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共《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公共《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论述情绪情感、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答: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相联系。 2、认知过程通过形象或者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情感通过体验来反应客观事物。情绪情感会影响人的认知过程,而人对事物的不同认知也会影响情绪情感。 3、意志与认知的关系:认知是意志的前提。意志具有目的性,人的目的性不是凭空产生而是认知活动的结果,意志能影响认知过程,人在进行各种认知活动时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困难则需要作出意志努力。4、意志与情感的关系:首先,情感既可以成
2、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其次,意志可以影响情感的发展,使情感服从励志。2、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激发学习动机一般采取下列有效的方式和措施:(一)创设问题情境适当分析;(二)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分析;(三)适当开展竞赛,分析;(四)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分析;(五)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正确归因分析4、试分析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答:一、家庭影响:1、家庭环境; 2、家庭教育方式; 3 、家庭教育内容;4、父母的期望二、学校影响:1、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2、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艺术
3、; 3 、学校环境;三、社会影响:1、社会风气; 2 、社会环境; 3 、大众传媒;四、学生自身原因:1、闭锁性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4、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盾5、结合实例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答: 1、从学习任务的利用性价值来激发学习动机;2、提出明确要求和相应的期望;3、对学习结果给予及时清晰的反馈与评价;4、把表扬给予努力而不仅仅给予能力; 5 、注意安排评价、奖惩的频率;6、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7、请论述并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很多需要,这些需要组成一个有层次的系统。需
4、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别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只有一种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有一种需要才能产生。8、试述品德不良学生的成因与矫正。答:成因:一、外部的客观原因: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2、家庭教育不当;3、学校工作的失误;二、内部心理因素原因:1、道德认识上的肤浅、片面、无知,甚至一定程度上的歪曲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2、一直薄弱,自制力不强,缺乏抗诱惑的能力;3、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矫正: 1、改变认知,转变态度;2、创设情境,感化引导;3、锻炼意志,培养习惯;4、针对个性、因材施“矫”;5、总结经验,
5、掌握技巧;9、为什么说情绪和情感是特殊的心理过程?请举例说明答: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但它不同于认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约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
6、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例子:情绪: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当看到祖国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时,是多么的兴奋和喜悦;当祖国受到敌人的蹂躏和侵犯时,会无比的愤怒和激动;当祖国处于危难时刻,又会表现出十分忧虑的情绪。情感:失散多年的父子相逢时,既喜悦,又悲伤;当听到亲人壮烈牺牲的消息时,既有为烈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的荣誉感,又有丧失亲人的悲伤感。“悲喜交加”、“百感交集”,说明了人具有“在满意中有不满意,不快中有快感”。11、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理解。答: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人的未来发展当然有截然
7、不同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性格决定命运是有一定道理的。细分来说,应该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性格的成熟是相对的,绝对的成熟是不存在的。从人所处环境的变化不定来讲,性格也有一定变化,除非受到较大刺激,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也就基本稳定不变。12、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不良情绪,请列举出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控制不良情绪。答:不良情绪 :烦恼、焦虑、抑郁、恐惧、易激惹、冷漠(无聊)。实际: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有人过来打扰我,我生气了。控制 :我会利用暗示来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我会告诉自己不要生气,或许别人是有事来找我帮忙的,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8、。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1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答: 1、要学生明确学习目标;2、向学生讲明教学内容的锻炼价值和作用;3、提高教师素质,讲究教学艺术性;4、给予及时和适当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5、激发学生学习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结合14、请举例说明学生的认知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答: 1、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生具体表现场独立型学生的表现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他们不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2、冲动型和沉思型学生具体表现。冲动型学生
9、的表现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他们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搞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冲动型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3、具体型和抽象型。具体型学生的表现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否则很容易造成他们对问题的偏见。4、视觉型和听觉型的学生的具体表现视觉型学生的表现善于通过接受视觉刺激而学习,喜欢通过图片、图表、录像、影片等各种视觉刺激手段接受信息、表达信息。5、趋同型和趋异型的学生的表现:趋同型学生的表现学习的主体意识较强,
10、善于以自我为中心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15、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答:(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及时复习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将复习为为两种,一种是集中复习,一种是分散复习。(二)恰当安排复习内容。复习内容的恰当安排也是影响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三)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复习时,可以通过一遍一遍的反复阅读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试图回忆来进行。(四)复习方法多样化。复习并不等于单纯重复。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
11、绪和感到疲倦。而如果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让学生每次都能在新的联系中接触到有关的复习内容,学生就会感到新颖,有利于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并能让学生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复习活动,使学生对复习内容建立多种联系,从而更加巩固的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效果。16、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答:一、利用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习者的不随意注意。1、不随意注意的规律更多的是依赖刺激物,强度大,新颖、对比鲜明和活动变化的信息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学习中要善于利用刺激物的特点组织不随意注意,同时,抑制与学习无关的刺激干扰,注意学习环境的选择与布置,环境要安静、简朴、整洁等。2、符合个体需要和兴趣的食物容易引起
12、人的不随意注意。因此,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与使用,学习内容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内容丰富、难易适中,带有实践性的。二、采用活动组织的方式着重培养学习者的随意注意。1、随意注意足以学习活动的自觉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等为条件的,因此,应加深对学习目的人物的理解,激发对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对活动任务的意义理解得越清楚、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越能保持良好的随意注意。2、培养间接兴趣。稳定的间接兴趣有助于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3、合理组织学习活动。把智力果冻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有助于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三、开展自我指导训练,培养学习者善于利用两种注意的规律。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经常交替地出现在学生的
13、学习活动中,能够使注意长时间地保持集中。17、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答: 1、喻理; 2、自慰; 3、暗示; 4、放松; 5、发泄; 6、转移注意; 7、升华;18、学校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答: 1、做一名健康的教师;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3 、开展丰富多彩疏导的活动;4、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是有效途径;19、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一、从内部因素着手的方法: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3、树立学生的成就动机;二、从外界因素找突破的方法:1、鼓励学生勤学;2、合理、幼小的运用表扬;3、学习任务难度适当;4、进行恰当的辅助;5、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6、创立良
14、好的学习环境;20、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答: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与表征;2、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4、情绪与动机状态;5、 个体的智力水平、认知风格、个性特征等因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2、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3、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策略;4、提高多样化的练习机会;5、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2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答: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加强发散思维训练;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培养优良的个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15、 - - - -第 2 页,共 6 页22、联系实际谈一谈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答: ( 1)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如教学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生动有趣、教学内容要丰富且逻辑性强等。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同时还要着生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16、。如在一堂中,上课之初教师就应采取措施,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对新的一节课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但当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的有意注意后,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或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例子,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的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二、事例分析题1、试分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是什么心理现象?举例子说明。
17、考点:感觉适应中的嗅觉适应。答: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由于感觉适应导致感受性下降从而不能闻到香味。例如,白天从阳光灿烂的大街,走进黑暗的电影厅,开始时会什么也看不见,慢慢才能辨认出过道和椅子的轮廓这是对弱光的适应,称“暗适应”,是弱光的持续作用引起感觉能力的提高;反之,从黑暗的电影院走出来,强烈的阳光几乎使人睁不开眼,过了一会才感到不眼花,这是对强光的适应,称“明适应”,是强光的持续作用引起视觉感受性的降低(明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适应现象。“戴着眼镜找眼镜”是触觉适应现象。厨师由于连续的品尝,到后来做的菜会越来越咸,这是味觉适应现
18、象2、为什么某些人被称之为“神童”或者“英雄出少年”,而另外一些人被称为“大器晚成”,试从能力的角度说明并举例子。考点:能力个体差异中的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答:这就是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性. 大器晚成的人可能是由于早年没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也有可能是早期生活道路的坎坷, 又或者可能是成果的创造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 而英雄出少年则可能和教育环境, 遗传等因素有关系, 所以 , 能力反站有其早晚的差异. 3、有位大学生考试失败之后,认为失败原因是学习课程太多,考试题目太难,并且常常打游戏看电影以发泄不满。请根据挫折后的表现形式分析这个学生的行为。考点:应对挫折的方式答: 1、挫折后表现有积
19、极的表现和消极的表现和妥协的表现。积极的表现包括:升华、补偿、改变策略。消极表现包括:攻击行为、固执行为。消退行为、白日梦和逆反行为。妥协表现包括自我安慰、自我整饰和推诿。2、该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课程太多、题目太难外部因素,而没有寻找自身原因,以减轻自己的焦虑,是一种妥协推诿表现,而在挫折之后未能正视失败,而是通过一种简单幼稚的方式发泄不满,是挫折后的退化表现。4、今天是林老师第一次上公开课,她穿着漂亮艳丽的新衣服提前来到教室,带来了很多直观教具,有实物、模型、图片。进教室后,她把这些教具放在讲台上或挂在黑板上,然后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开始上课了,林老师显得镇定自若,她
20、先宣布了期中考试的成绩,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在讲课中,林老师言语平静流畅。由于准备的内容十分丰富,她便加快了速度,对讲课内容也不予重复。正当她专心致志地讲课时,发现有个别学生在开小差,她立即点名批评,制止了这种不良行为,然后继续上课。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林老师从容地走出了教室,她想,今天的课效果一定很好。你认为林老师的公开课是否成功?请运用所学的注意规律说明理由。答:林老师的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法尔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注意学习的效果。根据不随意注意的规律,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客观条件有:刺激物强度的相对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性;刺激物的变化性。主观因素有:人的个性倾向性,需要、兴
21、趣、价值观决定着对注意对象的选择;人的心境如何,身体疲劳与否,对事物有无期待,以及过去的知识经验等都是不随意注意产生的重要条件。林老师眼里的新衣服,过多直观教具、过早呈现教具、格外醒目的黑板边缘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另外宣布了其中考试的成绩,点名批评,容易影响学生的情绪,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5、这是某学生写给一位化学老师的信:化学老师,您还记得吗?我一直都很自卑,从来不敢向您请教问题。怕自己学习不好,问的题目太简单,您会笑我、骂我笨。我知道不懂装懂对自己成绩的提高、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好处,再说书上总是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和蔼认真的态度
22、。 我想您一定也是这样的老师。于是那天我暗暗下定了决心,准备好新的笔记本和最好的钢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您面前:“老师,这道题怎么做?我弄不太明白。 ”您抬起眼帘,却面无表情。我的心跳得厉害。快一分钟过去了,您才说了句:“这种题已经讲过了” 。本来就紧张的我一下子无言以对。这时您两个“得意门生”走过来,您一下子来了精神:“怎么样,讨论出结果没有?哈哈”我悄悄回到座位上,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没想到第一次请教就这样告终。于是我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向您请教问题了,就连上课回答问题也是能躲就躲。请根据这位学生的来信分析影响这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考点: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答:影响
23、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这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文化教育因素。(2)联系案例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6、2007 年 10 月,年仅八岁的新加坡男孩艾尼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英国顶级化学考试中,以惊人的成绩全部通过,并毫无疑问成为通过该考试的全球年龄最小的考生,被列入新加坡记录大全。为了将艾尼据为己有,从而提高自己学校知名度的作用,世界各大学府纷纷以诱人的条件向艾尼抛出绣球,希望他能够成为本校的学生。由于艾尼只是个孩子,父母希
24、望他能够在国内读书,于是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该校负责招生的教授明确表示,拒绝招收这位“令人垂涎”的神童。教授说:“无论艾尼的天赋如何,在我们眼里,他都是一颗娇嫩的花骨朵,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来说,学校实验室的长椅,架子太高,化学仪器太大,根本不适合他幼小的肢体,更重要的是, 我们始终认为, 艾尼应该在适合他成长的阳光雨露和纵横驰骋的空间,我们不能因学校的荣誉而过早扼杀他的想象力和对科学的热情,因为,不是每一朵花都有提前开放的理由。”(1)你同意南洋理工大学的做法吗?为什么?(2)结合学校心理学知识,尝试提出你对孩子教育的看法。答: (1)同意。因为新加坡男孩艾尼
25、年仅八岁,有惊人的成绩通过全部考试,可是就因为这样而就读南洋理工大学,是一种跳级的情况,虽然世界上有这种情况的存在,可是会因此存在着一些生理年龄及心理年龄偏小的问题,这样的孩子缺乏生活体验、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因而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思想交流,更不会学习。久而久之会出现的问题是孩子的厌学、拒学、学习困难、不求上进和有更多不良行为。(2)1、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2、与孩子交朋友,鼓励孩子与自己争辩;3、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7、张某是一名11 岁的小学四年级男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中等身材,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一直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回答问题就脸红,胆战心惊,担心回答不对。张某很少参加班级集
26、体活动,对待身边的同学比较冷淡,独来独往,人际关系不良,因此每天放学回家都独自一人钻进房间看电视、看书,再也不出门。据班主任老师了解,张某的父亲一直在外做生意,母亲在家务农。没时间管他,且从小和父母在乡下生活,直到三年级才转学至城市跟随父亲。父母一天到晚都在忙,张某整天只能一人独自在家。(1)尝试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分析张同学所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2)如果你是该班班主任,该如何帮助张同学?考点:人际交往问题答:( 1)张同学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孤独心理,又称闭锁心理,是指因离群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分为被动孤独、主动离群和孤独症三种。张同学属于主动离群,因为他少
27、言寡语、性情孤僻、游离于集体之外,凡是集体活动,都没有兴趣参加。(2)如果我是该班班主任,我的帮助是:首先与张同学的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张同学在校的情况,然后建议他们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让张同学能够敞开心扉,多点跟家人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不仅这样,让他正确评价自己,建立自信心;广交朋友,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多点与别人沟通,全面认识自己。8、见教材 p233 的案例分析( 1)考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答:小强存在网络成瘾问题。原因是家庭的影响,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对孩子的需要是有求必应的;社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我们应该引导小强正
28、确认识网络,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加强与小强的沟通交流,了解他真正的需要,磨练小强的一直,增强自控能力。9、见教材 p119 的练习题( 1)考点:需要及其分类答:( 1)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需求的反映,是个体感到某种欠缺并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内部状态或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的产生:小钰她自己在家养小鸡,等小鸡长大了再卖出去,这样就有钱读书了,她渴望读书,可是由于种种条件,导致她要自己赚钱读书,( 2)小秋钰的需要属于社会性需要中的精神需要。因为她渴望能够在学校里读书,可是因为家庭原因,她只能在课室门外看着其他孩子读书。(3)让小秋钰正确认识读书的重
29、要性. 10、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谈谈以上老师做法的依据是什么?并结合心理学原理,谈谈提高记忆效率的技巧。答: (1)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2
30、)1. 注意集中。2. 兴趣浓厚。 3. 理解记忆。 4. 过度学习。5.及时复习。6. 经常回忆。 7. 读、想、视、听相结合。8.运用多种记忆手段。9. 掌握最佳记忆时间。10. 科学用脑。11、1968 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 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异常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 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该案例是什么心理效应?其原理是什么?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示?答:该案
31、例属于皮革马利翁效应,又称为期望效应。其原理是: 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启示 :在学习和与人相处中,可以多给自己和别人多一些积极的暗示和期待,可以提高自己的做事的积极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13、在部分中小学校,新生入学后, 学校往往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把他们分进快班、慢班或者重点班、 平行班, 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和管理。对此有的学生很不满,社会和家长也多有怨言,如果你是一位心理学家,你该如何
32、看待这种做法呢?考点:怎样对待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答:我觉得这种做法不好,因为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求知欲,性格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针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学习风格的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因材施教;3、帮助学生形成合理而有特色的学习风格;14、我的烦恼:我是一名初中生,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会让我感到苦恼。平时,和同学一起聊天的时候,情绪可高兴了,兴高采烈的。可是如果谁说了一句不中听的话,虽然人家说的没有什么很得罪人的地方,情绪就马上低沉下去,心理很不痛快。看电影、电视的时候也经常感动的热泪盈眶,有时候却很生气
33、,恨不得把电视机砸了。和同学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因为激动而吵起嘴来,甚至可能动手打架,可是很快又和同学好的不得了。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老师和同学都不太喜欢我。请根据以上案例,谈谈青少年情绪体验的特点。答案要点:( 1)青少年情绪体验的兴奋性;(2)情绪体验易起伏波动;(3)情绪体验丰富多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15、某女, 高三学生。 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十分苦恼,因为总是得罪人, 她得罪人的原因是因为她没耐性,稍微有些不合意就急躁起来,弄得她现在独来独往,心里很不是滋味。据了解到,小时候,她就很耐不住性子
34、。她要的东西,必须马上就得到否则就哭闹。上小学时,父母早晨都很忙,没时间给她梳头,只好自己梳,行动匆忙,有时落下一绺头发没梳上去,她就着急地一把拽下来。她成绩挺好,有时给同学讲题,一两遍还不明白,她就烦了“怎么还不明白呢?不就是这样,这样做的吗?”结果惹得同学很不好受,再也不问她了,她也挺后悔,不该这样,但一着急就控制不住了。如果别人要她重复一下刚才讲过的一句话,她也不耐烦,“我都说过了,谁教你没听?”做事也如此, 不是把同学的杯子弄破了,就是把别人的东西弄丢了;跟同学争论问题出不了结果,又发怒了:“算了, 我不跟你吵, 急死人了。”跟朋友一起走,假设朋友有点事,她就不耐烦等:“快点,这么磨蹭
35、,麻烦死了。”就这样,朋友们一个个都离她而去,尽管她很热心,但谁也不愿请她帮忙。请分析这位女生急躁性格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教育对策。考点:性格形成的原因和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答:这位女生主要原因不是得罪人,从根本上来说是性格问题。. 急燥性格产生的原因:急燥的产生与气质类型有关,胆汁质的人易急燥;还与个人后天生活环境有关,即受社会生活条件影响而造成的。急燥关键在于个人的心理认识,急燥者充满着胜利的理想和进取心,试图超越所有认识的人,因而努力克服困难,工作勤奋,自觉性强,总是觉得时间非常紧迫,所以惜时守时,表现出急燥。这类人往往智力较高,能力较高,成绩较好。有时,急燥与人们对生活、学习或工作的日
36、程安排有关。一般来说,有些做事缺乏计划性和计划性过强的人容易产生急燥。做事缺乏计划性的人,势必导致手忙脚乱,着急上火;计划性过强的人,做起事来显得十分机械,总有一种过分的紧迫感,一旦前一个计划没有及时完成,马上就会焦急起来,这样势必影响下一个计划的执行,导致匆匆忙忙,焦躁不安。相关教育对策:辅导方法主要采用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法。1. 采用认知疗法,引导她认识自身性格的优缺点。(1)遇事学会冷静:在采取行动之前要耐心地做好事前准备,心情平静地进入活动之中。为了能做到这一点,在行动之前,可自我提出一些问题。(2)模糊计划法:也就是说,做事时,一方面要有计划,另一方面,计划又不可过于完备。2. 采用
37、放松训练来克服性格上的弱点:(1)修身养性:通过修身养性来调节情绪,增强自身忍耐性和涵养。因为修身养性是改善和缓解急燥个性的有效方法。(2)静默法:要求坐在一个安静、隔音效果好的房间的舒适椅子上,集中注意一个单调的声音。从而达到入静,精神松弛,随意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的境界。3学校应对教师多做心理学常识的指导,让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学着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让学生的心理问题早发现早辅导早治疗。同时,和谐的班级环境、轻松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学校应重视培养良好的班风、校风。16、我国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杀了建文帝夺得皇位后,把建文帝2 岁多的小儿子朱文圭关起来,从2 岁一直到 55 岁
38、,其间除供给饮食外,不许任何人与他讲话,等放出来时,成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白痴。请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解释这种现象。答:朱文圭有着人类的遗传基因和生理解剖结构,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正常人的心理来。这说明:1、人的心理并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脑的一种自然属性;人脑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2、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人脑才会产生心理现象。 3、社会生活实践是人接触的主要的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源泉和必要条件。人的心理实际上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更谈不上心理的丰富与发展。17、有一位老人,在
39、他家附近有快空地,常有一大群孩子在那玩耍,吵得他不得安宁。他想了很多办法让孩子们到其它地方去玩,都没奏效。最后,他想了个很有意思的计策:给来这玩的孩子付钱!第一天,他给孩子们许下愿,要是他们第二天来玩,给每人25 分钱。第二天孩子们果然如期而至,并如数领到了钱。老人说,明天还来,每人还可得到20 分。第三天,孩子们再来玩,并领到了钱。老人又说,明天再来时,只给15 分钱,并且,以后每天每人只能领到5 分钱了。听到这个,孩子们一片哗然,觉得5 分钱不足以报偿他们的付出,因此,告诉老人,他们明天不再来了!这个事例说明什么问题?对教师的教育有何启示?请分析内外动机的关系。考点: p100、101、1
40、57 答:这个事例说明的问题是:动机。所谓的动机,就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它包含以下内容: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行为的意义;因此,从这个事例中,对教师的教育有几点启示:从内部动机看: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2、使用大量有趣的呈现方式;3、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4、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从外部动机看:1、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2、合理地运用外部奖赏;3、有效地应用具体的表扬;4、营造适度紧张的竞赛或竞争气氛;18、有的同学能制定很好的学
41、习计划,但总是不能按计划执行,这是什么原因?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列出一些可行的方法。答:因为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几方面。意志的品质都是通过意志行动表现出来,只想不做或只做不想做都不是完善的意志品质,而边做边想, 或者边想边做, 亦或者做了再想,或想了再做,都能有助于支配和调节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只有把握好想和做,就能有效实现目标,体现优良意志品质。锻炼意志力的方法:1、积极主动; 2、下定决心; 3、目标明确; 4、权衡利弊; 5、改变自我;6、注重精神; 7、磨练意志; 8、坚持到底; 9、教育孩子实事求是;10、逐步培养
42、、 11 乘胜前进;19、一中学女生性格内向, 自卑、胆小,不爱与人交往,缺乏毅力,成绩也比较差。试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哪些?答: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一、生理因素的影响;二、家庭环境的影响:1、家庭气氛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性格的影响;2、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与方式的影响;3、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角色的影响;三、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1、班集体的影响:2、教师的性格、态度与师生关系的影响;四、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社会的风尚、大众传媒等;五、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的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20、
43、李明的智力发育和学习十分正常,课间同学们都到室外活动去了,可他却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他不愿和同学们一起玩,渐渐对周围的环境没了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不予理睬。大家都说他是个不合群的同学。请分析李明同学的问题所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答:李明同学有一种孤独的心理。孤独心理是个体感觉到社交不足或人际关系有欠缺时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是令人痛苦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产生孤独心理的原因是:1、自身的闭锁心理;2、理想与现实的冲突;3、学习持续紧张与竞争压力;4、对新环境的不摄影;对策: 1、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改变孤独情境;2、增强理性认知,合理宣泄情绪;3、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信和自尊;4、提高挫折承受
44、力,完善个性特征;5、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1、陈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请分析陈刚同学的问题所在,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考点: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注意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答: 问题所在: 1.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
45、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3. 虽已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4. 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5. 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对策:1.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3. 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
46、的基础。 4. 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 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22、某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表现很好,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但一到考试却经常紧张、头发懵、心跳加快,思维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形成对考试的恐惧感。请分析这位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哪些心理障碍?应该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考点:考试焦虑及其克服答:这位同学出现的心理障碍是考试焦虑。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 :1、改变错误认识:探求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办法消除或降低这些焦虑
47、源的影响。不少学生是因为脑子里存在一些对考试不正确的认知,一种解决办法是帮助学生澄清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可以帮助他们把焦虑的具体原因写下来,然后一条一条地分析、辩驳、推翻、重塑正确的考试观。2、调整竞技状态:帮助学生认真做好考前复习,教导学生注意科学用脑,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避免题海战术疲劳轰炸。3、掌握考试方法:教给学生一些使用的应试技巧,如由易到难,切忌死绞难题,合理分配时间等。4、调控紧张情绪:知道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焦虑转移法,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模拟训练法等等。23、当被问到钥匙的用途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想不到钥匙还可以做导线等其他一些用途。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怎样解释? 答:在心理学中,上述心理现象被称为功能固着(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之一):即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种物体以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其他功能的一种倾向。具体说就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的一种习惯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它用途。因为钥匙最惯常的用途就是开锁,所以人们看到钥匙时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不易想起它的其它功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