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历史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报告 .pdf
《2022年历史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报告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历史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报告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历史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报告一、研修背景及相关信息1、背景:在新课改澎湃春潮的激荡下,我校教师也刷新了教学理念,并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展开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经过几年的努力,课堂教学气氛、兴趣都比前活跃与好转,学习能力相对比以前提高。 然而,我们付出的努力和所期望的结果却还相距甚远,近年历史中考平均成绩皆很不理想,这就不能不引起我校同行们高度重视,因此,我校政史地组又进行了“有效教学”的探讨,力图提高教学质量。2、研究学科与课题: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10
2、课秦王扫六合3、研究主要问题:从秦王扫六合这一课例研修中探讨“有效教学”。二、研究过程:1、主要研究过程:第一、准备阶段。查阅课改资料,系统学习“有效教学”相关理论,确定研讨对象,准备好相关实施材料,形成研讨方案及具体实施方法。第二、实施阶段。按方案实施, 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收集“有效教学” 材料。第三、总结阶段。认真进行分析、 综合和总结研讨经验, 撰写课题研修报告。2、主要研究方法:(1例研修”的理论为指导。?以网上访问“有效教学”前沿理论做补充参考。(2)搞好效果检测。选三个平行班,遂班实施试教,并及时进行效果检测,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3、- - - - - -第 1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保效果检测的可信度。(3)科学调整教学设计。 不断调整教学设计, 使之更加有利于开展 “有效教学”,把检测效果和课堂观察当作改进“教学设计”的第一手参考材料。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 10 课 “秦王扫六合”教案一、教材分析(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学生应该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掌握“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等问题;通过启发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初步分析
4、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展示图片、图表,把抽象化形象、具体,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忆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二) 、学情分析1、知识状态(1)、对秦朝的各类制度、政策了解不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对长城非常熟悉,但是对其
5、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2、认知能力(1)、联系、比较能力较差,对秦朝制度、政策的变革原因及作用不易理解。(2)、理解思维能力水平较低,对一些专有名词或概念如“中央集权制度”不易理解。3、学习情绪(1)、对扫六合、焚书坑儒等故事性较强的事件非常感兴趣,有求知欲。(2)、对制度、政策、措施的原因分析、结论评价不感兴趣。(三)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2、难点:如何看待“焚书坑儒” ,理解“中央集权”这个概念二、教学设计(一) 、教法学法:1、 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2、 讨论法、图解法:引导学生看图,组织学生自行讨论,如何评价秦始皇3、
6、 角色置换法: 请学生重现历史的精彩场面,启发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考虑问题(二) 、教学资源:1、素材: 秦始皇像、 战国形势图、 、 秦统一六国形势图 、各国化货币、文字图片、长城和灵渠景观、 秦朝疆域图等。2、课件:自制多媒体课件,音像图片资料等。(三) 、课时安排:一课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展示视频荆轲刺秦王,创设历史情境。师:视频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荆
7、轲刺秦王的故事。师: 故事讲完了,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荆轲应不应该刺杀秦王呢?有人认为荆轲很伟大,为挽救燕国献出了自己生命,但也有人认为荆轲不应该刺杀秦王,这又是为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秦王,看看他是否该杀。那现在就请同学们随我走进秦朝,认识一下我们这位千古一帝 秦始皇。生: “ 荆轲刺秦王 ” 。生:讲 “ 荆轲刺秦王 ”的故事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 ” 是重师: (画面展示 战国形势图 ) ,“ 战国七雄 ” 究竟是哪七个国家?分别找出它们的地理位置,其中最强大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引导学生看地图回答问题) 。师: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
8、实现统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料P56-57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师:归纳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主要为三点:首先,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也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因此,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其次,秦具备了灭六国的实力。公元前 356年,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学生:齐楚燕韩赵魏秦, 西边是秦国, 齐国在东边, 燕国在东北面,赵国在北面, 楚国在南面,魏国和韩国夹在中间;最强大的是秦国, 因为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学生:阅读、思考
9、、分析、讨论、回答“ 秦统一的原因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2、秦统一的过程3、秦中央点。预期效果:通过引导学生阅读、 思考、从“ 人心所向;实力雄厚;善于用人” 三方面分析、讨论、回答“ 秦统一的原因” 等课堂活动,突破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家。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第三、善于用人。嬴政秦王嬴政任用了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有才
10、干的人。师:秦王灭六国从何年开始?哪年结束,能说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吗?多媒体展示:秦始皇像、秦统一六国形势图等,引导学生看图,加深理解和记忆。师: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什么国家?定都在哪里?师:师提问:新型国家的统治者秦始皇是如何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的?教师:采取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7-59,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展开讨论、交流以上提出的问题。教师:既要采用多媒遂幅展出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措施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又要关注学生的讨论交流,并进行点拨、启发。最后教师归纳秦巩固统治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
11、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最后中央的权力又集中到了最高统治学生看形势图、 阅读课文然后回答: 从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 221年,十年间先后灭掉了六国, 先后顺序是韩、 赵、魏、楚、燕、齐。学生: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定都:咸阳。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看图、 理解、 思考 、分析、讨论、并从政治、 经济、 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回答“ 秦为了巩固统一的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学习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历史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报告 2022 年历 教学 设计 最终 研修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