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2).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过程与方法: 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的作用,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教学难点: 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解释生活中的杠杆问题。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PPT、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有次暴雨导致山体滑坡,
2、山上一块重约300千克的大石头滚落下来,正挡在路中央,交通不便,几个大人都搬不动。但是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五年级同学,独自一人把这块大石头给移到了路边(出示图片),厉害吧!猜猜看他是用什么办法将石头移动的? 2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图片。一个人撬动300千克的大石头不算厉害,还有更牛的人。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师进行解释: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出示概念: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3.揭题:为什么阿基米德敢夸这样的口?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杠杆的
3、科学(板书课题)二、认识杠杆 1.认识杠杆的三个点。课件出示图片 杠杆类工具一般都具有三个重要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2.出示压水井的压杆图片 师问: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了,压水井的压杆是杠杆,它的三个点在什么位置?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标出。 3.再出示跷跷板的图片。 师问:跷跷板它的三个点在什么位置?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标出。 (预设:跟老师标的一样的,师演示好后,反问:老师觉得不是这样的?我跟他的正好相反,大家同不同意?并出示下一张:跷跷板的用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能不能调换?跟老师标的不一样,师问:老师和你标的阻力点
4、和用力点的位置正好相反,你觉得老师标得对不对?师演示并出示下一张:用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调换的跷跷板) 4.出示一组图片:剪刀、羊角锤等 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呢?说说我们的理由。 (1)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工具,这是羊角锤,可以用来起钉子。这是(师举起来做一个动作) (2)大家先分小组讨论一下,以下工具哪些是杠杆呢?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如果是杠杆,三个点在哪里?擀面杖,只是一个面,支点也没有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过渡:撬棍能够撬起很重的石头,使用撬棍我们感觉很省力。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1.认识杠杆尺 出示杠杆尺图片及实物,这就是杠杆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2 六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1.2 杠杆 科学 教科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