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南大经济学919经济学基础原理真命题与标准答案.doc
《2010南大经济学919经济学基础原理真命题与标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南大经济学919经济学基础原理真命题与标准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南京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1、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2、第三级差别定价3、边际转换率 4、古典二分法5、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 6、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二、计算题(共30分,每题15分)1、假设厂商A与厂商B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是常数,对厂商产出的需求函数:(1)如果厂商进行Betrand(伯特兰)竞争,在纳什均衡下的市场价格是多少?(2)每个厂商的利润是多少?(3)这个均衡时帕累托有效的吗?2、一个经济体中资本所有者获得了2/3的国民收入,工人得到了1/3的国民收入。用索洛增长模型求解以下问题: (1)如果劳动力增加5%,这个经济体的产出会
2、如何变化?劳动生产率增加了还是下降了?全要素生产率如何变化? (2)假设经济体中初始资本存量为6,劳动投入为3,产出12;当资本存量增加为7,劳动投入增加为4,产出增加到14,。全要素生产率如何变化?三、简答题(共90分,每题15分)1、请作图并解释价格消费曲线的右端为何会有些向上升。2、请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为何会出现“农民丰产不丰收”(即产量增加而收入可能下降)的现象。(可作图)3、要素报酬递减规律是怎样表述的?在成本理论中哪条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几乎完全对应?他们是如何对应的?4、说明总供给曲线(AS曲线)的含义及对其原因的解释。5、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到政策行为对经济产生影响,会需要一段时间,
3、这种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有哪些原因。6、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体达到稳态时具体有哪些特征。南京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答题思路:.完全竞争厂商的定义及成立的三个条件; .短期供给曲线的定义、图形及说明; .供给曲线的特征。答:.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丝毫不存在垄断因素的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进行生产经营的厂商称为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的存在具备下面四个条件:a. 众多的小规模买者与卖者。(市场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与其经济活动与整个市场规模相比都是非常小的。每一个卖者都回将由市场供给与需求相作用的价格看成是既定的,都是价格接受者
4、。)(括号当中的在答完全竞争的定义中要加上去,而在本题中就可以不必添加了)。b. 产品是同质的。(参照微观经济学)c. 自由进入与退出d. 完全的技术经济信息。 a.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产品供给量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点的轨迹。所谓供给曲线是表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 产品的数量 b.图形及说明: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在进行产量决策时,总是根据MR=MC原则。在短期,厂商的生产规模是既定的,因而MC曲线是既定的,价格就成为完全竞争厂商决策的基本依据。价格变动时,厂商的均衡点也随之变动,因为厂商的产量总是遵循P=MC原则,均衡点始终在MC线上。(描述
5、图)此外,短期供给曲线之所以是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一部分边际成本曲线,是因为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即为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短期供给曲线的特征 供给曲线是一条正斜率的直线,从左下向右上倾斜表明供给的行为规则与需求正好相反,产品的市场价格越高,生长者越愿意供给产品,供给数量随价格升降而增减。2. 第三级差别定价答题思路:.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义; .三级差别定价的市场条件和划分不同市场的依据(书上文字太多,自己概括后挑重点文字答); .三级价格差别定价过程以及产量和价格是如何决定的(结合图形)。答:. 第三级差别定价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
6、的价格以获取最高利润的定价方法。. 第三极差别定价的市场条件(微观经济学)a. 同一产品的市场因面临不同的消费者或不同的市场环境而被分割开来。当地域不同且运输成本较高,消费者收入、偏好、消费者的信息不全或存在人为壁垒时,同一产品的市场就被分割开来。b. 分割后的产品市场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由于MR = P(1 - 1/Ed),若两个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垄断厂商便可以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分别索取不同的价格,以此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利润。 三级差别定价的产量和价格决定过程 假定垄断厂商的产品市场可以分为A、B两个市场,在这两个市场上,垄断者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不同。如上图示。 在整个大市场上,垄
7、断者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均衡点,该点的均衡数量为A、B两个市场的总销售量,即Q = QA + QB。完全垄断厂商为获取最大收益,必定会将两个市场的销售量调整到MRA = MRB(等边际原理的运用)。最后,垄断厂商为了达到最大利润,需对不同市场索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所谓的三级差别定价。结论:在三级价格差别情况下,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产品的价格较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产品的价格较高。 3. 边际转换率(00、04、06、10考过)答题思路:.定义 .表达公式及推导 .图形表示答:. 边际转换率也称产品转换率或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它表示在社会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商品x而所必须放弃的商
8、品y的产量,通常简单地表示为MRTx,y。即说明这两种产品存在着“转换”关系。这种转换关系就称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表达公式及推导(见课本微观经济学) 将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线的斜率定义为边际转换率MRT.MRTx,y = -dY/dX 若把资源K、L看作是一个总体W,即w0 =k0+l0 ,则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函数表达式可以写为w0=g(X,Y)。表示在技术一定条件下,用一定量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X、Y,若要增加X产量就必须减少Y产量。 当产品组合改变时,资源的总量是不变得,得:dw=0 所以边际转换率:MRTXY=其中, 、分别表示多(少)生产一单位X/Y产品所需增加(减少)的资源变量。 图形
9、表示 文字描述略。4. 古典二分法答题思路:. 定义 作用及影响答:. 在古典宏观经济学中,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这种当货币数量对实际变量不产生影响时,称货币具有中性。从货币具有中性,可以分出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变量存在着两种区分:即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实际变量对名义变量的变动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区分方法称为古典二分法。. 古典两分法的诞生一方面在经济学许多问题上简化了分析,如对于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的成因的解释能够让大多数人信服。但另一方面这种两分 法将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截然分开在分析问题时也难免会存在缺陷,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互不影响就会导致货币中性的
10、结论,从而导致很多经济学家在分析实体经济时将货币当作外生变量而排斥在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能量分的条件是货币中性,而实证经验告诉我们货币在短期是非中性,而在长期是中性的。因而对于两分法的运用我们也要注意是在长期还是短期。5. 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答题思路:. 时滞定义 . 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的定义答:.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政策产生影响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存在时滞效应。经济学家将这些时间上的滞后分为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区分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的关键是,在于政策实施的时点,前者在政策实施之前,后者在政策实施之后。 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冲击发生到相应的经济政策实施所花费的时间。决策者确认冲击以及
11、发生,而后才能实施适当的政策,这是内部时滞产生的原因。内部时滞的长短产生于决策者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果断性。一般意义上由于时滞的产生时间和性质不同,内部时滞可分为三种:认识时滞、决策时滞、行动时滞(这里若是单独出“内部时滞”的名词解释的话,前面三个最好展开) . 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是指政策实施后政策行为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政策实施后不能对支出、收入和就业在瞬间产生影响是导致外部时滞的原因。6. 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答题思路:. 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定义 . 二者联系答:. 一般将经济收敛分为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 收敛。绝对收敛是指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国家与初始人均产出
12、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即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条件收敛是指在控制了稳态之后,初始收入低的国家或地区,相比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有更快的增长速度。 收敛是指地区间人均收入的离差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 . 二者差异。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主要差异是条件收敛中包含了一些可控变量,如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技术进步率、人力资本以及政策变量、基础设施变量等。在条件收敛中,每个经济可以有不同的收敛路径,但是在控制一些关键变量之后,仍然收敛于同一均衡状态。二、计算题1. 微观计算题见尼克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 解:我们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Y=A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大 南京大学 经济学 基础 原理 命题 标准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