期说些什么呢?8、再读课文 14 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9、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10、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11、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五、作业: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板书设计:25、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所念绝弦(知音)教学反思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6、月光曲教学目的:1、学会本
6、课 8 个生字,正确读写 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4、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3、体会
7、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课时安排: 2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读写 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2、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初读感知1、 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2、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贝多芬资料,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三、学习生字词语1、学生自学生字词,遇到容易出错的生字多分析一下字型结构,不懂的词
8、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2、给本课的生字组词语辨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生字词。4、辨析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什么是“传说”?2、理解 谱写 五、学习课文第二意义段1、读书。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什么?这琴声为什么会引起他的特别注意? 2、“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你们想当贝多芬听到
9、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3、指名分角色读第五、六两自然段的对话板书设计:月光曲太贵谱写幽静纯熟听太穷谱谱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6、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2、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了解贝多
10、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2、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部分(第九自然段)1、听月光曲。这时,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贝多芬心里怎么样?”2、师生对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话。(1)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是趁着兴致当时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2) “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乐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
11、?”“请你们看看插图、带着这个问题自学第二部分。”3、 (学生自学)全班交流。“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闻名的乐曲呢?”二、再读想象,体会联想1、“现在就请你们把这一节课文读一下,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样?然后请你们讲这幅图。”2、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带来了什么呢?课文上没有写,但是从哪儿我们可以知道?看看下一节课文,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听琴声的事实,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因听琴声产生的联想?3、学生读联想,体会情境。(1)读书想象第一幅画面:体会月光照耀下海波粼粼的画面(2)体会第二幅画面: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的情
12、境。(3)随着音乐体会第三幅画面:皮鞋匠听着听着,觉得海上刮起了大凤,卷起了巨浪的情境。再引导再看图:“想一想皮鞋匠听了琴声,仿佛觉得大海卷起了巨浪,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多芬在怎样弹琴,琴声怎样?”三、引导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这个传说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这么富有美感,是与文章中记叙中展开了联想有很大的关系。”引导对比:如果把联想部分去掉,看文章会变得怎么样?(不那么深刻感人。)不信,可以读读。指导读:读这类文章时,要搞清楚哪是叙事,哪是联想,从而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指导写:作
13、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 听到的写下来, 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 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 深刻。四、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前后照应“盲姑娘听到贝多芬的第一个曲子是入神 激动 ,听了 月光曲 是 恬静 是 陶醉,我们想想看这个穷苦的盲姑娘此刻心里觉得怎么样呢?她心里可能要说什么?板书设计:月光曲太贵谱写幽静纯熟听太穷谱谱成教学反思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7、蒙娜丽莎之约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六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2022 年六上 语文 第八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