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pdf
《2022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 绚丽多彩。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1)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我们会更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4、三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5、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1)我们需要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
2、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6、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关键的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3)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7、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
3、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4)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的表现(网络的积极作用)(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 生活变得更 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的表现(网络的积极作用)(1)网络为经济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 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4、、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3、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中的陷阱)(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良莠不齐的表现P15)(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沉迷于网络的危害P15)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网络中 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个人信息 容易被泄露 。4、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2、3、4)(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 ,积极利用互联网获
5、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 会辨析网络信息, 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5、怎样积极 传播网络正能量( 5、6)(5)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6)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6、如何合理利用网络?(1)(2)(3)(4)(5
6、)(6)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 是社会生活的一种 有序化状态 ,2、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 社会管理秩序 、生产秩序 、交通秩序 和公共场所秩序。3、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政府、企业、社会公民要遵守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4、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步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5、生活中调节我们的规则有:道德、纪律、法律。6、社会规则的作用(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
7、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如果违反规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处罚。7、自由和规则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8、怎样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
8、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9、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 ,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 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0 、怎样对待社会规则 :(8、9)(1)自觉遵守社会规则(2)维护和改进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为什么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9、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尊重的作用(4)尊重能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5)有利于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3、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2、3、4、5)4、如何做到尊重他人(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2)平等对待他人。 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
10、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 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4)学会欣赏他人 。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5、礼主要体现在 语言文明 、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 等方面。6、为什么要待人礼为先(1)文明有礼 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3)文明有礼 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4
11、)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7、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 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 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4)我们要 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8、诚信的作用、意义(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诚信是一个人 安身立命之本 ,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3)诚信是 企业的无形资产
12、。(4)诚信 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9、如何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运用诚信智慧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法律的作用、内涵(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
13、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3)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 是指出于过错 违反法律 、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 的行为。(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 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
14、杀人的行为。(2)民事违法行为 和行政违法行 为对社会的 危害相对较轻微 ,称为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 ,称为 严重违法行为 。(3)三种违法行为的 共同点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法律法规都要承担法律责任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 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 的义务,都是典型的 民事违法行为 。(3)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4、刑法的内涵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
15、么样的刑罚。5、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1) 犯罪是具有 严重社会危害性 、触犯了 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 犯罪的三个 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 (最本质特征)刑事处罚性 (法律标志)刑罚处罚性 (必然法律后果)6、刑罚的含义及种类(1)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3) 刑罚分为 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7、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行为(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与法治 2022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2022 年级 上册 人教版 道德 法治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